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选修课程4学分,属辅修专业,为学科教育课程,其课程名称、学分数均由相关学院根据培养目标自行确定。

  教育实践课程(10学分):均为必修课程,属主修专业,课程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

具体如下图所示。

②课程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与课外活动的课程内容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其中实践部分以“课题”为导向,由学生结成学习小组(一般4—6人)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

  增加教育心理学、教师语言艺术、教师书写艺术等课程的实验、实训环节和教育见习、实习周数,加强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与职业技能训练。

  教育见习安排在教育实习前的2个学期,每学期见习1周。教育见习包括班主任工作见习和课堂观摩。在班主任工作见习中,要求担任班主任助理,参与班级管理,同时要求课堂观摩每周6次。

  教育实习安排8周,要求进入实习学校之前完成微格教学训练,并提交30分钟微格教学试讲录像带。

2)实施计划

20074月起课题组已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具体如下:

2007.4.-2007.7.:组织课题组主要成员赴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省内外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2007.8.-2008.8.:征求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等用人单位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修订与完善实施方案;学校于20071011日印发《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完成方案中教师教育课程的课程基本建设。

目前正在实施及今后本项目的实施计划如下:

2008.9.-2010.7.: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组织实施改革方案,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质量;培育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初步完成教师教育课程群建设。

2010.8.-2010.12.:总结经验,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3)可行性分析

①本项目得到学校领导、教务处和各相关学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且学校已决定实行教育学辅修专业的免费教育,每年约需投入约70万元;

②本课题组大部分成员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与学缘结构均十分合理;课题组成员均长期从事教师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师教育经验,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及研究能力,同时对我国乃至全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有着清晰的认识和体会;

③项目前期工作准备充分。2007年上半年组织课题组主要成员赴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省内外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并广泛征求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等用人单位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修订与完善实施方案;学校于20071011日印发《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此外已基本完成方案中教师教育课程的课程基本建设,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项目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

1)项目预期成果

11个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274门教师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330门校级教师教育精品课程

43个校级教师教育精品课程群

53门省级精品课程

65篇教师教育研究论文

2)项目效果预期(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

1)温州大学全体师范类学生,每年约600人;

2)浙江省相关本科院校的师范类专业学生。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项目的特色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较好地处理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本项目通过实施教师教育的“主辅修制”模式,使教师教育融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在更为宽广与开放的视野中实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和谐发展。

(2)较好地体现综合性与适应性的结合。本项目通过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综合优势,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进一步拓展教师教育的综合性;同时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师教育的适应性。

(3)较好地促进教学技能与教育智慧的协调发展。教育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的,本项目正是通过强化教师教育的实践环节,既可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又能促进师范生教育智慧的协调发展。

四、教学改革基础

1.与本项目有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

 

11990年,我们将教师教育类课程从“老三门”(即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增加到“四门”(心理学、教育学、班主任工作原理、学科教学法),使教师教育课程占总学时数的比例从8.9%提高到9.6%

22002年,我们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教师教育课程调整为“五门”,即心理学、教育学(含班主任原理)、课程论、教育研究方法专题、学科教学法,使教师教育课程的总学分数增加了3学分,占总学分数的比例从12.5%提高到14.4%

2.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1)本项目得到学校领导、教务处和各相关学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校出台了《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文件见附件),决定实行教育学辅修专业的免费教育;

2)通过前两次的改革与调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本项目的改革与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课题组成员与省内外兄弟院校有着密切的工作与学术联系;

4)我校各类功能的实验室配备完善,其中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文科实验中心等12个实验室直接为教师教育服务;此外,还有多媒体教室297个,校内教师教育实训中心已初步建立,普通话培训测试站已建成投入使用,可以有效地满足教师教育实训的需要;

5)我校的图书资料完备,目前有纸质图书50多万种,170多万册,其中教师教育相关图书有22万余种,78万余册;38个数据库,其中12个人文类数据库收录有关教师教育类文献信息,共收录有教师教育类文献信息的期刊有5600多种,350多万篇,索引120余万条,图书8多万种,完全能满足项目研究的需要。

 3.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

1)课题组主要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情况

[1]潘玉进. 心理与教育统计教材建设. 校教改项目, 2002. 主持.

[2]潘玉进. 《教育与心理统计》.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主编.

[3]潘玉进. 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校教改招标项目, 2007. 主持.

[4]潘玉进. 校级精品课程《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2007. 主持.

[5]潘玉进. BPL在“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中的应用研究. 校教改重点项目, 2008. 主持.

[6]潘维真. 地方性大学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省新世纪教改项目, 2005. 主持.

[7]潘维真. 高校课程管理改革研究与实践. 校教改项目, 2006. 主持

[8]彭小明.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 校教改项目, 2006. 主持.

[9]彭小明. 校级精品课程《中学语文教学法》, 2007. 主持.

[10]胡来林. 教育技术专业网络课程建设之一《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 校教改项目, 2002. 主持.

[11]胡来林. 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2006. 主持.

[12]胡来林. 浙江省高校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2007. 主持.

[13]胡来林. 《现代教育技术--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主编.

[14]胡来林.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 校教改项目, 2008. 主持.

[15]赵焕光. 《泛函分析入门》.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主编.

[16]赵焕光. 《数学分析(上下册)》.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 主编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