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创新潜能的开发与培养》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创新潜能的开发与培养》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禅城区机关第一幼儿园课题组

执笔:朱小波徐智军韩利平卢莉霞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迎合知识化经济、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

未来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需求。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许多国家增强综合国力的共同选择。而美术教育向来是体现创造力培养的一门有代表性的学科。幼儿期又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阶段,每个儿童都具有创新的潜力,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兴趣广泛,可塑性强。因此,通过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创新潜能的开发与培养,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意义重大的研究课题。

(二)对传统美术教育的反思和教育现状的认识

传统的美术教育过份强调教师在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示范,教师以学科为中心,一味地把大量的描绘技法孤立地传授给幼儿,去“改变”幼儿,“塑造”幼儿,使幼儿的人格过早地开始了内在分化,并向知识,技能方面偏重,把美术教育的丰富性、多样性、综合性等同于一种单一性艺术训练,明显限制了美术教育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把每个幼儿呈现同样的风格,这是创新的大忌。而现代的美术教育,以培养幼儿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性表现,通过探索掌握初级美术语言,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得稳定与不稳定、静止与变化的各种知识,以美术带思维,从而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创新潜能的开发与培养的过程中,目的就是让幼儿自主性得以体现,满足幼儿情感、心理的需要,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创新的能力,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乐于创造,学会创造,合作创造,自主创造,独特创造。可见,传统的美术教育已不再适宜于如今向全球化、信息化、全民化发展的现代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根据《纲要》的精神指引: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

2、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是造就批判性思维的头脑,敢于验证问题的头脑,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头脑。

3、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尊重幼儿智能结构差异,认为幼儿每一种智能都同等重要。

4、创造学、心理学原理的研究表明:创造力并不神秘,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个体的创造力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得以发展。脑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每个人的大脑皮层舒展开来,都在2500平方厘米左右,每个都有40亿个左右的脑细胞。现代实验心理学通过对心脑意识下的多样不同的潜意识信息的电反应的测定表明:我们的脑海中确定存在一个奇妙的潜在世界。神经生理学对人脑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人有99%的大脑潜能被自己浪费掉了,并且指出人的左脑是理性的脑,右脑是创造的脑,而往往人的右脑远没有左脑发达。这充分表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是大有可为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幼儿发展目标

1、鼓励幼儿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开发幼儿的创新潜能。

2、培养幼儿良好的创造人格:快乐、自信、合作、创新。

3、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体包括:动手实践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表现能力。

(二)理论目标

1、编写具有鲜明特色的园本课程。

2、探索相应的活动课程实施方法、评价方法等。

3、通过研究《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创新潜能的开发与培养》的课题,促使全园教师在实践中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探索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开发幼儿创新潜能,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途径、方法。

1、创设创新环境与激发幼儿创新潜能的研究。

2、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前潜能。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观察法、作品分析法:

了解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

(二)、个案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