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原理

 

第 二节  《创意》报的头版头条

“教师用了眼药水之后,眼光也变了”。“最差学生的作文上头版头条”是每期的热点栏目。这样,“沙粒也变成了珍珠”,激发了每个学生创造的兴趣。

《创意》报非常重视头版头条的刊发。那么,“最差的学生上头版头条”到底有什么含义呢?在创意法教育实施的初级阶段,它表明:“最差的学生最有创意”。因为只有“最差”的学生学不会那种僵化的知识,他们的创意能力没有被“扼杀”。例如,洪同学曾是最后一名的学生,他的作文根本念不通,但由于他根本学不会那种作文之法,所以完全用自己的话,正因如此,往往来得有创意,叫人过目不忘。再如,作文中一般切忌写流水帐,但刘同学在《学游泳》一文中记的就是流水帐,因为记流水帐,她记下了四天才学会游泳的事,相对于一般学生写的一天学会游泳的事,该流水帐显示出了“惊人的真实”。

随着创意法教育的深入开展,它表明:“最优生也可以最有创意”。例如,陈同学写的《假如她坐上我设计的新车》一文,发挥了她的创意思维。本班一名学生在走亲戚途中,因车祸遇难,有感于此,她希望发明一种新车,免却车祸。丁同学写的《我的同桌》一文,一反过去一本正经写作文的习惯,以调侃的语调,流畅的口语,生动自然地勾画出来他眼中的同桌形象,在这里,看不到千人一面的痕迹,有的只是率真的“讨伐”和无法释怀的“友爱”,堪称“作文史上”新同桌形象的“奠基之作”。

头版头条最终还表明:“谁都可以最有创意”。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具备发现学生创意能力的眼光。“普通学生”是介于“优生”和“差生”之间的群体。数量众多。只要我们让他们“脚踏实地”,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发挥他们的天性,创意不过是举手之劳。例如,江同学写的《吹号》一文,虽然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幻想,有的只是对吹号这一活动的迷恋和陶醉,“话到真处性情现”,很有创意。不再赘述。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