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农村初中学校家庭教育构建研究课题申报

八、课题主要绩效

(一)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通过与家庭、社区互动融合中创建学习型组织,使学校的学风、校风有了较大的改变,书香校园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教师的服务意识、社区意识进一步增强,有效延伸了学校教育。同时,学校的社会声誉也在逐步提升,家长的支持率也有了明显改观。在2009年上半年教育满意度调查中,我校在全区中学中位列第三位;在全区教育系统行风评议述职大会上,我校教育满意度排列第二位。我校中考连续三年总均分超市均,位列建邺区前三位。学校已初步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

1、参与广泛,成效显著。

在学校与家庭、社区的互动融合中,学校注意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尤其是重视广大学生在社区活动中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共同受到教育。学校主动征求结对社区对学校工作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列入德育计划付诸实施;每学期向家长、社区提供一次学生思想、学习状况和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以便于社区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活动;同时学校将共建活动作为学生走出校园、关注自身生活环境、了解社会的重要载体。学校经常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等,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与社区居民一道开展多种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启迪了学生的心灵,增进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我校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居民”的文明意识,懂得了一个城市化进程中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广大学生的“共爱社区,争做文明居民”实践行动,也带动了社区内广大家长、居民,共同为社区文明进步作出努力。

2、立足实际,特色突出。

学校将自身置于社区大教育网络之中,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在共建活动中突出了大教育的特色。教育不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学校一方面积极争取街道领导、社区居委会等部门的支持,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每学期,学校与街道分管教育的领导都会就某些专项工作进行协商,形成工作合力,如学校的周边环境治理问题,学校就积极取得社区共建单位支持,现场办公、集中整治,成效明显。另一方面,学校也积极开放内部教育资源,让社区了解学校教育活动,如学校组织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使学校教育活动成为社区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还积极开放部分教育活动场所,将其纳入社区教育资源,为社区活动提供便利,逐步实现校内、校外教育资源共享。

我校积极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使学校与社会有机接轨,在中学生与社会之间架起沟通桥梁,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尝试、体验、感受、成长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信念,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也为中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锻炼才干,增长见识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使他们从服务过程中有所学习与成长,增强了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并弥补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空洞乏力。

 

(二)社区对学校的功能得到有效体现

1、社区成为学生生活教育实践的场所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在社区与学校的互动融合过程中,学校的教育在社区里得到了有效地实现,教育的目标得以真正落实。同时,社区的环境与生活,其实也是学生广义的学校,弥补了学校教育形式化的缺失,提供了大量学生与各种学习的机会。

2、社区提供了教育教学的相关资源

为了增进教学效果,社区内的机构提供了实际参访或相关资料的服务;来自社会基层的家长或社区居民,成为了教师配合教学邀请来现身说法的资源,同时提供学校行政咨询的对象,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

3、社区提供教育反思与修正的机会

社区实际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论是生态、环保、卫生、健康、终身学习的问题,或当地积习的观念与生活习惯,都会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出过去学校教育的结果,并提供学校教育借鉴和反省的机会,反馈到学校教育并可以以此作为学校今后调整教学重点的依据。

(三)学校、家庭德育资源实现有机整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孩子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出现了许多误区与盲区。据课题组对我校全体学生家庭教育情况的摸底调查,发现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长有许多不利因素,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重身轻心的抚养方式,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重‘鱼’轻‘渔’的培养方式,重说教轻示范的实践方式和重他律轻自律的行为养成方式等。”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充分整合学校和社区的德育资源,开展了多种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四)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校教育第一线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德育的重要力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班主任通过潜心研究、用心培养,致力创新,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地开展有效教育,使自身工作的专业知识性系统化,不断提升师德修养,不断发展专业和能力,从对学生的知识关怀转向精神关怀,从知识本位的教育转向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更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环境,关心他们的情感、情绪,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协调发展。

我们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要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把学校教育向社区拓展,向家庭延伸,使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位一体,实现互动,形成多维的循环教育网。

成果:

教师获奖论文集《探航》(获全国校刊一等奖)(2009年)

学生优秀作文集《扬帆》(获全国校刊一等奖)(2008年、2009年)

 

团委书记陆延在北京作《农村中学土壤中成长的“鸡冠花”》的大会经验交流(2008年)

《鸡冠花》文学社获全国优秀文学社称号

学校团委获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初三年级组荣获“南京市青年文明号”称号

学生获市、区级表彰

荣获建邺区“社区教育先进单位”

被南京市公安局评为“保卫组织先进集体”

被南京市评为“三信三优”单位

顺利通过“良好班集体”的验收

成功举办以“培养阳光心态,成就幸福人生”为主题的全区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

九、问题探讨及今后的设想

1、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课程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过滤、发展和升华。校本课程的实施单位——学校,处在各自不同的社会区域之中,开发主体必须充分应用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学习资源,方能凸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同时社区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其进行整合和开发将对校本课程改革与发展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那么,在学校教育行动上,社区环境生活也应该成为学校教材的一部分,了解和熟悉社区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点、民间民俗、历史沿革、当今发展等各种内容,设置彼此紧密联系的课程,通过对人文环境的探究,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积累社会生活的经验,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并让社区分享学校研究成果。

2、学校与家庭、社区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必须有赖三者均本着利益共同体的理念携手共进,才能形成。学校与家庭、社区建立良性互动的关系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学校仍应扮演较积极的角色,身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和学校,对此更不能无视,要以教育的目的、开放的态度、互惠的观点,主动建立与学生家长和社区的关系,充分了解学生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真正把教改的触角伸入家庭、社区之中。热心投入社区公共事务开始,继而带动家长参与学校服务和决策,提升社区民众的参与意愿及能力,才能真正落实学校、家庭、社区“三教一体”的理想。

3、作为社区教育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相关政府机构要确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要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督促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使社区与学校在开展资源共享工作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学校也好,社区也好,只要同心协力,共同制订资源共享的标准,强化双方的职责,将学校与社区资源共享的平台建起来,就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教育资源共享,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4.要进一步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教育能力。现代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组织,社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更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家庭环境、社区环境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家长、社区参与学校教育的程度是学校声誉的表现,学校办得越好,家长、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就越高;家长、社区参与越多、越深入,对学校的支持就越大,学校也会越办越好。因此,要办好现代中小学校,就要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互动机制、拓展家长、社区的服务功能,促进教育共同发展。

总之,学校与家庭、社区有其密不可分的关系。站在教育的立场而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者合则相互增强,分则相互抵消。所以,三者不但要把对方视为可运用的资源,更要将对方视为共同工作的伙伴和服务的对象,在观念上必须更开放,在作法上必须更务实,在组织上必须更健全,如此才能摒弃本位主义,才能使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合作关系获得进一步的整合与提升,真正使学校与家庭、社区成为一个血脉相连的利益共同体。

《农村初中学校、社区、家庭合作教育范式构建的研究》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在倡导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对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这个课题更具现实意义。由于实验人员水平有限,研究与实验的不妥之处,敬请专家与广大同仁给予指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