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及培训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七、研究目标检测体系:

为了使本课题的研究实现最终的成果目标,即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建立学校培训的可行模式,我们拟将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研究目标:

一是制定出本校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及对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意义的认识和态度的认定标准,并对以上指标做出各阶段的评估。

二是编制能够反映该课题的检测试卷,掌握本校教师信息化水平程度。其检测包括培训项目检测、阶段性检测和最终检测,突出教师对信息化的认识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

三是综合分析通过本课题研究教师信息化水平提高的程度,总结学校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模式,为今后促进学校信息化发展提出可行性方案。

本课题充分考虑外部因素对教师信息化水平提高和信息素养的形成的作用,提出促进教师信息化水平提高和素养形成的动力因素。

研究目标检测体系:

A

指标

B级指标

C级指标

A1信息意识

 

B1敏锐的洞察力

C1能意识到信息在信息化社会中的重大作用

C2能认识到信息资源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C3对有关教育教学的信息的具有较强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B2信息需求意识

C4时刻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

C5能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把握对自己教学有价值的信息

C6能有把这些有效的信息整合到所教课程的教学当中去

C7能够积极主动的使用信息工具

B3信息安全意识

C8能认识到危害信息安全的各种常见因素,如计算机病毒、网络扫描、信息盗取等。

C9能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危害信息安全的各种常见因素。

A2信息道德

B4信息道德

C10自觉选择有正面影响的信息进行加工和使用

C11自觉抵制有负面影响的信息

C12保证自己的信息行为不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不危害社会、不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A2信息知识

B5信息基础知识

C13了解一般的教育信息理论

C14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有正确的理解

C15掌握不同的信息源的特点,如教材、报刊杂志、录像录音、电视、广播、网络、计算机等

C16掌握教育信息的特点及具体表现形式

B6信息工具使用方法

C17计算机、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录像机、录音机等电子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

C18熟悉图书馆资源的分类知识

C19掌握信息检索知识,掌握从网络检索信息的方法

C20熟练掌握几种教学常用的软件,如WindowsPowerpoint WordIEE-mail

A3信息能力

B7信息处理能力

C21信息的获取能力:能够根据提出的问题确定信息的来源,并且会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各种信息

C22信息的理解能力:能够正确的识别和理解大量的信息,并具有一定的评价、分析、选择信息的能力

C23信息的处理能力:能够对需要的信息进行一定的加工;能根据需要加进行信息的加工、变换、控制、合成和保存。

C24信息的表达能力:能够把信息用恰当的方式加以表达

C25信息的评价能力:能正确评价信息的使用价值

B8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

C26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C27能比较熟练的使用其它常用的信息技术设备

C28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如演示文稿软件等

C29能够利用一些课件开发软件(Frontpage ,flash等)制作一些所需的课件或电子教案

B9整合能力

C30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内涵

C31对整合的教学模式有自己的想法,敢于运用到教学中

 

八、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63月—20068月: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任务,相关的计划报告;

2、实施阶段:20068月—20108月:实施研究阶段,每年度进行阶段研究成果总结,分析研究现状,提出下一年度改进意见;

3、总结阶段:20108月—201012月:总结阶段,撰写研究报告,出版研究成果集。

九、预期研究成果

1、我校教师对信息素养的认识调查报告

2、年度研究报告

3、阶段成果汇集及分析报告

4、总研究报告和总成果集

十、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指导小组:

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电教处、荣成市第一中学教科室

课题领导小组:

    荣成市第一中学教科室

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组长:杨维海,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副组长:汤光强,中学高级教师

课题组成员

张善森    中学一级教师

贺延青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三级教师

仇玉亭    中学一级教师

张庆晓    中学一级教师

于艳辉    中学二级教师

具体分工:

杨维海:负责课题的研究过程组织和指导,并对课题的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进行分析推广;

汤光强:负责抓好本课题规定的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工作,并总结和分析教师信息化水平提高与本课题的关系,提出相关的培训模式;

张善森、贺延青、孙  杰、仇玉亭、张庆晓、于艳辉:根据课题组成员的工作特点和个人特长,在教师信息化水平培训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进行研究,以使该课题在实践应用方面有更多的价值。

十一、保障措施:

1、领导班子创新意识强,齐心协力,争创一流学校,根据我校办学方针,实现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面对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给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学校领导站在信息化社会的高度,提出教育改革,为课题的设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组织保证。

2、近年来,我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带来了强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领导班子统一认识,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建设,目前我校拥有先进的校园网和完善的多媒体软硬件设施,为此项研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

3、由副校长亲自作课题负责人,能切实保证学校在研究资金、时间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4、聘请专家、教授负责指导解决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以上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可以充分保证该课题的顺利实施。

十二、研究的基本设想:

课题研究只有重视过程研究,其结果才是真实可信,才是有效的。我校对组织课题研究有比较深厚的基础和比较丰富的实践性经验,我们将借鉴已有的经验,不断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及时调整修正,保证课题研究出成果,而且达到推动我校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从而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在实施本课题研究之初,我们除了按照科研的基本要求,制订详细可行的研究计划外,还要对其操作进行分析,吸取有效的研究方法,剔除那些不能产生很好效果的一相情愿的做法。要组织几次课题组会议,对计划进行研讨,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比较有操作性的研究计划。

坚持课题组成员的阶段性总结,这是过程管理的必须。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建立符合自己实际的培养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模式,因此,我们要采取行动研究策略,加强实践探索,并以教学的需要和完成相关任务为出发点,始终把课题研究置于实践和服务促进教学的层面上,在研究中提高,通过提高来促进应用。

因为我们的目标确定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和素养上,所以该课题的直接检验标准是看教师在信息化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我们要通过本课题,在上级组织的各类信息技术比赛等活动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进一步鼓励教师在信息技术素养提高方面的参与精神,同时促进本课题的更好研究和精力的投入。

课题的行动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草根性,我们将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应用环节的指导,通过各种公开课等教学研究活动,使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在实际的教学中得到应用。我们将在公开课的标准制订上突出信息化技术运用的内容,有意识地促进教师在这方面投入研究。

加强过程中的成果展示,一是促进教师把兴趣转移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上,并认识到信息化技术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实惠;二是互相借鉴提高,通过交流使教师在信息化技术方面能够共享成果。

通过学校网站建设,把本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及时传播到学校网页上,让教师通过网络化的发现与学习,在课题没有结题之时就得到实际的应用。

课题研究重点在过程的管理,管理是为了提高,是为了保证成果的真实性,我们将全力促进研究过程的最优化,使本课题研究达到在省内领先的水平。

 

                                               山东省荣成市第一中学

《高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及培训模式研究》课题组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