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高中化学学生自学的指导策略研究与实验”结题报告

。。。

课后自主复习

自己薄弱点1  2

试试高考

巩固练习

订正:

教师课前准备体现于在导学案中的解读高考(高考说明、考纲解、读命题预测)和课前必备基础知识。教师在导学案设计这一模块有利于学生明确自主预习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帮助学生优化课前准备的自主学习工作,同时帮助学生知道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的学习都是针对大纲和高考,知道高考考什么,自主学习什么,掌握什么

2.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导法

教师通过调整听课习惯(包括:思维超前、质疑提问、求异创新、纳网提炼等)进行课内自学指导。

1)检查促自学。这样,既可以对学生起督促作用,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检查,可以让学生利用教学案,进行课前必备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再现,让学生发表见解,也可以事先精拟题目让学生口头回答。通过检查,老师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快速捕捉要点的能力。

2)、变被动听课为主动探知。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状态优劣,是影响提高化学学习效率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最重要因素;是课内课外自学能力的集中检阅。教师通过情景组、问题链,培养学生思维超前、质疑提问、求异创新、纳网提炼等良好听课习惯,变被动听为主动探;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师在听课方面要指导学生处理好听课、观察、思维和笔记之间的关系。听课和观察均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在听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听清楚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的导入及形成,听懂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听方法和知识的总结。因此教师在导学案中设计了例1:点评这一模块。

课堂上的讨论解疑,师生共同讨论,教师作点评。讨论的问题,首先应当是学生在课前自学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然后我把备课时精拟的有关问题提供给学生,在讨论中学习。这就体现了教师的导法。

3、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仿法

教师在导学案中设计了【变式训练1】这一模块,就是让学生从教师的导到学生的仿,这一过程

化学中有不少概念、性质、公式很相似,极易混淆,把几个相似或相关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归纳,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温故知新,相互弥补,加深理解,有助于学生主体题思维意识的培养。

4、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法与内化。教师在导学案中设计了【变式训练2】与自主小结要注意的几点问题这二个模块,就是让学生从学生的仿到学生的创进而内化的这一过程

学生自主小结知识或方法,然后利用课堂掌握的知识或思维方法,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化,同时又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带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教师在指导学生通过“学法”到“仿法”发展到能“创法”最后学生内化的策略中其次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只有在实践中能力才会受到锻炼和发展。

在课堂自学指导中,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全程性。就是在每个环节上都留给学生阅读、思考、交流、活动的时间和机会,而不是某个环节让学生参与自学,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提问、争论、质疑、这样才能保证自学的质量。

5.教师通过在导学案中设置课后自主复习自己薄弱点1  2试试高考巩固练习这几个模块指导学生把课堂学到的仿法的内化

课后自主复习包括衔接复习的课后反思(学法反思、纠错分析)梳理归类自己薄弱点1  2与作业(包括:试试高考巩固练习)

课后课后自主复习反思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坚持每日进行学法反思、纠错分析,通过每周总结进行知识结构梳理、尝试自组试卷把所学从纵横两方面融会贯通,阶段达标后对目标计划进行适当调整确定自我补救等。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成仿法、创法内化,从简单到复杂,从课中到课外,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

3.教师通过在导学案中设置试试高考巩固练习这个模块,要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在化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自学化学的兴趣。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通过“学法”到“仿法”最后能“创法”,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这样可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教师通过在导学案中设置订正这个模块,可以督促学生自主修正对某一化学知识、方法的误区,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巩固。

自主学习是一种个体的、自觉的活动,开展这项活动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教师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和鼓励,以便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4、结合“学法”到“仿法”发展到能“创法”最后学生内化的指导策略,形成了高一化学学习的导学案模板

                               

一、学习导航

二、自学评价

思考:

三、自主课堂

四、随堂检测

五、巩固练习

【订正】

 

5、结合“学法”到“仿法”发展到能“创法”最后学生内化的指导策略,形成了双休日高三化学自主学习的导学案模板

 

 

6.构建了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合作策略

教师充分发挥班级优秀学生群体的引领作用,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按学习层次把班级分成若干个互助学习小组,平时做到好帮差、互助互学;再通过小组评价,促进小组互助的良性循环,提升整体的学习能力。教师对学生及时进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引导和强化,使学生在成功后有了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从而使小组整体学习能力内固化。

 

7.构建了教师在高中化学竞赛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化学竞赛需要参赛选手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而化学竞赛知识涉及面宽,教不胜教,指导学生自学,是化学竞赛活动的必然手段。考虑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我们将高中化学竞赛活动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培养重点。第一阶段以知识自主学习为主要目标:在主要学好高一化学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提前学习高中三个年级的某些教材内容,理清线索,理解要点,建立好重要知识的知识结构。自学能力作为培养重点。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的放矢,适时提出自学新要求我们通常采用布置任务——学生练习——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的程序进行活动,使高一参加竞赛活动的新生一开始就保持阅读技能和知识同步提高。我给竞赛小组的新生布置的第一个练习任务就是在课堂上用规定的时间自学“卤族元素”这篇课文,然后当堂测试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感知、理解和识记的效果,当堂评分反馈,让学生发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及时向学生介绍了化学阅读中“感知”的主要对象,“理解”的重点和帮助理解的常用方法,要求学生在下次阅读中注意运用。自学“摩尔”一章时,我要求学生对“气体摩尔体积”一课的重点知识和关键字、词、句用不同符号勾划,并记录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从学生的勾划和提问中发现问题,向学生详细介绍了阅读标记(作符号、勾划、批注等)的重要性和常用方法,注意事项,同时提醒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养成随时思考问题、记录问题、研讨问题的习惯。自学“分子结构”时,我要求学生归纳“共价键”一课的要点,课堂上我介绍了化学知识归纳总结的一般方法和常用形式,指出学生在归纳中存在的问题,并推荐学生中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特色的归纳交大家传阅,促进学生交流。自学“铁”一章时,我要求学生总结中学知识范围内能“实现+2价铁与+3价铁相互转化的反应方程式”,以促进学生养成查阅资料,总结化学知识的习惯。通过多角度的训练,学生自学技能有了显著的进步。第二阶段以掌握系统的自学方法为重点:这一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是缺乏恰当的学习资料:中学课本浅了,大学教材深了,教师讲解节奏慢了,我采用自编资料的方法指导学生自学。资料的题目和内容随竞赛要求和学生情况灵活决定。通常设置的专题有:物质结构(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无机反应规律、动态平衡(包括平衡常数、酸碱平衡、溶度积原理、络合平衡、电极电位)、元素化合物、容量分析(包括滴定原理、滴定反应、滴定曲线、滴定方法、典型实例)、有机化学基础(包括立体异构、电子效应、反应历程、有机合成等)。有了资料,学生的自学活动就能正常进行了。这一阶段学习的另一矛盾是: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分化,一部分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中学知识结构建立不完善的学生“跟不上”。因此,第二阶段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因材施教,鼓励“吃不饱”的学生根据化学竞赛“决赛大纲”要求,自学大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教材的有关内容,要求“跟不上”的学生加强中学百块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无论哪类学生,都必需掌握下列自学方法:制定自学计划——寻找、查阅和收集学习资料(包括学习材料、练习题目或检测题目)——解决或记录学习问题——整理(或摘录)、归纳知识要点——自我检测、评价自学效果。第二阶段我有意放慢学习的集体计划进度,以利分类加强对学生自学中各个环节的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让各类学生充分发挥学习潜能。初赛结束后,组织竞赛获得一等奖并自愿参加出席化学冬令营选拔赛的学生进行活动。要求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如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收集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拟定实验方案的能力等),根据化学竞赛“决赛大纲”,自学大学有关教材内容,我按化学竞赛常见题型及某些特殊题型开设成不同的专题,逐一指导学生进行研究。一般程序为:准备知识——典型例题——归纳总结,形成“模式”——学生练习——后续研究(包括巩固、补充、发展“模式”)。建立“模式”,目的不是限制学生思维,而是为了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捕捉问题的要害,迅速把握思维方向和方法。随着各类题目研究的持续进行,开展学生研究解题思路的活动学生讲题活动:包括“对题目的评价”,“出错的题目及出错原因”,“需要评讲的题目和问题”三项内容,要求每个学生练习反思后讲题时要讲出解题的思维过程,并解答同学对本题的主要疑问。学生讲完题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介绍不同的解题思路,也可以提出质疑,开展辩论,气氛常常非常活跃。

8.其他成果

10.6化学高考班级100%B91%A

09.9月举行的高中化学竞赛成绩斐然,17人江苏省一等奖,获保送资格的有3人,龚宗平进入国家集训队并获全国金牌

张晓丹老师编写的学案被评为常熟市“双休自主学习学案”优秀学案

张晓丹、宗怡、金艳、倪宁丹等编写的化学初高中衔接教材用书再次修订使用

叶秋红老师的《苯的性质》开设苏州市公开课

叶秋红老师的《糖类的性质》江苏省百节好课展示

张晓丹老师的《课堂探究实验问题设计的策略与案例》(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发表)1002-2201200802-034-02

张晓丹老师的《化学探究实验中问题设计的策略》(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发表)1992-7711200823-0055-02

张晓丹老师的《高三化学复习策略》(苏州市高三化学备课组活动发言)

龚胜强老师的《新课程理念下对开展化学竞赛的再思考与认识》(化学教与学)2009-22

龚胜强老师的《提高能力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化学教与学)1008-0546(2010)07-0058-01

龚胜强老师的《化学探究性学习策略及模式的探究与思考》(全国新课程中学化学实验和实验教学研究成果交流一等奖)

陈静老师的《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三化学复习思路与方法》(科教文汇)1672-7894201027-122-02

陈静老师的《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催化剂》2010江苏教育学会论文三等奖10.09月举行的高中化学竞赛成绩斐然,18人江苏省一等奖,获保送资格的有2人,龚宗平获江苏省第一名,杨楚凡准备进入国家集训队

课题研究的体会

1、教学思想的真正转变其实是在教学中从一种旧的习惯转变为一种新的习惯。

在课题实施刚开始,我们课题组也曾有过顾虑,就是如果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的在课堂上把很多时间交给学生的话,那教学任务能完成吗?实际教学效果能达到要求吗?而在实际中,通过我们的探索和实践,发现是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现在我们上课时,再不可能是以前的那种所谓的“满堂灌”教学了,而是让学生通过借助导学提纲自学教材,自己去解决教材中大部分学习内容,教师则只是主要发挥了引导的作用。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我们课题组已经进行的探索和尝试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当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一种习惯后,我们发现:原来,我们自己的教学思想真的在不知不觉中转变了,而且也是不得不的转变。

2、教学工作及教堂改革只有立足学生方能显示其生机与活力。

我们课题的最大成功之处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导学-探索教学法。预习案、导学案、教学案、练习案、一周复习案是我们结合课题思想确定出来的,它首先应用于高三化学复习中,它是针对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如何解决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而出现的,事实证明,学生导学提纲对我们的教学起了很重要的辅助作用,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而渐渐地,我们也发现,我们的导学提纲和现在越来越倡导和运用的学案不是如出一辙吗?立足学生,因材施教,不断探索新的教学途径,这必将使我们的工作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这也必将符合教育教学的科学发展规律。

3、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

    在我们的课题实施中,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是很值得我们化学组老师们欣慰的了。到目前为止,我们化学组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高一至高三年级每章每节每课时的教师电子教案;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高三预习复习的学生自学提纲;已经建立了一套统一的导学-探索法课堂教学模式。所有这些都是课题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秉着顾全大局、务实勤恳的优良作风,去完成了我们共同的任务。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