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主体性教学研究课题申报

八、对研究结论的分析

主体性课堂教学(四步骤)解读:

课前导学

目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引导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载体:导学提纲→教学案一体化→个体二次备课→优化各种教学要素(主要是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

1、创设问题情境

1)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当天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帮助学生对教学目标的知识体系作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来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带有明确的指向性。

2)创设问题情境应达到以下要求:

①使大多数学生通过所创设的问题情境集中注意力,使学习得以顺利开始。

②明确教学主题,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领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

③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状态价值,得到明确的意识信号,形成一种价值倾向,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④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智能水平,创设问题情境就要给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

⑤创设问题情境的工作不但在学习过程中的前期要予以重视,而且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需要加强,只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已。

3)创设问题情境应着力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4)如何进行课前问题设置(课堂问题设置)

①课前问题设置应紧扣大纲、教材和课程标准及高考命题改革方向,紧扣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和办法。

②课前问题设置要切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出的问题要包含多种水平的层次,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不要太易也不要太难。

③课前问题设置要便于课堂上展开“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设置出的问题有要启发性,能启发学生去思考探求。同时便于在课堂上讨论,以便在师生之间进行多次质疑、讨论、交流和评价。

④课前问题设置要新而有趣,特别要反映出最新的科研成果,实际应用背景和有价值的史料。

2、激发学习动机——非智力因素的核心

1)激发学习动机,应达到下列要求:

①学生在情境体验和教师的诱导下,表现出具有情绪感受色彩的集中注意,并因主观奋发而导致活动的力度增加。

②学生在奋发的学习状态中对学习材料的区分和选择将变得易于进行。他们会对学习材料作出有意义还是无意义,重要还是次要的判断。这时学习的行为的方向和目标就具有决定的意义。这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目标的激励,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③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意向(认知内驱力)。

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

2)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

①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要达到学习是学生的必需的目的。

②唤醒学习需要,激发求知欲

a. 教师可利用各种环境因素来唤醒学生的学习需要,关键唤醒学生对活动本身的好奇心来唤醒其认知需要。

b. 教师通过向学生显示需要对象和学习活动间的联系来激发学习动机。

③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a.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情境和动机相互作用和影响)

b. 丰富材料的呈现方法——授课提纲

c. 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

在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学习动力时,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因势利导把学生已有的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中来。(材料新而有趣、最新科研成果、实际应用、有价值的史料等)

质疑讨论

1、架设探求桥梁

1)教学中的架设探求桥梁环节,就是对知识、信息进行组织。这一组织工作是通过提示知识、信息的意义来实现的,学生在明了意义的同时就开始理解。当然这类理解只是初步的。换言之,架设探求桥梁只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延续和完成,只有完成了本环节,经过了将学生原有经验跟新知识发生联系,并对新旧知识之间的纵横两个维度的联系,

2)本环节应强调教师主导,强调学生主体

在教学中,教师应自始至终让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多给学生自由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处于积极的创造性状态: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独立地观察、分析、类比、联想、辨析、猜想、归纳等。其中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听任各种不同思维、不同方法,必要时给予评判、点拨和引导,保证将学生引上“再创造”的道路上去,决不可做过多限制,更不应对其发现作任何预置的“圈套”或超前指路。

2、组织问题解决

这是学生学习的核心环节。主要让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问题解决,让学生亲自尝试,使之与新的学习材料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前提和条件。

1)课堂提问要有引导性和启发性,让学生全面参与问题解决

2)问题评价,要实施鼓励性评价

3)问题解决要展示思维过程

教学中,要向学生展示学科思维的过程和一般规律,让学生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暴露学习的思维过程,及时点拨、启发。

反馈矫正

1、重复知能训练

1)通过练习训练,以反复运用为手段,将新知能的应用转变为技能自动操作,并形成习惯。

2)典型例题的选择要精,内容要新,能反映基本知识、重点知识、骨干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例题要有代表性,解题指导、思想剖析要注重思维方法,重视能力拓展,加强学习中思想方法渗透。

3)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做到精讲精练。要求达到3

 

4)训练要体现“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

2、改组智能结构

1)让学生形成思维规则(规范和常规解题思路)

通过课堂训练,让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进行有效组织,让学生的思维形式和方法进行优化,形成思维规则。促进解题时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协调发展,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规范和常规解题思路和方法。

2)培养学生掌握思维方法

①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系统整理,可以通过系统归纳、揭示转化、区别比较等方法。

课堂小结在这方面起重要作用。课堂小结要突出重点、梳理教学内容、揭示规律、形成方法。

②知识按系统整理后,必然显得更加准确和精炼,量的压缩和质的提高,使学生更能精确地感知教材,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将知识牢固掌握,更利于使用时灵活检索。

③关键培养他们整理知识的方法

如:发给知识整理提纲,给学生提供参照框架,让学生模仿整理,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高三最后复习阶段让一门课压缩成几十页的精华,让学生背出来,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教师必须在“帮助”上做文章,让学生通过整理自己所学的知识而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

迁移创新

1、同化顺应知识

1)同化是指当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同将要接纳的知识基本一致时,便直接把它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顺应是指当认知结构与将要接纳的知识不一致时,那就要先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再去接纳新的知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同化和顺应的实质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新、旧知识的联系,即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接受新的知识,并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从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2)师生应针对知识迁移的必备条件,共同进行对新知识概念、原理和过程的抽象形式的初步概括;把知识整理形成网络;寻找新旧知识体系的结合点;将新知识的模块镶嵌入原有知识结构,使之同化改组、扩展。

简言之,让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用来进行新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高考试题上的新颖的、未见的题型的解决,更需要学生有较强知识迁移能力。

常见题型:信息给予题,新情境题等。

2、知能创新运用

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积累,在学习中时常需要检索运用。从发展的观点看,在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得实际成果的过程中已经蕴含了创造的成分。但为了改善思维品质的目标,必须将知能创新运用作为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安排进入教学的过程中。当然,由于思维存在着普遍的个性差异,不可能要求学生人人都达到相同的思维品质高度,而且知能创新应用在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阶段里,有各种不同内容,它难以形成统一的大纲要求和评价标准。但在本环节必须提出一些共性的要求,在运用正确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流畅和变通,不完全蹈袭或拘泥于旧有的固定模式,在认知、情意和动作技能等诸领域里,重在体现思维品质改善的综合成就。本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①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按学生不同的表现特点,扬长避短,防止偏废,求得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的均衡发展。

②通过教学实例,培养学生敏捷而准确,灵活而有序的思维品质。

③倡导和激励学生努力发挥独创性的学习。独创性是学生自觉探索的发现,也是他们知能创新应用最显著、最可贵的品质。

主体性课堂四步骤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质疑讨论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教师引导

 

教学目标

 

迁移创新

 

反馈矫正

 

课前导学

(设置问题情境)

 

        实践价值:

(一)切实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主体性课堂教学能力

1、正确理解自主学习内涵,根据学习需要恰当运用探究学习,接受学习,合作学习

1)我们不能把自主理解为就是让教师放开手脚,自主学习不等于学生自己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若离开教师的指导势必如一盘散沙,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对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应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应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应为之。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应是教师指导下,不背离学习目标的前提下,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拥有适当的自主选择权,在不误解文本思想意义的前提下,让学生拥有对文本的自我解读权,在不脱离教学实践的前提下,让学生拥有学习方法的选择权,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切实得到保证,自主学习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2)探究式教学也有不足之处,它比接受式教学方式要多花很多时间,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不可能都采用探究式,而且有些内容也不适合探究,无需探究的问题却要去探究,往往会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为特征的陈述性的知识根本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完全可以通过接受学习来掌握,它可以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可见新课程强调探究式学习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接受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学习在课堂中不能自然分开,应该交替应用,接受中探究,在探究中接受,两者彼此取长补短,不可偏废。

3)合作学习应做到:①小组的安排比较合理,分工明确;②合作学习内容要有价值;③讨论学习的时间要适度;④交流的形式、学习结果要反馈。没有思维碰撞的火花,小组中只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彼此不友好合作或合作程度不够,彼此不能注重倾听对方意见,小组间交流很少,没有真正地讨论与合作,甚至停留在个体独立的学习层次上。

2、恰当创设情景,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轻车熟驾

1)如果情境创设不能科学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果情景创设不能引导学生体验学生过程,如果情境创设不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协调发展,甚至是伪造的情境,这样的情景要坚决摒弃,创设情境不能只因表面的热闹,不能干扰和弱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景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讲解,我们呼唤一个“求真”的教学情景。

2)质疑的常用方式:①联系实际引发质疑。联系实际引发质疑就是通过分析、比较某种观点看法和已知事实现象或新的实验事实是否矛盾,从而提出质疑。②逻辑推理产生质疑。 揭示观点间的逻辑困难、矛盾是进行质疑的又一途径。③追因求果进行质疑。我们要教育学生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脑海中要经常出现为什么三个字。④类比联想进行质疑。通过类比联想进行质疑也是学科教学中常用的质疑方法。⑤逆向思考提出质疑。这是与通常的思维程序相反的一种思考方式,它是通过从相反的方向展开思维,提出问题的一种质疑方法。

3)反馈矫正: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主动反馈,自觉矫正。反馈主要渠道有①备课时充分估计。②课中勤于捕捉。③板演时注意收集。④答问中随机提炼。⑤作业里逐一分析作业。⑥阅卷中仔细归类。矫正主要方法有:a少数人的问题个别矫正,群体性的问题集中矫正。b简单问题立即矫正,复杂问题专题矫正。c关键性问题重点矫正,一般性问题自我矫正;d概念性问题对照矫正,技能性问题逐步矫正;e预料中的问题设计矫正,出乎意料的问题灵活矫正;f经常出现的问题变式矫正,偶然出现的问题重视矫正。g习惯问题耐心矫正,思想问题引导矫正。h差生问题分层矫正,优生问题点拨矫正;i特殊问题特殊矫正,综合问题对症矫正

4)迁移创新:①帮助学生发现规律,引导学生主动迁移,鼓励在迁移中创新。②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③由教法向学法迁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④由知识向技能迁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讨论释疑:不宜以全班为单位组织讨论。这种讨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更具有激励性,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在更大范围内听取不同意见的机会,但是这种形式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参与机会多,成绩差的学生参与机会少;听别人发言的机会多,自己发表意见的机会少;跟着全班统一讨论的机会多,自己真正深入地逐一思考问题的机会少。讨论中,教师一要注意倾听,表示很尊重同学们的劳动,重视他的见解和观点。二要适当插话,点评同学的发言,或纠正离题现象;或提出反问,推进思考,跃上新高度,或风趣幽默,调整课堂气氛。这时教师的话不在多,而在于巧妙、适时、到位。由于讨论中的阐述、交流,乃至争论,学生情绪比较亢奋,教师要利用总结的机会,使同学把激情和理性结合起来,去探求新的知识。总结时以下几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①简单归纳一下同学们发言的基本观点,使同学们对讨论中的情况有一个科学、清晰的整体了解,掌握讨论的全貌,把自己溶于整体中;②对讨论中反映出的观点进行评析,指明哪些是正确的、富有创造性的,哪些是不正确或有失偏颇的,肯定正确,剖析错误,使同学对也明白,错也明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③对讨论中学生忽视、遗漏和挖掘不深的问题,逐一指明,然后结合后面的复习环节再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正视听;④总结应当从整个讨论的情况出发,对事不对人,避免对发表某一观点的同学进行分析,不要把同学的表现和其所反映的观点混同在一起。

3、编写使用与主体性课堂教学相匹配的导学提纲

1)编写要求

①学习目标:列出的目标要简明扼要,兼顾知识与能力等方面。

②学习重点:重点的确定要依据教材、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毕业年级要紧扣考纲。

③学习难点:结合教情和学情,依据教材和大纲而确定。

④知识要点:知识梳理、要点精析、思维训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等师生互动的过程要在导学提纲中体现出来。

⑤典型例题:选题要精,内容要新,例题要具有代表性,解题指导、思路剖析时要注重思维方法,重视能力拓展。

⑥课堂练习:重在立足“双基”,巩固知识,促使目标的达成。

⑦课外作业:应难易适度,适当拓展与延伸,分成AB两类,A类为基础题,B类为提高题。

⑧容量与难度:一份导学提纲对应于一个教学课时或教材中一篇课文或一个小的自然节。学案内容应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解,能完成课堂练习;课后通过独立思考,能完成课外作业,尽量使所有的学生能夯实基础,学得扎实。高三复习导学提纲题目必须多些能力型的、体现应用性的题目,必须面向大多数学生,确保所有同学通过高三复习,在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编写程序

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每一份导学提纲都须先经集体讨论,集体讨论时除确定学习目标、教与学互动的过程等要求外,还应讨论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及延伸,课堂练习与课外作业的内容及难度要求,再由一人打印完成,交备课组内讨论定稿。备课组长要对本学科的导学提纲的编写严格把关,其他成员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又要自觉接受备课组长的安排分工。学期结束每个组要形成完整的一套电子导学提纲。

3)使用要求

①提前发放:所有学科的导学提纲都必须至少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预习,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要坚决杜绝事后补发导学提纲的现象。

②教师使用要求:导学提纲就是统一的教与学的方案,导学提纲中的指定内容就是课堂教学内容。除此以外,不得另搞一套。对学生的课外作业要及时收缴、批改,指导学生订正。使用导学提纲要保证学习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教学的大致流程统一、典型例题、课内训练、课外作业统一,但导学提纲不等于个人的备课笔记,导学提纲着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各个教者仍要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和各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重新备课,二度创作,写好备课笔记。使用导学提纲,不能抛开书本,教材的作用是导学提纲无法替代的,使用导学提纲时一定要紧扣书本,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使用导学提纲后,学生是否还要记听课笔记,各学科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决定。

③学生使用要求:各科教师要对学生导学提纲的使用、保管等给予指导,要告知学生,课前应该预习,课后要及时完成作业。单元结束时,要指导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排出薄弱知识点并进行及时补救,定期将导学提纲装订收存,以便经常回顾复习。

(二)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好自主学习能力强

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驱动学习内因, 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培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阅读、分析、理解和实践,广泛收集各种资料,从各种信息源中获取知识信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离开了学校仍能持续发展。这种教学既有即时效益,又有长远的发展效益。

(三)促进了教学过程中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转变

教师: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

学生: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媒体: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成果的社会效益

(一)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互学,教学相长的事例,在实验班比比皆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作用逐步减弱,不再是给出简单结论,而是转为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获取信息,分析问题,指导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二)带动学校的全面工作,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我校课堂结构更加优化,课堂效益明显提高,在2004年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验收中得到专家充分肯定(10节课中有9节课被评为优良,并顺利通过验收,在2001-2007年高考中一直是成绩辉煌,2005年高考,本二以上进线人数为 460 人超滨海县中和整个响水县,加工能力列为全市第一,被区评为高考质量一等奖。高三所有备课组被区评为优秀备课组。2007年高考本二以上进线数为546人,本二以上进线率居盐城市第四。

(三)课题成果对周围学校辐射作用明显。先后有建湖县中、上冈中学、滨海县中、射阳县中以及盐都县其它学校来我校交流。每年都面向全市举行主题为主体性课堂的公开课,受到各级领导专家好评。

九、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课题研究的层次还不够深,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2、课题组成员都是教学骨干,教学任务重,课题研究的时间少。加强缺少高层次专家指导。

3、主体性模式教学实施过程与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使两方面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能在各种考试中取得好的分数,是以后重点研究的内容。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