《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2006年秋福建省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阶段,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根据新课程理念和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接受学习”为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践,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从而转变师生角色,实施课堂有效教学。在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缪惠安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我校政治教研组申报了省级子课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策略研究》,全组教师积极参与,扎实研究,寻求有效教学策略,努力构建“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课题组成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理论学习,增强新课程理念;通过校本教研,提高业务素质;通过集体备课,加强合作交流。立足课堂,深入研讨,寻求有效教学策略,实践于课堂。课题研究取得一定成效,现将研究进展情况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6月)
第一,课题论证及前期准备工作。
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对本课题进行全面论证,分析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可行性。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设计完成了课题申报表及课题开题报告,完成课题申报的前提准备工作。
在这一阶段,高三集备组主要进行高三政治复习课模式研究,探索互动复习策略,构建“互动式”复习课模式。高一、二集备组主要进行新课程课堂改革研究,在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第二,参加了课题开题会议,完成了课题的申报工作。
2007年5月21-22日,我校政治教研组陈再发师、孙智勇师参加了省普教室组织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开题会议,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第三,针对课题进行组内讨论与分工,进一步明确任务与职责。
具体分工情况如下:
专家指导:刘文川、林顺华、缪惠安
课题负责人:谢长和、陈再发
姓名 | 性别 | 专业职务 | 具体分工 |
陈再发 | 男 | 中一 | 自主、合作教学策略研究 |
孙智勇 | 男 | 中高 | 自主、合作教学策略研究 |
林明辉 | 男 | 中高 | 课堂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
庄梅 | 女 | 中高 | 课堂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
詹雪美 | 女 | 中高 | 师生角色转变,构建和谐课堂的策略研究 |
钱斌 | 男 | 中一 | 师生角色转变,构建和谐课堂的策略研究 |
林贵莺 | 女 | 中一 | 活动式教学策略研究 |
陈文胜 | 男 | 中一 | 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07年5月—2008年7月)
第一,开展各项课题研讨活动,深入研究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1、2007年 9月21日,开展第一次校本培训暨课题研讨活动,活动主题是“三段式”合作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结合陈再发师公开课《我国的宗教政策》的教学,分析研究合作学习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这次活动中,还邀请到进修学院的张坤华师和进修学校的黄文进师进行指导,两位专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交流探讨了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2007年10月12日,在组内开展有效教学策略研讨。结合孙智勇师的公开课《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讨论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公开课教学为载体,全组教师开展讨论,寻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及策略。
3、2007年 11月2日,开展第二次校本培训暨课题研讨活动,活动主题是“高中政治课案例教学”。结合孙智勇师的校本培训讨论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2007年 12月28日,开展第四次校本培训暨课题研讨活动,活动主题是“如何上好高中新课程综合探究课”。 结合庄梅师的校本培训讨论如何提高综合探究课堂的教学实效性?尝试使用研究性学习法、讨论法、辩论法、问卷调查法等在综合探究课中进行运用,取得良好效果。
第二、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策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师生理念与角色,开展课题实验。
本学期陈再发师以高二(4)班、高三(5)班为实验班,运用“自主、合作”学习策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在班级中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宣传,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课堂教学进行分组教学,建立学习小组,进行分工与合作。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学习”、“自测自查”的课堂教学程序。长期坚持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取得一定的效果,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详见附录一“成绩对比”)
第三、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合作学习策略”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07年11月28日,对高二(4)班全体学生进行“有效教学策略研究”问卷调查,参与人数56人。(详见附录二“问卷调查”)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运用“合作学习”策略的课堂,对“合作学习”策略还是认可的,觉得是可以适用的,大部分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无法融入其中,“合作学习”策略的优越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在学生提的建议中也提到希望教师能有选择的使用合作学习策略。
第四、学院专家到校听课指导,加强交流,提高自身理论素养与教学水平。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的缪惠安师、黄庆传师十分关心我们五中政治教研组的课题研究工作,经常到校指导,与组上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并进行理论指导与专业引领。2007年12月25日-12月26日,缪惠安师、黄庆传师到我校进行听课指导,通过5节课的随堂听课,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针对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问题,对我组教师的教学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和中肯建议。
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6月)
1、完成课题申报表、课题开题报告。
2、教学课例:
⑴林明辉师、庄梅师合作共上公开课《学哲学、爱哲学、用哲学》,加强课堂上的师师合作,取长补短,改变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⑵林贵莺师创优课:《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获校创优课比赛一等奖。
3、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课题组开展了学生“政治小论文”竞赛,进行学生政治小论文汇编。
4、教研论文:
⑴陈再发师《高中政治“互动式”复习课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在省教育学会政治教学委员会2007年会上交流,并收入汇编。
⑵林贵莺师《从教师的提问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空间的征拓》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07年5月—2008年7月)正在实施中
1、教学课例:
⑴2007年9月14日陈再发师公开课《我国的宗教政策》,充分运用“自主、合作学习”策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⑵2007年12月14日林贵莺师公开课《哲学的基本问题》,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与教师讲解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⑶2008年2月29日陈文胜师公开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运用多媒体手段,积极开展合作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⑷2008年4月25日陈再发师区级示范课《国际组织概观》,运用“自主、合作学习”策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制作并展示课件,增强学习自主性。
2、教学设计:
陈再发师《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与林贵莺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设计参加了市教学设计的比赛活动。
3、教研论文:
⑴孙智勇师《从“一例到底”到“到底一理”折射出新理念》在CN刊物《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发表。
⑵陈再发师《转变师生角色的实践策略》,在市骨干教师论文研讨会上交流。
⑶詹雪美师的论文《贯彻课改精神提高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组织开展2007-2008学年学生“政治小论文”竞赛。
三、课题研究的收获与问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得我校政治课堂教学有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实践中寻求有效教学策略,提高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认识,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中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策略、师生角色转化策略、案例教学策略、活动探究策略等,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㈠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
通过课题研究与讨论、实践与反思,使课题组全体教师更新了教育理念,开拓了教学思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注意积累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反思,积极探索师生角色的转变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在教学中,深入贯彻“以生为本,还学于生”的核心理念,明确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核心价值,有目的有意识的探索有效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㈡转变了学生的学习理念,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不仅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也转变了学生的学习理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敢于质疑,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通过鲜活的宣传教育策略,使学生认识到课堂上自己不是听众和观众,而是课堂的主角。通过“自主学习”策略,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通过“合作学习”策略,使师生成为学习平等的参与者、共享者;通过“问题教学”策略,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一旦学生转变了学习理念,学习就不在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一种幸福,学习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㈢全面提升了学生素质,增强能力,提高成绩。
通过本课题的实施,自主、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学生对政治课堂不再惧怕,而是充满了兴趣。每节课学生均要进行“新闻播报”,并列出“自主学习提纲”,要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要针对学生问题进行教学,注重提升学生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实现三维目标。通过将实验班学生的成绩与其他班进行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进步。通过开展政治小论文的竞赛活动,可以看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课题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许多问题:
一是某些课题组成员不能彻底转变教学理念,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得不到贯彻实施,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而且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与创新意识也有待提高。
二是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长期以来,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多是一种被动的学习,缺乏主动意识与合作精神,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参与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学生功课压力大,时间紧,在自主学习方面投入的时间不够,收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上还要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阶段研究打算
㈠加强校本培训和集体备课,加强教学研讨,收集教学课例,对如何提高公开课的课堂教学效率进行研究。
㈡进一步研究“合作学习”策略,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能更轻松、更愉快的进行政治课堂学习。针对一个班级学生的层次差异,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㈢对已有材料进行归类总结,对已有教学经验进行归纳整理,撰写教学反思与教研论文。
㈣推广教学经验,将有效教学策略从实验班推广到其他班级,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附录一:“成绩对比”
2007-2008学年高二(4)班与其他班级成绩对比
高二第一学期半期考分析表格
班级 | 人数 | 教师 | 与考人数 | 及格人数 | 优秀人数 | 及格率 | 优秀率 | 总均分 |
高二1 | 56 | 陈文胜 | 56 | 22 | 0 | 39.3% | 0.0% | 52 |
高二2 | 58 | 陈文胜 | 57 | 15 | 1 | 26.3% | 1.8% | 50 |
高二3 | 56 | 林贵莺 | 56 | 28 | 2 | 50.0% | 3.6% | 59 |
高二4 | 56 | 陈再发 | 56 | 45 | 6 | 80.4% | 10.7% | 67 |
高二5 | 53 | 林贵莺 | 53 | 46 | 8 | 86.8% | 15.1% | 70 |
高二6 | 53 | 林贵莺 | 53 | 43 | 5 | 81.1% | 9.4% | 68 |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分析表格
班级 | 人数 | 教师 | 与考人数 | 及格人数 | 优秀人数 | 及格率 | 优秀率 | 总均分 |
高二1 | 56 | 陈文胜 | 56 | 13 | 0 | 23.2% | 0.0% | 51 |
高二2 | 58 | 陈文胜 | 56 | 7 | 0 | 12.5% | 0.0% | 48 |
高二3 | 56 | 林贵莺 | 56 | 25 | 0 | 44.6% | 0.0% | 57 |
高二4 | 56 | 陈再发 | 56 | 43 | 11 | 76.8% | 19.6% | 70 |
高二5 | 53 | 林贵莺 | 53 | 39 | 1 | 73.6% | 1.9% | 66 |
高二6 | 53 | 林贵莺 | 53 | 39 | 3 | 73.6% | 5.7% | 66 |
高二第二学期半期考分析表格
班级 | 人数 | 教师 | 与考人数 | 及格人数 | 优秀人数 | 及格率 | 优秀率 | 总均分 |
高二1 | 56 | 陈文胜 | 56 | 15 | 0 | 26.8% | 0.0% | 47 |
高二2 | 57 | 陈文胜 | 56 | 20 | 0 | 35.7% | 0.0% | 47 |
高二3 | 55 | 陈再发 | 55 | 32 | 1 | 58.2% | 1.8% | 59 |
高二4 | 56 | 陈再发 | 56 | 51 | 14 | 91.1% | 25.0% | 71 |
高二5 | 54 | 林贵莺 | 54 | 46 | 6 | 85.2% | 11.1% | 66 |
高二6 | 53 | 林贵莺 | 52 | 45 | 3 | 86.5% | 5.8% | 67 |
注:高二4、5、6为A层班,1、2、3为B层班,从一个学期的合作学习实验可以看出实验班高二4班的成绩有了较大提高。
2007-2008学年高三(5)班与其他班级成绩对比
月考分析表格
班级 | 高三1 | 高三2 | 高三3 | 高三4 | 高三5 | 高三6 |
总均分 | 54.0 | 54.6 | 50.0 | 55.2 | 58.7 | 65.7 |
名次 | 5 | 4 | 6 | 3 | 2 | 1 |
优秀率 | 0.0 | 0.0 | 4.7% | 0.0 | 2.6% | 8.8 % |
名次 | 4 | 4 | 2 | 4 | 3 | 1 |
及格率 | 29.5 | 41.5 | 18.6 | 40.5 | 57.9 | 73.7 |
名次 | 5 | 3 | 6 | 4 | 2 | 1 |
半期考分析表格
班级 | 高三1 | 高三2 | 高三3 | 高三4 | 高三5 | 高三6 |
总均分 | 48 | 49 | 45 | 47 | 54 | 63 |
名次 | 4 | 3 | 6 | 5 | 2 | 1 |
优秀率 | 0.0 | 0.0 | 0.0 | 0.0 | 0.0 | 5.3% |
名次 | 1 | |||||
及格率 | 18.2% | 26.2% | 20.0% | 16.7% | 36.8% | 66.7% |
名次 | 5 | 3 | 4 | 6 | 2 | 1 |
高三期末考分析表格
班级 | 高三1 | 高三2 | 高三3 | 高三4 | 高三5 | 高三6 |
总均分 | 55 | 55 | 52 | 52 | 56 | 69 |
名次 | 3 | 3 | 5 | 5 | 2 | 1 |
优秀率 | 2.3% | 0.0 | 2.7% | 0.0 | 0.0 | 16.1% |
名次 | 3 | 4 | 2 | 4 | 4 | 1 |
及格率 | 45.5% | 47.5% | 37.8% | 29.7% | 40.0% | 87.5% |
名次 | 3 | 2 | 5 | 6 | 4 | 1 |
省单科质检成绩
班级 | 高三1 | 高三2 | 高三3 | 高三4 | 高三5 | 高三6 |
总均分 | 45 | 46 | 46 | 49 | 51 | 65 |
名次 | 6 | 4 | 4 | 3 | 2 | 1 |
优秀率 | 0.0 | 0.0 | 0.0 | 0.0 | 0.0 | 13.8% |
名次 | 1 | |||||
及格率 | 21.3% | 11.6% | 21.4% | 18.9% | 26.8% | 75.9% |
名次 | 4 | 6 | 3 | 5 | 2 | 1 |
注:高三6班为A层班,其他班为B层班。高三5班为实验班,从几次考试中可以看出高三5班的总均分均列B层班首位。
附录二:“问卷调查”
宁德五中政治教研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政治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为了更加准确的了解课堂改革的成效,了解“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请同学们认真、负责的进行选择和表述意见。你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改革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谢谢。
1、运用“合作学习”策略的课堂与原来的课堂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课堂?( )
A、运用“合作学习”策略的课堂 B、原来的课堂 C、没有区别
2、两种课堂,对你而言,哪种课堂教学效果更好,成绩提高更快?( )
A、运用“合作学习”策略的课堂 B、原来的课堂 C、没有变化
3、你喜欢哪种学习方式?可多选( )
A、教师讲解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4、你在政治课堂学习前有进行预习的习惯吗?( )
A、有 B、没有
5、你能在自主学习中列出学习提纲,找出学习疑问吗?( )
A、能 B不能
6、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积极参与,融入到其中吗?( )
A、能 B不能
7、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你的帮助大吗?( )
A、大 B、不大 C、一般
8、你对政治老师的课堂讲解满意吗?( )
A、满意 B、不满意 C、一般
9、综合以上你的选择,你觉得“合作学习”策略适合你吗?( )
A、适合 B、不适合 C、一般
10、在今后的政治课教学中老师要不要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如果要,哪些方面需要提高?如果不要,你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建议?
“有效教学策略研究”问卷调查统计表
一、数据分析(比例)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A | 68% | 46% | 72% | 66% | 59% | 70% | 18% | 75% | 31% |
B | 20% | 31% | 46% | 34% | 41% | 30% | 37% | 1.8% | 12% |
C | 12% | 23% | 54% | 45% | 23.2% | 57% | |||
D | 27% |
二、具体分析:
这份问卷调查的对象是高二(4)班全体学生;是在2007年11月28日进行的,这是在“合作学习”策略在该班实施约半个学期后所做的调查。
1、约68%学生喜欢运用“合作学习”策略的课堂,说明了这一学习策略学生比较喜欢,但只有约46%的学生认为运用“合作学习”策略的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好,这说明这一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够成功,这一策略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学生在选择学习方式时,约72%的学生选择了教师讲解,这说明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依然很深,师生的角色转变还不够成功。约54%的学生选择了合作学习,约46%的学生选择了自主学习,这说明了这一学习策略还是得到一半多学生的认可和接受。
3、约66%的学生选择有进行预习;约59%的学生选择能在自主学习中列出学习提纲,找出学习疑问;约70%的学生选择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积极参与,融入其中。这些说明了大部分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明显还有一部分学生无法融入其中。
4、约18%的学生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自己的帮助大,约45%的学生选择一般,还有约37%的学生选择不大。这说明了目前合作学习策略的作用还不是很大,学生还不能完全接受和自觉运用。
5、最后对“合作学习”策略的综合选择约31%的学生选择了适合;约57%的学生选择了一般;约12%的学生选择了不适合。这说明了大部分学生对“合作学习”策略还是认可的,觉得是可以适用的,在学生提的建议中也提到希望教师能有选择的使用合作学习策略。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新课程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实践研究》研究…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