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主体性教学研究课题申报

语文

1、新授课课前导学主要包括学生的阅读、预习,是下面学习环节的准备,更是学习新知识的尝试。在讲述一篇课文之前,教师可先把自学什么内容(如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文章体裁、主要内容以及阅读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和要达到什么目标等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学生要学会学习就必须学会阅读。通过阅读就能够了解教材的结构、层次、中心、要点;理解和辨析重点字、词、句的确切含义;把握和领会文章的精神实质;学会浏览、速读、精读和细读的本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主动搜集和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

2、总结出引导学生质疑的常用方式以及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质疑

 常用方式

1)联系实际引发质疑联系实际引发质疑就是通过分析、比较某种观点看法和已知事实现象或新的实验事实是否矛盾,从而提出质疑。

  (2)逻辑推理产生质疑 揭示观点间的逻辑困难、矛盾是进行质疑的又一途径。

  (3)追因求果进行质疑我们要教育学生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脑海中要经常出现为什么三个字。

4)类比联想进行质疑通过类比联想进行质疑也是学科教学中常用的质疑方法。

5)逆向思考提出质疑这是与通常的思维程序相反的一种思考方式,它是通过从相反的方向展开思维,提出问题的一种质疑方法。

3、语文课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

1)范问。

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也注重了提供给学生质疑的机会,但常常是无人发问,或者所问并无价值,只是在字词上打圈子。这是因为学生的思维缺乏深刻性和创新性。同许多技能技巧一样,学生能提问也是要教师去教的。

开始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学生也正是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师生共同质疑方法,使学生渐渐形成质疑能力,这也是唯物辩证法中量变与质变规律的体现。

2)找问点。引导学生针对语文学科特点,质疑问难。

①课文都包括内容、形式、作者的写作目的等方面,预习时,让学生针对课文发问: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文,提高学习效率。

②针对课题发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针对课题发问,既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③抓住语句矛盾处发问。

④抓住字词用法发问。

⑤抓住课文重复处发问

⑥抓住标点用法发问。

⑦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发问。

⑧抓住课文中心词发问。

3)针对他人的观点质疑。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他人的观点大胆质疑,阐明自己的观点。当学生发言、汇报时,甚至老师讲解时,都可以站起来质疑争辩。

政治

1、课前导学可联系时政。但作为教学起点的材料,既要紧扣教材重、难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的问题必须是具有导学功能的问题,既能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钻研教材,又能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2、政治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帮助学生架起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明理笃行是政治课的重要教育目标,也是学科教学的最终价值取向。学生从课本上掌握的一般只是抽象的理论观点和原则性的行为要求,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面对的却是复杂的环境和具体的行为对象。因而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以后立即能够应用,马上做到知行统一是很困难的。为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架起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即开展行为教育活动。

3、在政治练习评讲中注重变“批评指责”为“发现表扬”政治主观题的答案一般来说不同于理科的答案,不像理科的答案那样具有刚性,往往具有开放性或多元性。评分标准虽然是有道理的,但其他说法可能也是有道理的,这就需要我们破除僵化思想,允许并鼓励学生的正确理解和发挥。事实上,有的学生的分析阐述并不比“标准答案”差,有的可能还有比评分标准更深刻独到的见解,这就需要老师去发现和表扬。有的学生答案组织得比较严密,老师也应予以肯定和鼓励。要像语文老师介绍学生的范文那样,经常介绍学生好的政治答案。教师的发现和表扬,必将对学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他们必然会对自己的答案反复推敲,力争要点齐全,术语准确。

历史

新授课

1、课前导学

    1)精心设计开课导言即从导入语上吸引学生注意力。基本方法有:故事传说导入法、热门话题导入法、联系国家时事政策导入法、名人名言导入法、图片导入法、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法、诗词导入法等。基本要求是:所用方法和材料要切合教材内容实际,要与课文内容或史实相关联,不能牵强附会,同时又要求是要学生易于接受或熟识的;方法要灵活多变,下同内容选用不同的方法、材料,要随时变换花样,切不可千篇一律;设计要有趣味性或启迪性;时间一般在3分钟左右为宜。长了会占据新课讲授时间。

2)检查课前基础知识预习。(一般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3)揭示教学目标,展示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问题的设计统揽全节内容,既有对重要基础知识的概括,又有分析评价的能力要求,难易适当,因而能诱使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有利于学科能力的培养。

2、质疑讨论

1)学生在看书过程中一般问题可以边学边探究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这一步开始给学生35分钟时间,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疑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同伴合作,组织小组讨论。学生难以解答的问题和在阅读中发现的新问题是小组讨论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切磋,纠错改误。

2)质疑、释疑阶段是学生与教师信息交流、师生平等民主讨论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讲解,把学生阅读阶段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拓宽思路。对小组代表提出的质疑,教师可让其他小组的代表解答、补充,在全班学生的讨论下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质疑,教师切不可搞成问答或对话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导和导拨,要避免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3)在学生阅读讨论、质疑问难、师生民主讨论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总结归纳概括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巧妙地转化为板书提纲,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有序的认识,形成知识点——知识链(线)——知识板块()

3、反馈矫正

1)训练要体现“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教师要精心设计新颖灵活的题目,力求题型多样,难易适度,即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迁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教师根据学生解答情况进行课堂点评,重点难点问题,学生分歧疑问较大的问题要重点分析,注重渗透基本历史思维的训练和引导。

4、迁移创新

总结本节课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相关问题导向指路。

复习课

1、课前导学

    指导学生看书,进行知识整合,列举出本章的主要大事,归纳出历史线索,理清基本的历史事实,概括阶段特征。要求学生对基本史实和阶段特征的掌握必须准确、全面,要建构清晰完整的历史体系。

2、质疑讨论

针对学生实际,对考点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分析质疑讨论学生难以解决的,教师加以点拨、指导,使问题得以解决。

选取考点分析、点评典型试题,让学生思考、回答,然后从命题意图、审题思路、解题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给学生讲行评析、指导。对单项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应逐一分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规律,举一反三;对材料解析题,应引导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进行信息转换和知识迁移;对问答题要抓住要点、论点,史论结合,全面分析,指导学生掌握答题规律。

3、反馈矫正

教师精选检测题。选题、设题要注意知识含量,创设新情境,让学生以全新视角观察历史问题,通过当堂检测以巩固提高复习效果。针对重点问题要精讲,并设计变式题进行巩固。

4、迁移创新

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历史学习和复习,感受历史,走进历史,体验历史。从历史中认识现实,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历史的成败得失,纵横比较中,获得历史的启迪,以此指导生活,引领人生。最典型的做法就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均无不可

地理

练习评讲课

1、课前导学

刚考完试的学生大脑神经仍然很兴奋,对考试成绩和解答未知的渴望都非常强烈。考试就是试卷评讲的导学过程,只要及时评讲就行。

2、质疑讨论:

不能只针对某一个错误就题论题,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样答不对,这样的思维是什么,正确的思维是什么。联想到若干个相近的其他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质疑讨论应针对学生的实际,试卷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评讲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得分率在30%~70%之间的题目,这类题目难易程度中等,属于效度和区分度较好的题目。至于得分率高于70%的题目教师只需点明“题眼”,可以少花甚至不花时间。对于学生得分率在30%以下的难题,可放在最后评讲,或只针对某一层次的学生去评讲。

3、反馈矫正:

考试本身就是反馈过程,教师应充分统计及时反馈试卷答题情况,通过点拨,学生讨论后,再用相似的题目来检测矫正,该知识掌握的应用能力。

4、迁移创新:

在学生质疑讨论过程中,应用敏锐的眼光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创新问题,如对某一个题目的解法、思维,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想出其它方法甚至于更简单的方法。

考试中的不同层次的考试心理,正确引导,不但具有适应考试的心理,并迁移他们引导具有处理事情的态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数学

数学练习评讲课堂

1、课前导学

总结试卷情况,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试题的命题指导思想,了解题目特点,了解集体或个人所取得的进步,认识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自己与应有水平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少?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差距?怎样才能克服存在的问题等等。实际上也就使学生明确了讲评的目标方向,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要补救的内容上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矫正学习的热情和积极参与教学的意识。要坚持激励性原则,肯定成绩的同时,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2、质疑讨论

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题中情景的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发散式讨论。讨论中要暴露学生思维过程,明白在哪些方面存在着差距和不足,认识导致出现差距和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知道应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法才能消除所存在的问题。

对于较难的题目,教师可以通过还原的手段,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先给学生一个比较低的台阶,让学生识别出问题的本质,然后再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这与人的认知规律也是相吻合的。

3、反馈矫正

设计具有针对性强的矫正练习来对讲评效果进行巩固。矫正训练题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1)针对性,(2)典型性,(3)科学性,(4)灵活性。让学生将所获取的新知识、新方法、新观点运用于解题实践,以巩固矫正教学的效果。

4、迁移创新

    所谓“迁移创新”,主要包括两种:(1)基于方法对题型的延伸,即一题多变;(2)基于题型对方法的延伸,即一题多解。

5、练习评讲课堂教学模式评价标准

衡量一节练习评讲课的优劣,关键是看练习中暴露的问题有没有解决,解决程度多大?

遇到变式题目是否顺利解决?个体的思维状态是处于积极主动状态还是消极被动状态?学生的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是否得到提升?

化学

1、化学主体性课堂新授课教学模式的步骤

课前导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质疑讨论(提供素材,发现问题)反馈纠正(设计方案,实验探索,交流合作,得出结论)迁移创新(应用,拓展,升华)

2、化学主体性课堂复习课教学模式的步骤

课前导学(找准复习起点,创设问题情境)→质疑讨论(突出学生自主梳理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方法)→反馈纠正(注重学生参与评价,再现和整理所学知识)→迁移创新(练习强调应用,关注提高、发展、创新

3、学主体性课堂讲评课教学模式的步骤

课前导学(找准评讲点,创设问题情境)→质疑讨论(展现学生亮点,暴露学生弱点,探索解决问题方法)→反馈矫正(针对性训练,补弱强优,注重学生参与评价,总结解题规律)→迁移创新(综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优良思维品质

4、试卷评讲要注重实效性

1)试卷评讲是学生的继续学习过程,更是一个去伪存真的提高过程,是对学生对已错知识进行体系上的调整、梳理的再认知过程。

呈现错误后应该提高学生参与度,让他做“补救自身错误”的主人,讲评时做到:

①学生自纠自评以培养学生自觉找寻自身错误并及时改过的习惯。

②学生互纠互评以培养学生互帮互助携手共进的品质。

③教师点拨评价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2)注重处理评讲内容的灵活性。

①注重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尤其是一些化学选择题和计算题。

②注重一题多变,引导学生归纳出一类“姊妹题”,以培养学生“知一推三”的习惯和能力。

3)试卷评讲必须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在依纲扣本的基础上作出适当的演绎。

4)注重评讲过程中对学生的激励、肯定,让学生在受欣赏的氛围中重拾自信,在教师的激励下确立奋发向上的积极情感。

生物

生物探究实验课

首先通过课前导学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步质疑讨论,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提出什么假设,这个假设通过什么实验过程来解决,需要师生的共同讨论。互有质疑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第三步反馈矫正,通过实际的操作过程判断自己的实验设计是否可行假设是否正确,实现了自我评价,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得到了解决。第四步迁移创新,通过探究过程上升到理性知识,而且使情感价值观得到了提升,也使解决问题及运用能力得到了进步、科学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