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基本原理(2)

 

 

六、  音体美创意法

    音体美课程其实与创意法课程最为接近,因为它有极强的艺术性。而没有创意,就没有艺术。在此一节,主要对美术创意法作一探究。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影响学生的审美素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并通过一定量的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显然,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有质量”的完成美术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遵循新《美术教学大纲》,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下以小学美术教学为例,分述如下:

    一、寻找契机法

在教学中注意发现学生思想的闪光点,让它成为你特色教学的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创性,让学生在主动求知热情下学到知识,这一方法主要用于讲授与辅导。      

1、作品欣赏中的“不象”。

作品欣赏,涉及的知识范围广,对小学生来说只讲清基本要点就行,讲授时适时让他们思考。例如:第七册美术教材中,中国绘画作品欣赏(一)有一幅齐白石先生的《枫叶  蝉》,学生欣赏后,说蝉画得很像,而枫叶却画得不像。老师就抓住这句话引出中国绘画的两种不同画法“工笔”和“写意”。再由此引出齐白石先生的绘画风格是“工笔和写意相结合”。再如:第五册教材中,民间美术欣赏中有一幅“鱼形耳枕”的照片,有个小朋友发现枕头中间有一个洞,就问:“为什么要留一个洞,它有什么作用吗?”老师没有急于给予解答,而是,首先让大家来猜一猜,引起大家的好奇,从而提高孩子们的求知欲。然后再揭开谜底,告诉大家这个洞是为了保护婴儿的耳朵不受压迫而设计的。让学生体会到劳动人民智慧是一座多么的巨大的宝库。也引出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它的“实用性”。

   2、动手训练中的“冷太阳”。   

美术教学主要是通过作业来完成的。学生作业时教师的辅导极为重要。辅导有两种:(1)越俎代疱,即由教师亲自动手为学生修改作业。(2)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完成作业。前者虽然能解决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且通过教师的修改的确也能起到“示范”作用,但过多使用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后者经教师启发感悟而知,让学生占有主动性,在教学中值得多用。例如:画“我和太阳”时,有个小朋友说:我才不画太阳呢,太阳好热的。老师听了以后就启发她,那你能画一个不热的太阳吗?她想了想画了电风扇的凉爽太阳。所以在教学中,抓住学生一闪而过念头是非常重要的。善于抓住这一点,才能使你的教学方法,千变万化,对学生充满吸引力。

二、化虚为实法。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只靠我们经常用的讲授方法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通过对直接形象的感知获得知识。

1、“精神也是一种教具”。

虽然这是我们以前就用到过的方法,但只需要进行一点改良,它就会成为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平时我们只要提到教具就会想到石膏模形、各种静物。其实生活中的每样东西都是我们的教具。如:很多小朋友在画画时,总是老师报怨:老师我不会画人。老师在这时不是帮他画,而应对他说:你看看你的好朋友,他今天是穿什么衣服来的呢?他的脸是什么形呀?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提问,让学生仔细观察,掌握人的基本特征。在选择对象上我为什么不选择别人而要选他的好朋友呢?那是因为大家对自己熟悉的事物的关注程度往往要比关注其他事物的程度高。从这个例子我们知道任何世界上任何实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教具,除了这些实物,我们还可以把范围拓宽,例如:“人的精神”也可以成为我们所需的教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作品都会表达一个感情,而他需要表达的不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人文精神吗?如:一幅作品它的主题是歌颂好人好事,它要表达的就有可能来自“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也就成了所需的教具。从这点我们知道要教学生把握生活的点点滴滴,才会让他们的绘画“有血有肉,有声有色”。

2、触摸“地毯的质感”。

 在进行作品欣赏时,老师发现学生们往往表现出“麻木”的表情,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教学时向学生展示的名家作品,由于小学受条件限制不可能有名家真品,在教学中主要是利用图片、教师原作来进行教学。这些“赝品”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兴趣。那我们怎样使这个常用的教学方法富有创意,富有吸引力呢?例如: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中地毯的质感,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回家触摸真实的地毯感受它的质地。把画变成实物来感受它真实的质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作品欣赏课鲜活生动起来。这样做并不是要学生遇到作品就与事实物联系起来,而是用来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更好的来挖掘作品中的蕴意。    

3、“该用时就用”。

即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今天,电教媒体十分丰富。如幻灯机、投影仪、录象机、彩电、电脑等。电教的优越性是:(1)信息量大而丰富;(2)可反复演示,形象直观;(3)远距离教学,教育时效快,教育面广。      

三、逐步教学法。

在教学中,溶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与学生认识能力发展之中。既要考虑到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完整的体系,又要考虑到学生年龄与认识能力发站展规律,既要到学生已有知识的实用性  ,又要考虑知识发展的逻辑性。所以,在教学中要看清年龄段,逐步教学。例如:处于低年级阶段的儿童注意力持久性差,精力容易分散。在教学中老师就要做到,让学生觉得这不是在上课,而是老师“组织”我们一起玩。为什么要用“组织”这个词呢?那是因为我们的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不是“放羊式”教学。在第三册,“有趣的实物拓印”一课中,以前我们是给小朋友讲一讲拓印的原理,让小朋友明白哪些是可以拓印的哪些是不可以拓印的。小朋友却“不领情”,一个个拿着自己的工具蠢蠢欲动,一心想赶快去印。可想而知,都没听进去,拓印时“走了不少弯路”,才发现没有凹凸面的是不能印的。这样虽然浪费了一些时间,但是是自己在实践中得出来的,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从这件事我们受到了启示,再上这节课老师完全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去摸索规律,不再进行无趣的讲解 

四、寻找个性法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相同年龄段的孩子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个性”。我们的教育不是要生产“同种产品”,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抹杀孩子们的个性,而是要“助长”他们的个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注意:                                                                        

1)正确对待“猛击一拳”的学生

首先,我仔细观察每个学生去寻找他的个性,再因材施教,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在老教授学生“奇妙的对印画”一课时,有一个学生非常调皮,做什么事都是我行我素不听从别人的意见。在做作业时,他不是先画一半,再去印。他是先随手挤几种颜料在纸的一边,再把纸对折起来猛击一掌,打开一看,老师发现印出来的有的像脸谱、有的像宝塔、有的像外星人。每次印完后,他都有不同的发现,让他乐此不疲的印个不停。这时,老师不是去责怪他没按“对印方法”来,而是夸奖他肯动脑筋。并且,和他一起寻找每个印痕像什么,最后提出建议让他在对印时用手指在纸的背面有目的的挤压,使最后印出来的画是你想要的画,他欣然接受了。结果就印出了他喜欢的热带鱼。一时的“叛逆”,创设了一种新的绘画方法,这让他很有成就感,从此他学习美术的兴趣大大的提高了,越发肯动脑筋了。这件事让我们明白,对待这种有主见的学生,要做到先尊重他的想法,再去适当的引导,让他获得成功。在教学中我们也不能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个体上,还应注意:                                                                  

2“一个都不能少”

在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对色彩和图形的兴趣意味相投。让儿童在商店购物他们对物品色彩和形状要求几乎相同。如果让他们布置自己的居室,大多数都会选择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教师要把握整体特性,发展整体素质。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例如:儿童绘画形的平面化、色彩的单纯化,是由于还不具备形与色彩的空间认识能力,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实物对儿童进行立体造型与工艺设计教学。以此来提高孩子绘画的表现力。

以上就是创意法教育的老师在教学中,对新的教学方法的研讨。总之,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应有不同的教与学的方法。

 

第四节:创意法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关系

 

创意法专门课与基础课是什么关系呢?“这两种牌子的眼药水有何区别和联系呢?”从广义上来说,前者等价于后者,创意法专门课就是基础课。专门课和基础课的目标都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创意法。只是,前者是直接的掌握,后者是间接的掌握。从狭义上来说,前后为主纵关系,创意法专门课是发展基础课的动力。创意法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联系生活实际,掌握创意法,最终让学生形成一种“有用的知识体系”。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