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高中化学学生自学的指导策略研究与实验”结题报告
参考文献
1.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论。
2. “三三六模式”教学理论。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3.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附表1高三复习碱金属(课时1)
江苏省常熟中学 张晓丹 邮编215500
解读高考
高考说明 1.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以NaOH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
4. 以Na2O2为例,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考纲解读 1.钠的原子结构、性质以及钠的实验室保存方法。
2. Na20和Na202的电子式及性质。
3. Na2C03和NaHCO3的性质、转化及制法。
4.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5.焰色反应的概念及钾、钠化合物的检验。
6.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碱金属元素性质的差异及递变规律。
命题预测(1)钠、钾与水(盐溶液)反应的原理及产物
(2)Na202与H2O、C02反应其中反应时得失电子的数目,气体的体积变化经常作为计算题的内容,也可以作为无机推断题的某一环节。注意反应前后的气体体积差和固体质虽差在计算中的应用。
(3)NaOH作为强碱,与很多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这些内容广泛出现在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鉴别、提纯、离子共存中。
(4)Na2C0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互相转化、互相提纯以及他们组成混合物的有关计算。
在今后的命题中,以钠及其化合物为知识载体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 Na2CO3、NaOH、Na2O2等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复习时要注意应用原理的分析,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有关计算,要注意不等式法、半定量分析、讨论法、极值法等方法应用,在应用中注意总结规律,优化解法。
课前必备基础知识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氧化钠过氧化钠
化学式
电子式
氧元素的化合价
色、态
稳定性
与H2O反应的方程式
与CO2反应的方程式
用途
转化关系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碳酸钠碳酸氢钠
俗名
色、态
水溶性
热稳定性
与盐酸反应
与碱反应
相互
转化
用途
击破考点一: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例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B. 钠钾合金通常状况下呈液态,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 钠的化学活泼性很强,少量的钠可保存在有机溶剂中
D. 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
点评:要求掌握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及钠与水和盐的反应。由钠的保存可以联想钾的保存,及其他的试剂是如何保存的。
【变式训练1】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0.88g/cm3)各50mL 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g/cm3)投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