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课题组主要成员所承担的科研项目
[1]潘玉进.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教学结构之实践. 省“十•五”教育规划重点项目, 2002. 主持.
[2]潘玉进. 小学儿童同伴团体成因研究. 省社科联研究课题, 2006. 主持.
[3]林娟娟. 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新型光触媒在PVC塑料中的应用研究. 省科技计划, 2007. 主持.
[4]潘维真. 大学课程管理实效性研究. 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2006. 主持.
[5]潘维真. 地方院校多样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 第二.
[6]彭小明. 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2006. 主持.
[7]彭小明. 活动教学模式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活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 2004. 主持.
[8]彭小明. 欠发达地区“新课改”理论与实践研究. 省教育厅教师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2004. 主持.
[9]罗晓杰. 师范生教学监控能力干预培养模式研究. 省教育规划课题, 2003, 主持.
[10]罗晓杰. 全程教师教育构想. 省教育厅第二届师范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第二.
[11]罗晓杰. 英语教学新课导入的优化设计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 2002. 主持.
[12]罗晓杰. 中学英语阅读技能优化训练模式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 2002. 第二.
[13]罗晓杰. 高中英语读写整合课型教学模式研究. 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 2006. 第二.
[14]胡来林. 新课程标准体系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应用与评价研究. 浙江省教科规划项目, 2004. 主持.
[15]应向东. 理科探索式学习模式研究及教学资源开发. 浙江省教科规划项目, 2004. 主持.
[16]应向东. “科学探究”教学的哲学基础及教师哲学素养教育研究. 浙江省教科规划重点项目, 2007. 主持.
五、经费预算
支出科目(含配套经费) 金额(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合 计 40,000
1.材料费 2,700 主要用于调查材料印制。调研时所需的调查问卷,每学期发放600份,三学期计1800份,以每份1.5元计算,共计2,700元
2.差旅费 16,000主要用于支付调研所需的旅差费用。预计在省内外出调查8次,每次2人,计16人次,平均每人次1,00元,共计16,000元
3.会议费 7,500 预计3人次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按每人次2500元计,合计7,500元
4.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 7,500 以发表5篇论文计,每篇版面费1,500元,合计7,500元
5.专家咨询费 5,000 用于项目鉴定的专家费用
6.其他开支 1,300 用于其他小件物品的临时开支
六、主持人所在学校意见
该项目能够紧密结合温州大学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上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对我国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发展现状把握准确,对新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也有着详细的论述。项目论证充分,前期的调研和分析准确,具体改革内容详实,拟解决的问题明确,特别是较好地处理教师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
项目实施方案切实可行,各个阶段的任务明确。课题组成员由学校的相关主管领导和各学科的教育专家组成,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主要成员均主持过省部级课题,具有丰富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具备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的理论根基和实施教学的条件。
经校教学委员会评审,同意推荐该项目申报2008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公 章
学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七、教育厅专家组评审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八、教育厅审批意见
(盖章)
主管部门领导签字:
年月日
附件
行政〔2007〕257号
关于印发《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的通 知
各部门,各学院:
现将《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十月十一日
主题词:教育教育 培养模式 改革方案 通知
温州大学校长办公室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温州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与2020年远景目标》,培育我校的教师教育特色,提高教师教育的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学校“以人为本、服务地方、质量立校、特色取胜、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造就基础厚、素养高、能力强、符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的中学教师。
二、基本目标
1.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符合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2.符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3.较好地处理教师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
三、具体措施
1.改革培养模式
在原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专门为师范专业学生开设教育学辅修专业,实施教师教育的"主辅修制"培养模式。师范专业学生在修读满主修专业的同时,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修读教育学辅修专业。学生修满主修及辅修专业规定课程和学分,达到毕业要求的,学校将分别颁发主修专业毕业证书和教育学辅修专业证书。
2.增加学分比例
教师教育系列的课程学分由原来的23学分提高到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2011年度微型课题申报
- 下一篇:关于申报霍英东教育基金会2011年高校青年…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