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A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课题申报
项 目 合 作 单 位 主 要 成 员 | 总人数 | 高级 | 中级 | 初级 | 博士后 | 博士 | 硕士 | 参加单位数 | ||||||
10 | 10 | | | | 6 | 4 | 5 | |||||||
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工作单位 | 分工 | 签章 | |||||||
陈信元 | 男 | 1964.4 | 教授 | 上海财经大学 | 教学理念指导 | | ||||||||
张鸣 | 男 | 1959.3 | 教授 | 上海财经大学 | 教学理念指导 | | ||||||||
| | | | | | | ||||||||
单位: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工作单位 | 分工 | 签章 | |||||||
邵瑞庆 | 男 | 1957.9 | 教授 |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 教学方法指导 | | ||||||||
曹惠民 | 男 | 1954.8 | 教授 |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 教学方法指导 | | ||||||||
| | | | | | | ||||||||
单位: 宁波科信会计师事务所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工作单位 | 分工 | 签章 | |||||||
刘桂华 | 男 | 1964.10 | 注册会计师 | 宁波科信会计师事务所 | 社会调研 | | ||||||||
罗国方 | 男 | 1965.7 | 注册会计师 | 宁波科信会计师事务所 | 社会调研 | | ||||||||
| | | | | | | ||||||||
单位: 宁波广天日月建工有限公司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工作单位 | 分工 | 签章 | |||||||
王宇凌 | 男 | 1957.4 | 高级会计师 | 宁波广天日月建工公司 | 学生实践指导 | | ||||||||
徐文卫 | 男 | 1964.2 | 高级会计师 | 宁波广天日月建工公司 | 学生实践指导 | | ||||||||
| | | | | | | ||||||||
单位: 宁波财务经理人协会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工作单位 | 分工 | 签章 | |||||||
关志良 | 男 | 1961.7 | 高级会计师 | 宁波中银电池有限公司 | 职业定位指导 | | ||||||||
曹云 | 男 | 1960.2 | 高级会计师 | 宁波市经理人协会 | 职业定位指导 | | ||||||||
| | | | | | | ||||||||
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会计本科教育担负着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重任,而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是优秀人才培养的前提。会计教育界对于会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强调高素质的同时,已渐渐突出“应用型”,注重满足企业对会计本科人才的需求。西方发达国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个性和素养的教育,强调本人学习能力的增强与对社会的贡献相结合,强调职业道德,强调人格教育;同时对本科学生的教育更为注重与就业的联系,培养目标强调满足社会的需要,能够胜任将来的工作或提高求职时的竞争力。 调研发现,实际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有较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他们需要高校能培养出具有未来能够成为高级会计师应有的身心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技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的人才。从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来说,除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法律知识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相关专业知识。从会计人才的能力结构来看,应包括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指分析综合能力、归纳推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自制能力、自学并不断优化知识结构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 宁波工程学院会计专业在专科阶段依托20年的专业建设,于2000年成为全国高工专示范专业,为全国四个财会示范专业之首,也是宁波唯一拥有两个宁波名师培养对象的经管类专业。 2004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为迎接第一批本科生,学校在4月份开展了转变观念,搞好本科教学的大讨论,本专业抓住这一契机,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调研和探讨。首先,我们邀请会计财务实务工作中的财务总监、总会计师等和教师共同组成专业教改咨询委员会,由他们提出工作第一线的岗位能力需要和人才规格,以改变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闭门造车”的局面;第二,调研分析宁波财会专业人才供需特点,认为浙江省内会计专业人才的供应量连宁波地区的人才缺口都难以弥补,因此在浙江地区会计人才供需缺口更大,尤其是较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供应更不能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通过能力分析,构建会计专业人才素质体系;将整个会计专业的素质体系用5个功能模块来表示,每个模块对应若干门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要求达到每一个模块中7个方面的能力要求;最后,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004年至今,已招收4届共320名本科生,期间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提出了“A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并完善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于2006年成为学校第一批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成为宁波市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同时以本专业建设为核心的打造会计专业“A型人才”的实践探索被列为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项目,通过在三年本科教学实践中的实验,已取得初步成效,第一届会计学本科生将于2008年7月毕业,我们已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社会对我们培养的会计学人才的检验。 |
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目标体系,主要指培养目标及规格;第二层次,内容方式体系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第三层次,保障体系,主要指教学队伍、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 首先,进入21世纪,社会对本科会计人才需求的比重越来越高,经济多元化对通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会计本科教育已成为会计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企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更为激烈的国内乃至国际竞争,迫切需要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会计教育界对于会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强调高素质的同时,已渐渐突出“应用型”,注重满足企业对会计本科人才的需求。本专业为适应我校以培养应用型开发人才为主的整体办学目标,提出了“A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即我们培养的毕业生是能够适应多变的经济社会需求(Adaptability),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Applicability)高级(Advanced)会计师(Accountant)。 其次,为了实现“A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搭建了“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三个平台,并设置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和“注册会计”三个方向的“三平台+三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符合当今“通才基础上的专才”的能力培养要求。并进一步改革教学方式,进行启发研讨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更新教学手段,认为在会计教学中必须大量采用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能够处理图、文、声、像的能力,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视听并用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环境,提高会计课程教学的课堂效率。 同时,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也是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通过构建以多主体(企业、学校、学生);多平台(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中心、社会实践场所、竞赛、课堂);多目标(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多形式(军事训练、感知实践、工商实训、文献检索、调研实训、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论文)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四年八学期一贯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最后,健全的保障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良好的教学条件、规范的运行管理体系和具有有效激励功能的政策。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改革和全员的配合,任何一个要素得不到保障,都会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 |||||
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培养具备较系统的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会计核算与分析、财务管理与投资理财、审计与税收筹划等方面的能力与相关知识,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这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们将通过四年的本科教育,打造出一大批“A型人才”。即我们培养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多变的经济社会需求(Adaptability),具有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Adventure)、应用型(Applicability)的高级(Advanced)会计师(Accountant)。 (2)方案设计及方法 1、理论教学体系以“双平台+三模块”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科和专业基础以及“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注册会计”三个方向的专业模块知识。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