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农村初中学校家庭教育构建研究课题申报

全国创意法教育十二五规划

2011年度农村初中学校家庭教育构建研究课题申报

详细情况请登陆:

http://www.guochengzhi.com/sb/gx/200802/175.html

总课题组

 

以下资料与本课题无直接联系:

《农村初中学校、社区、家庭合作教育范式构建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主导,家庭教育是必要的补充。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三者之间要紧密联系、相互协调、理念合拍、方法相容、经常沟通、形成合力。学校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场所,它的功能在于促进,并非包揽,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各有特性,是不可轻视和无可替代的。在现代学校制度框架下,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学校、社区与家庭合作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是学校教育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并逐步完善,学校本身及周边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提出,要求学校应更多地面向社会、面向家长。而现行的学校制度所产生的体制性越位、错位和缺位已经成为中小学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依附走向自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主要障碍。突出表现在学校办学中与家庭、社会环境互动不够,由此导致学校管理中缺少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根据现代学校教育的要求,学校要努力将社区和家庭纳入到学校教育管理的框架之中,建立学校、社区和家庭教育的有效互动机制。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周边地区的农村家庭。由于近几年来我市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本地区的很多家庭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耕地,为了生活,一些学生家长长期外出打工,这就导致了学生家庭教育及监管的缺失。此外,大量外来务工人口的涌入,也造成了社区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在这种环境下,如何有效整合家庭、社区的资源,更加有效地进行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三教结合的策略、方式、方法以及范式构建的研究,形成教育的合力,推动学校的发展已成为我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研究的价值

农村学校、家庭、社区合作教育范式构建的研究,对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农村学习化社区发展,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学校教育   是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

家庭教育是家庭中年长的成员,如父、母、祖父母等,对孩子的熏染、影响和教导。家庭特殊的环境和气氛,它给予孩子特殊的影响和教诲,其中掺合着家庭所特有的文化素养、品格气质、伦理观念、价值倾向等,这一切的综合形成了所特有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社区教育社会学家滕尼斯认为社区是“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相互信任、默认一致、服从权威并且基于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之上的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团体”。社区教育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社区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继续。社区教育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基础上,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在教育改革活动中的一种创造,它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终身教育和建立现代社会教育体系的一种最佳教育组织形式。

范式    “范式”是美国著名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一个词汇,是指研究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使用的一套概念、方法及原则的总称。在本课题研究中,“范式”也有起示范作用的操作范例的含义。   

“农村学校、家庭、社区合作教育范式的构建”即为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紧密联系、相互配合的适应农村初中进行学校、家庭、社区合作教育的范例。

三、理论依据

1、系统组织理论。巴纳德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包括军事的、宗教的、学术的、企业的等多种类型的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这些协作组织是正式组织,都包含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联系。所有的正式组织中都存在非正式组织,两者是协作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一个协作系统是由相互协作的许多人组成的。对于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不一致,巴纳德提出了“有效性”和“能率”两条原则。当一个组织系统协作得很成功,能够实现组织目标时,这个系统就是“有效性”的,它是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

2、学校、家庭、社区合作教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郑重指出:“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相互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强调“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家庭访问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3、学习型社会建设及社区教育。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中就强调了伴随人类社会的快速变迁在各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性。90年代后,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这一理念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并在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倡导下,成为迈向知识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我国,十六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全民终身学习,建立学习型社会”。江泽民同志2001年在上海人才高峰会议上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一项全民工程,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保证这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

4、开放式的教育。开放式的教育思想提出源于英国。21世纪是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加快了人类发展的步伐。传统的封闭式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开放式的教育方法代替传统的教育方法势在必行。开放教育注重于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研究,把社会视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环节之一,努力形成学校社会融洽的教学体系。开放式教育的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受教育的权利,不仅意味着对教育对象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它意在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

5、生活即教育。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可见,人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所以,单靠学校力量不足以教育学生,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也相当重要,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功能,是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