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研究》研究报告

《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研究》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立项的基本情况:

我校自20015月开始承担了山东教育厅重大课题《心理教育实验与研究》子课题《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研究》的科研实验任务以来,在省教科所专家的指导下,我校进行了积极主动的探索、实验,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实验效果。现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作汇报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背景: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乡镇初级中学,几年来一直有二十几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00多人。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办学标准,牢固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成效。由于地处乡镇驻地,生源比较复杂,学生家长多数在外经商,因此没有很到位的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初中学生生理、心理正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身体的发育给学生带来了诸多困惑,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学生的心理变化无所适从,感到迷惑、彷徨,诸类问题成为学生发展成长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为避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面对现实,客观地认识自我与环境的关系,学会心理行为的自我调节和控制。我校经过认真研究,认为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学生成长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通过指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发展并完善心理素质而提高心理防御能力。同时注重家庭教育在心理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并充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心理教育,使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达到标本兼治,助人自助的目的。

1、初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日益倍受关注。

当代中学生是未来21世纪的主人,未来的社会是青少年的社会,知识竞争对青少年的影响巨大,年龄与知识发生的逆转,反向的社会化使青少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这个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急剧发展并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1115岁正好处于少年期,激素风暴的影响,学生身体、形态、开始发生迅速的变化,身高增长的加快、第二性征开始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变化,使他们产生了特殊而复杂的不良心理体验,如紧张、不安、惊奇、恐惧等等。加上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使青少年的青春期提前了,致使心理矛盾和冲突增加。作为家长和教师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心理教育问题,切实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惑与矛盾,使广大青少年健康的成长。

2、初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原因剖析: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都存在着忽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素质培养,不恰当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也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大众媒体、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不健康的书刊、影视、低级庸俗的音像制品、非法的游戏厅、黄色网吧以及社会腐败等不良风气。

2)学校:近几年,国家教育部门全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很难一时扫除干净,“一切围着考试转”仍存在教育行为之中,评价学校看成绩,评价教师看成绩,评价学生还是看成绩,成绩一好则百好,这单一片面的评价,以致如下表现:学习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如考试焦虑等;个别教师为了考核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伤害学生,教师不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无视学生个性、独立性,而以权威、压制、严厉的态度对待学生,引起学生消极对抗、厌学心理;认为学习无用,只有挣钱是真;校园活动贫乏,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得不到发展,甚至受到压抑扼杀;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不良的人际关系;学生体会不到师长之爱、同辈友爱的关心与温暖;教师缺乏爱心和敬业精神;受传统性禁锢观念束缚,性教育缺乏健康的性心理指导,导致性盲与性心理问题。种种表现是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3)家庭:它是最早对学生心理健康发生影响的摇篮。中学生有三分之二时间在家庭中度过,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与未来。

鉴于以上的认识,我校加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注重了师资队伍培训。20015月派人参加了胶南课题开题学术报告会;814日参加了在山东泰安举行的全省《心理教育实验研究》课题教师培训会,积极参加了山东省教育厅重大课题实验学校的申请,并承担了子课题《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研究》。先后参加了20027月在龙口和20067月在烟台课题研讨培训,力图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探索适合我校的心理教育的目标,途径、内容、方法、评价等体系等。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素质不仅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取决于人的自身的发展规律,两者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构建心理素质发展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的指导。

2)国家的政策法则: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青少年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和提高是一项全新而重要的课题。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心理素质逐步提高。

3)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我们进行心理教育研究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心身是相互作用的不可分离的实体,但只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有机体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疾病既是身体的又是精神的。”心与身的关系归根到底是心理与生理两大机能的关系,大脑在其中起着联系和调节作用。近年来,国外开展的“生存实验”磨难教育和国内的军事化少儿夏令营活动,由于活动设计者没有把握好身心统一的规律,忽视学生的身体承受水平而片面强调高强度,高密度的成人式教育内容和方法,造成无意义的机体伤害,从而阻碍了学生个性品质的正常发展。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一定要遵循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4)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心理教育研究与实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科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都曾有过研究,并提出了各自学说,如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巴班斯基关于儿童“学习的可能性”等等,研究表明,儿童的体质、肢体运动器官、感觉器官、脑、神经系统,甚至心脏、肌肉、腺体等都会影响儿童的思维、心理生活,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必须主重全面性、开发身心的潜能,全面协调的发展。

三、实验研究的目标、内容、对象、途径和方法

(一)心理教育实验的研究目标:

1、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研究》理论,形成科学、有效的课题实验体系。

2、探索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研究家校实施心理教育的原则,形成指导家庭教育的模式。

3、培养一支有较高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

4、通过实验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双全、身心两健、学创俱能”的新时代中学生。

(二)研究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具体化,针对我校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提出以下内容:

1、学习心理教育

2、健康情感教育 

3、健康意志教育 

4、人际适应教育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