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学校教育与社区双向开放的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二、课题的界定及研究的目的

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他提出了“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是伴随着社会化工业大生产的发展而陆续出现和不断发展的。只不过不同的国家对其有不同的理解,进行着不同的实践,体现了不同的特色。比如,北欧许多国家把其理解为“民众教育”;日本把其界定为社会教育;美国是以社区学院为其主要形式;我国则有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实验,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实验以及梁漱镇的“乡村建设”.这些都是杜区教育的典范。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学校教育与社区双向开放,就是要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做到横向联合、纵向沟通,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有、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通过课题研究探寻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学校教育与社区双向开放的目标、任务和操作策略;总结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学校教育与社区双向开放的实践经验,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学校教育与社区双向开放的研究提供借鉴及其范例,为各级行政部门对建立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区的制度决策服务。

三、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

1、纲要、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社区教育的意见》、《民政部关于社区建设的工作意见》等有关的文件、法规,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证。

2、终身教育理论

终身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其本质特征是它的全程性和整合性。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客观需要和基础性工程,开展社区教育,就是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立学习化社会为目标,使教育向社会开放,社会向教育开放,促进教育与社会的沟通、衔接和共同发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精髓所在。

3、社区教育理论

社区是社会学中一个从空间形式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概念,是和一定地域相联系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包含的内在要素,如归宿感、自我教育和发展等对社区成员的合作提出了要求,同时,发挥社区自身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共驻共建、资源共享,体现在社区教育工作中,是资源整合、开发和利用研究的理论源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