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原理
本书参考文献
(1)王肇庆《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精选.郭成志创意法教育介绍》上卷第966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2)王跃文 《为了那片森林》一文中郭成志小说点评部分(《文苑》1998年第3期),湖南省毛泽东文学院编辑出版。)
(3)庄寿强《普通创造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陈方平《沙粒变珍珠——记
(5)其他教育类书籍,由于引用较少,故不列出。
(后折缝 ) 作者声明
本书主要内容基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的“十五”课题《郭成志创意法教育》(该课题编号为1814,获全国一等奖),而且本书现经中央级出版社公开出版,版权所有。
因此,作者维护以下权利:
1、未经允许,禁止他人以关键词“创意法教育”(或“创意法”)为题进行任何形式的教育科研。经本书作者许可,他人对创意法教育课程可以有使用权,但不具有所有权。
2、禁止他人抄袭诸如“最差即最优”等主要论点及本书其他论点。如引用,须注明原始出处。
3、未经本书作者许可,不得以“创意法教育”基本思想进行办学和作任何形式的宣传。
以上条款,违者必究!
(封底)
《郭成志创意法教育》获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课题评选一等奖
在学生时代,他是一个优生,但也多次沦为差生,他亲身感受了中国教育对学生残酷的淘汰和扼杀;在从教十五年中,他以自己的求学经历和从教经历作为主要研究素材,提出“最差即最优”的全新教育观,坚信每个学生既是优生,又是差生,倡导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教育。
他就是《郭成志创意法教育》课题创立人,全国“十五”课题一等奖获得者,湘潭市教师郭成志。
本书将把您带进一个全新的教育境界。
(封底注明责任编辑、封面设计者、本册定价等)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特发“小学语文教师大礼包”庆贺第23个教…
- 下一篇:创意教师节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