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基本原理

 

  第二节  教育终点的比较

“用眼药水和不用眼药水,其结局大为不同”。创意法教育是一种“真正有用、真正平等”的教育。一般教育虽然主张“平等”,虽然使用“鼓励”等教育方法。但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种“淘汰教育”。它是以智力诸方面的“不等”为切入点来进行教育的,那么,教育的效果仍旧是“不等”。“强中更有强中手,任何优秀的学生都逃脱不了不如别人的命运”。而个人的创意潜能的开发因受教育越多而越不“充分”。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是一种“无用的教育”。试问,中国又有哪所名校能把差生变成优生,无非是靠优质生源来取胜。无非是靠交钱的原则来命题考试。难怪2003年度教师节前夕,中国教育电视台关注栏目播放北京某校老校长对名校痛心疾首的呼喊。创意法教育者运用创意法,以“创意潜能相等”为教育切入点,奉行让学生“用创意法打基础,坚信每个学生是创意的天才。这样使每个学生真正的平等起来。并在平等中获得“充分”的发展。它企图让学生从一种新的途径打下一种新的基础。它是一种“真正有用”的教育。虽然,个人的智力以及诸方面的素质都不相同,但创意潜能是相等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聪明才智的总和是相等的。不同的仅在于开发与没有开发罢了。它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教育”,从根本上消除了“淘汰”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创意潜能得到“充分” 的发展。使每个人都在超越别人,每个人都在超越自己。所以它是一种“人人都有用的教育”。后者是对传统教育精华的继承和发展,前者是对它的背离。后者没有明显的师生等级,老师仅是参与者之一,前者则不然,老师居高临下。一般教育“人人都逃脱不了最终的失败”,而创意法教育却“阻止不了人人最后的成功”。


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