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基本原理(2)
六、 音体美创意法
音体美课程其实与创意法课程最为接近,因为它有极强的艺术性。而没有创意,就没有艺术。在此一节,主要对美术创意法作一探究。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影响学生的审美素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并通过一定量的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显然,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有质量”的完成美术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遵循新《美术教学大纲》,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下以小学美术教学为例,分述如下:
一、寻找契机法
在教学中注意发现学生思想的闪光点,让它成为你特色教学的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创性,让学生在主动求知热情下学到知识,这一方法主要用于讲授与辅导。
1、作品欣赏中的“不象”。
作品欣赏,涉及的知识范围广,对小学生来说只讲清基本要点就行,讲授时适时让他们思考。例如:第七册美术教材中,中国绘画作品欣赏(一)有一幅
2、动手训练中的“冷太阳”。
美术教学主要是通过作业来完成的。学生作业时教师的辅导极为重要。辅导有两种:(1)越俎代疱,即由教师亲自动手为学生修改作业。(2)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完成作业。前者虽然能解决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且通过教师的修改的确也能起到“示范”作用,但过多使用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后者经教师启发感悟而知,让学生占有主动性,在教学中值得多用。例如:画“我和太阳”时,有个小朋友说:我才不画太阳呢,太阳好热的。老师听了以后就启发她,那你能画一个不热的太阳吗?她想了想画了电风扇的凉爽太阳。所以在教学中,抓住学生一闪而过念头是非常重要的。善于抓住这一点,才能使你的教学方法,千变万化,对学生充满吸引力。
二、化虚为实法。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只靠我们经常用的讲授方法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通过对直接形象的感知获得知识。
1、“精神也是一种教具”。
虽然这是我们以前就用到过的方法,但只需要进行一点改良,它就会成为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平时我们只要提到教具就会想到石膏模形、各种静物。其实生活中的每样东西都是我们的教具。如:很多小朋友在画画时,总是
2、触摸“地毯的质感”。
在进行作品欣赏时,老师发现学生们往往表现出“麻木”的表情,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教学时向学生展示的名家作品,由于小学受条件限制不可能有名家真品,在教学中主要是利用图片、教师原作来进行教学。这些“赝品”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兴趣。那我们怎样使这个常用的教学方法富有创意,富有吸引力呢?例如: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中地毯的质感,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回家触摸真实的地毯感受它的质地。把画变成实物来感受它真实的质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作品欣赏课鲜活生动起来。这样做并不是要学生遇到作品就与事实物联系起来,而是用来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更好的来挖掘作品中的蕴意。
3、“该用时就用”。
即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今天,电教媒体十分丰富。如幻灯机、投影仪、录象机、彩电、电脑等。电教的优越性是:(1)信息量大而丰富;(2)可反复演示,形象直观;(3)远距离教学,教育时效快,教育面广。
三、逐步教学法。
在教学中,溶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与学生认识能力发展之中。既要考虑到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完整的体系,又要考虑到学生年龄与认识能力发站展规律,既要到学生已有知识的实用性 ,又要考虑知识发展的逻辑性。所以,在教学中要看清年龄段,逐步教学。例如:处于低年级阶段的儿童注意力持久性差,精力容易分散。在教学中老师就要做到,让学生觉得这不是在上课,而是老师“组织”我们一起玩。为什么要用“组织”这个词呢?那是因为我们的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不是“放羊式”教学。在第三册,“有趣的实物拓印”一课中,以前我们是给小朋友讲一讲拓印的原理,让小朋友明白哪些是可以拓印的哪些是不可以拓印的。小朋友却“不领情”,一个个拿着自己的工具蠢蠢欲动,一心想赶快去印。可想而知,都没听进去,拓印时“走了不少弯路”,才发现没有凹凸面的是不能印的。这样虽然浪费了一些时间,但是是自己在实践中得出来的,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从这件事我们受到了启示,再上这节课
四、寻找个性法。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相同年龄段的孩子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个性”。我们的教育不是要生产“同种产品”,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抹杀孩子们的个性,而是要“助长”他们的个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注意:
(1)正确对待“猛击一拳”的学生
首先,我仔细观察每个学生去寻找他的个性,再因材施教,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在老
(2)“一个都不能少”
在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对色彩和图形的兴趣意味相投。让儿童在商店购物他们对物品色彩和形状要求几乎相同。如果让他们布置自己的居室,大多数都会选择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教师要把握整体特性,发展整体素质。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例如:儿童绘画形的平面化、色彩的单纯化,是由于还不具备形与色彩的空间认识能力,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实物对儿童进行立体造型与工艺设计教学。以此来提高孩子绘画的表现力。
以上就是创意法教育的老师在教学中,对新的教学方法的研讨。总之,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应有不同的教与学的方法。
第四节:创意法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关系
“创意法”专门课与“基础”课是什么关系呢?“这两种牌子的眼药水有何区别和联系呢?”从广义上来说,前者等价于后者,“创意法”专门课就是基础课。专门课和基础课的目标都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创意法。只是,前者是直接的掌握,后者是间接的掌握。从狭义上来说,前后为主纵关系,“创意法”专门课是发展基础课的动力。创意法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联系生活实际,掌握“创意法”,最终让学生形成一种“有用的知识体系”。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