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课堂教学与生活中的联系的研究》开题报告

高二化学课堂教学与生活中的联系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开题活动简况: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一:

时间:2019年 4月13 日

地点:宝塔区高级中学教科处

主题:进行本课题的申报

过程:

一、申报课题

2018-2019 年度延安市微课题申报工作,学校截止时间是2019年的4月12日,因此, 12日之前需要到宝中教科处递交了自己的“高二化学课堂教学与生活中的联系的研究”课题申请•评审书。

二、工作安排:

(一)填写课题申请•评审书,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二)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做好课题研究的理论准备工作。

(三)加强与申报微型课题研究的其他老师的沟通与联系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二:

时间:2019年7月

地点:本人家里

主题:课题申请获得批准立项

过程:

一、课题获得批准立项

市区教研室负责人要求课题负责人,最近几日开通新浪博客,进行相关的博客名称与地址的修改,随时关注市区课题负责人的博客,尽快进入课题的研究阶段。

二、工作安排:

(一)收集整理资料,分类筛选,撰写课题开题报告。

(二)开通新浪博客,修改博客名字和地址,对博客进行课题研究目录创建。

(三)对延安市和宝塔区课题研究管理人员的博客进行关注。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三:

时间:2019年8月

地点:本人家里

主题:撰写并上传课题研究第一阶段的资料

过程:一、2019年8月4日,上传申请•评审书。

二、2019年8月29日,撰写并上传课题开题报告。

三、2019年8月29日,撰写并上传课题研究方案。

四、2019年8月29日,撰写并上传课题准备阶段月活动安排。

五、加强相关理论书籍的阅读和理解。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四:

时间:2019年9月

地点:本人家里

主题:学习理论材料

过程:一、2019年9月2 日,学习布鲁姆的发现教学理论、赞可夫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二、2019年9月2日,撰写并上传理论学习心得。

三、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指导教学活动。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是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宗旨。在当前高中新课改背景下,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师来说,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有效课堂”。而“有效”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在以往教学实践中感受到,教师如果能从社会生活入手,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感受化学的亲切性和真实性,缩短与化学的心理距离,进一步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的动态,关心人类社会发展与化学的关系。如: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卫生健康、材料运用等;还要让学生了解当前人类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使化学教学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富有生命力、感染力和时代特征。通过活化化学知识,实施生活化教学,我们的课堂将充满更多的活力,也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立论依据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也像其他学科的课程改革一样,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改革的主旨是以传统的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为重点的课堂过渡到以发展学生化学能力,以学生化学素质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以生为本的生本教育课堂。当前正在实行并不断深化的新课程改革,深刻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使高中化学进入了深刻的革命性变化,出现了新的化学教学定位和教学目标,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即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性,又融合了教育学当中的“主体理论”因此针对三维目标的探讨,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讨论就摆在了首要的位置。与此同时,新课改更强调了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以求彻底摆脱传统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情况,充分实施合作式学习和课堂的有效互动,因而有效地运用了新课改倡导的新型教学方式,这些方式以及及时反馈调控新型教学方式的实际教学效果,也是高中化学教学的研究内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化学现象、化学规律、化学结果都需要化学实验的验证,而传统的化学实验重结果轻过程,重化学知识的获得而忽视实验药济和实验材料的环保、无害化,而现在的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正逐渐向着绿色化、生活化、简易化、微型化方向发展,成为了高中化学实验创新的一大亮点和趋势。高中化学实验的绿色化,不仅是对学生身心的保护,同时也是在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的思想。化学实验之所以要向生活化转变,是因为化学源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从生活中来的实验更加贴近了学生的心里期待,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实验,而这些又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改进化学实验时要考虑生活因素,并考虑化学实验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无疑是一种实验人本化的体现。高中化学实验在考虑生活化的同时,也正在逐渐向简易化、微型化方向转变,这是可喜的变化,降低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畏惧心理,故而就如何能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简易化、微型化,就自然的成为当前高中化学实验创新中的一大难点。

(二) 理论依据

1、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正式形成。学与知的关系是一个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研究学习的分类,自然也会涉及到知识的分类,从而更好地来说明什么是知识及知识的表征。在当代教育心理学界,对学习与知识的分类贡献最大的教育心理学家,应首推D•P•奥苏伯尔和R•M•加涅。认知结构理论明显由对教师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把学生作为研究的中心。对学生的研究以对学生的认知结构的研究为起点,不仅研究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策略、认知条件等,还研究认知活动展开的支持系统如情感、意志等。这种研究使得对学生的重视不再是在思想或经验的水平而是深入到科学行动的阶段,它为科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实用的操作原理和方法。

2、建构主义教育学理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进教育家赞可夫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动性,要求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建构知识、应用知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对自己学习的成败承担责任而积极参与。也就是说,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3、《新课程标注》、《高考大纲》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高中化学教师践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具体内容如下:“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化学逐渐成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多项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础,而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又同每个人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高中生自然也不例外。因此,高中化学课题教学不能再同以往一样进行孤立式的教学,而应当从高中阶段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尽可能将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素材运用到高中化学的讲解活动之中。相信,这对于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来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研究内容

陶行知先生强调:“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实际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探究,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生活化探究教学就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化学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两者基础上的教学法:以源于生活的现象或任务出发,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化学,体会到化学大课堂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化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化学的真正魅力。此次生活中的化学教学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设计贴近生活的课堂教学

生活中到处有化学,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挖掘出化学知识的影子,把它加工成化学问题情境,将它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2、布置贴近生活的作业题

设计要求是能让作业题体现趣味、强调学生亲身体验、学生自主发展、突出思维开放、学科有效整合等特点。

3、展开贴近生活的研究性学习

根据课程需要,教师或学生选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或者与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展开有化学学科特色的课外活动。

研究过程中要注意课内落实与课外延伸相结合,放飞学生自我潜能;给学生提供“组合”式教学,关注学生自我需求;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享受学习喜悦;注重多元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五、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通过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二)文献研究法:上网、翻书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生活中化学的相关资料。

(三)谈话法:向老教师请教相关知识。

六、过程设计

1.准备阶段:2019年 5月-6月

首先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制定一套好的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

2019年6月-7月: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记下相关疑问。

2019年8月:通过网络、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记录。

2019年9月-10月:进行简单的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得到结论,并通过图片文字等方式留下记录。

2019年10月-11月:向老教师请教相关知识,结合网上资料以及老教师的点评,得出精确的结论。

六、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原理。

2.形成贴近生活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3.通过研究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更好的利用化学来服务生活,有效防治应对各种事故。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课题负责人和所带学生的共同进步,提高课题负责人的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做一个更称职更优秀的人民教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通过本课题的深入研究,对教育教学方式能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希望化学课堂教学方式能引起学校,社会,国家的关注,不仅让它停留在理论层面,能更好的结合到生活实践中。

七、预期效果:

1.调查问卷及分析

2.中期报告

3.过程性资料及论文(图片,文字等)

4.梳理并形成研究成果

申请结题验收,专家组鉴定,整理收集上交各种资料,课题研究报告。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