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农村初中学校家庭教育构建研究课题申报

主要观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根据调查和研究与本课题相关资料发现,目前已有的研究只停留在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层面,对农村学校与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研究也只有少量理论上的阐述,在具体操作和活动范式上更是一项空白。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拟找寻农村初中学校、家庭、社区合作教育的有效范式,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并科学地指导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使学校、家庭、社区形成相互整合的“合作型”教育的关系,构建三种教育相结合的一体化的形式、途径、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家长的家教艺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探索出新环境下的三结合教育有机整合的基本策略,促进其整合策略的实施运用;提高教育的统一性、多元性、有效性、整合性理念形成,提高家校教育的优势互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六、课题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611月~200710月)

1)收集有关资料,为课题做准备。

2)充实课题研究小组。

3)培训参加课题的教师及有关人员。

4)制定具体研究计划、方案、确定研究时间。

5)召开相关的社区、家长委员会,争取多方力量的支持。

2、实施阶段:200711月~200810月)

1)开展问卷调查,并对调查进行分析,总结。

2)举办家长座谈会,了解家长对课题研究的态度。

3)以家长学校形式,通过校长带头讲,专家指导讲、班主任普遍讲、科任教师协助讲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以及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性。

3、总结评估阶段:(200811月~200910月)

1)整理装订资料。

2)撰写研究论文。

3)收集整理优秀活动方案设计。

4)开展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优秀论文(教师、家长)评选活动。

5)举行“三教结合”教育经验交流会。

七、课题研究成果

20079月,本课题进入实施阶段,我们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逻辑归纳法,对典型个案进行重点研究,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农村初中学校、社区、家庭合作教育范式构建”的理性认识,从而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初步构建了合作教育的指导思想

我校与家庭、社区共同建立一个教育伙伴关系,积极介入学生家庭和社区,通过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扭转不良的家庭和社区文化。

1筹建学习组织,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学习型组织”是由美国学者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在《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一书中提出的管理观念,其涵义为“面临变遭剧烈的外在环境,组织应力求精简、扁平化、弹性因应、终身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第五项修炼》【美】彼得·圣吉著)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学校与学生家庭、社区间的良性互动。我校积极开展以“读书、明理、知趣、成功”为主题的“书香校园”建设,举办校园读书节,成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启动教师发展论坛,组建学生文学社团,通过经常举办报告会、学术交流研讨和教师发展论坛,在学校中形成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使我校成为学习型学校,并借此发挥辐射作用,让学生家长、社区居民从中感受书香校园的学习氛围,最终带动书香家庭、学习型社区的建立。同时我们还注重科教结合,专群结合,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与社区合作研究,利用社区传统资源开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我校作为社区教育的基地之一,参与社区科技活动课题研究、环境污染及保护的调查研究。

2、发挥学校功能,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

家庭教育伴随孩子到成年,潜移默化,直接影响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成效。因此,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一定要取得家庭的密切配合。家庭教育配合得好,就能使学校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强化和巩固,如果配合不好,就会大大削弱或抵消学校教育的作用,使学校教育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教育的职能作用。家庭教育由于受家长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以及所形成的教养、所掌握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家庭的家庭教育并不得法,或者说并不成功。学校教育应对家庭教育进行系统的指导,着重加强对家长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培训,从而增强家庭教育的自觉性和科学性,使家庭教育得以科学而有效的实施,才能对学校教育起到有力的配合作用。为此,我校成立了“家长学校”,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组织家长重点学习相关实施内容,以家长学校为载体,以“为家长服务,给家长充电”为宗旨,为家庭教育提供理论保障,营造家庭教育的文化氛围。聘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对家庭教育实施必要的指导。在家长学校中,从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帮助和指导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把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家庭教育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出发安排内容,除进行必要的教育理论、方法讲授外,还请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方法、经验,提出家教中的问题和困惑共同探讨,极大的调动家长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如: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亲子沟通技巧、培养好习惯、超级学习法、激发潜能迎战中考、高效学习健康成长、如何做成功父母等等。家长学校给家长以系统性的指导,有效的改善了家庭教育,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

3、建立居民大课堂,主动为社区服务。

良好的社区教育,能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经常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绪,使孩子获得爱的互需、爱的激励,从而促进其在学校、家庭的学习与生活。学校要使教育资源主动为社区服务,建设社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推动地区居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我校和社区共同建立了居民大课堂,共同规划有系统且适合成人学习的教育课程,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以多元活泼的方式对社区居民服务。派出教师为社区居民讲授时事政治、法律法规、家庭科普、国防知识、税收文化、人口理论、文明新风、防病保健、老年天地、社会新闻和经济理论等闲暇教育课程。我校还选派优秀教师参与到社区建设工作中去,进一步增强了与社区的紧密联系,积极为社区培养人才,为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二)初步构建了资源共享、双向服务的合作策略

传统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生活脱离。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良性互动模式,应是家庭、社区共享学校学生学习的喜悦;而社区的老人、妇女与儿童,也可利用学校资源,来充实学习内容。

1、资源共享策略

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是社区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区与学校互利双赢的合作。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开放,即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开放。所谓人力资源对社区开放,就是要打破学校师资管理中的自我封闭状态, 充分挖掘学校中师资潜力,合理安排教师拿出少量时间和部分精力到社区去兼授课程、组织活动、合作科研、开展服务与咨询等;而物力资源的开放,就是要学校敞开大门,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校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为社区居民的学习提供方便,与社区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