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绩效管理研究项目研究课题申报

第三、不折不扣地执行预算

预算草案经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就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经费的使用就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否则,就是违法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各中小学校填写《用款计划申请表》,经过教育经费管理中心审核后办理资金拨付手续。钱到学校账户后,要严格按照预算的项目和科目分配资金,不得随意变更和调整资金的数量和用途。调查显示,编制了预算,学校挪用、变更资金用途的现象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改观,87%的人认为无挪用,9%的人认为偶尔挪用,2%的人认为挪用仍然严重,2%的人情况不明。调查还显示,编制预算后学校的招待费控制的非常严格,90%以上的人认为有一定的招待费,但被严格控制,只有不到1%的人认为,招待仍然频繁,花钱较多。实践表明,严格执行预算的学校,出现的问题较少,没有严格执行预算的学校问题仍然较多。

3)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力度

要加强审计部门、监察部门、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等对各中小学校经费使用的监督力度,同时发动民间力量特别是学生家长参与监督,举报违规使用经费的行为,从外部约束各中小学校的经费管理行为。同时,各中小学校要加强自我监督,按时按规定报送《农村中小学预算执行情况报表》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接到《报表》后,要组织专人进行调研、考证,结合周边群众的评价,予以核实,确实掌握哪些学校预算执行率高,哪些预算执行率低。预算执行率高的学校特别是校长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表扬,树立典型,在县域内宣扬学习并进行经验交流,对于预算执行率低,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给予严厉的批评,处理,情节严重的要给予撤职查办。预算执行率直接跟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的年终考核、绩效工资挂钩,使监督具有刚性力。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地方上级主管部门没有组织具体人员对中小学校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7成人认为,虽然有检查,但只是走过场,不严格。并且,80%以上的人反映,对农村中小学校经费使用情况无奖无罚,只有10%的人反映会奖优罚劣。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监督不严,奖罚不力,时间长了,必然在经费管理的过程中,又会出现许多的新旧问题,因此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和惩罚力度,杜绝教育经费被截流、挪用、挤占和随意变更、调整资金的数量和用途的现象。

4)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的公示制度

 

为了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各界的检阅,许多行政、企事业单位纷纷建立了政务、财务等公示制度,获得社会的好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也应该建立相应的公示制度。在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时,公示的内容要全面,人员、项目支出名称明确,数据清楚,支出时间具体,经手人是谁等;公示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取墙报、板报、简报和召开有政府、主管部门、家长、社会代表等参加的听证会等方式进行,简报可以张贴也可以发送,同时还可以通过在网络上开辟专栏公示经费使用情况等。不仅各中小学校要公示自身的经费使用情况,由教育局和财政局统一成立的教育经费管理中心也要公示县域内各个中小学校的经费使用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的检阅、比较和质疑。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门家长对学校经费使用情况非常关心,92%的家长非常强烈的想知道经费用于情况,只有不到1%的家长对经费使用情况无所谓;90%以上的家长非常希望中小学校的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公开。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近79%的家长反映学校没有向他们公示过经费使用情况,只有11%的家长反映学校公示过经费使用情况。这充分说明,我国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的公示制度还不完善,公示制度建设的现状与学生家长的需求和愿望差距较大,只有不断完善公示制度的建设,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参与经费的管理,才能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了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的方法展开研究的。

 

为了完成此课题的研究,使研究具有理论依据,本课题组成员收集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资料,并进行鉴别整理。按发表形式把资料分为文件类、著作类、论文类等;按资料所研究的内容分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研究类、经费管理方式研究类、经费预算管理研究类、经费使用监督研究类、经费使用公示制度研究类等。对众多相关研究资料分文别类的整理,并认真研读,合理取舍,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结合实地调查,完成此课题的研究。

此项课题实践性较强,现实意义较大,闭门造车毫无意义也无法完成,只有获取第一手材料,课题研究才有意义。因此本课题组设置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两类,一类是适合于校方的,另一类是适合于学生家长的。适合于校方的问卷,调查的对象不光是中小学校的领导,还包括其他教职员工。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客观、全面的调查信息,本课题组选择了课题主持人所在家乡江西乐安县辖区内的4所中学,4所中心小学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共2771张,其中问卷一(适合于校方的)251张,收回有效问卷223张;收回率89%;问卷二(适合于家长的)2520张,收回有效问卷2182张,收回率87%。课题组成员对收回来的问卷进行仔细甄别,发现绝大多数问卷有效,并对问卷所设置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四)主要研究步骤和过程

本课题组在接到立项通知书后,分成两组对之前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并对资料进行系统研读,了解当前在这方面研究的具体情况,掌握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研究、农村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研究、新机制实施后农村中小学校预算管理研究等方面所反映的现状、对现状的原因分析、采取解决问题的对策或措施等,此项工作历时近10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取得初步的研究成果,200812月在省级刊物《老区建设》杂志上发表了此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校财局管”的新理解》。

为了使课题的研究更深入进行,课题组在200910月之前,分成两组多次到农村基础进行调研。课题组选择在江西省乐安县抽样问卷调查,抽样范围涉及到该县几个较大、学生相对较多的中学和中心小学。200911月至20101月,对调查问卷进行数字统计和分析,同时撰写调研报告。通过调查发现:新机制的实施,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费投入的保障,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得到广大师生、家长的热烈拥护;“校财局管”的经费管理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克服“校财乡管”的缺陷,提高了经费管理的效率,但“校财局管”经费管理方式还有待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广大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经费管理的热情非常高,大部分家长希望学校经费使用情况向全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质疑,但广大家长的愿望在目前没有得到满足等等问题。同时,在此期间课题组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取得了又一研究成果——《试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科学预算管理》。20102月至今,课题组根据收集的材料和调研所获得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撰写本课题的研究报告,并研究报告进行反复修改。

三、主要研究成果

按照研究工作的安排,通过理论研究,在简单回顾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变迁的基础上,指出传统经费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并对其原因进行剖析。同时对江西省乐安县4所初中和4所中心小学进行实证考察,在了解新机制实施以后,新的经费管理方式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给经费的绩效管理带来新的问题的前提下,提出几条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绩效管理的政策性建议。

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展现,先后发表与本课题息息相关的两篇论文,分别是:《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校财局管”的新理解》(省级刊物,《老区建设》,2008年第12期)和《试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科学预算管理》(北大核心刊物《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年第9期)。文章内容得到社会的认可。

四、结论

在对课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国内许多研究者把研究的视角放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上,新机制实施后,虽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有了一定的保障,但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研究对象的仍然占大多数,经费到县域之后,如何加强管理,似乎被遗忘,好像经费到位以后,如何管理就不在话下了。前人对义务教育经费达到县域后如何管理缺乏研究,使本课题的研究缺乏更多充实的理论参考。

 

在研究过程中总觉得不如意,发现本课题过于宽泛。因为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情况千差万别,各个区域存在不同,区域内的各个地方又有差别,本课题组调研所选择的地方是我国中部地区江西省内的一个较贫困的县,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数据并提出的政策性建议可能只在我国农村的一些地方具有借鉴作用,并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跟我们的初衷存在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