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志创意法(家长版)

 

第八章:果断细致的心理素质

 

作为家长,我们都达到了一定的年龄层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是成熟果断的。而实际情况不然,甚至可以说,面对孩子,我们永远是幼稚的、糊涂的。

我们很多家长是愿意学习的。听听教育专家的讲座,买本书看,这样的情况很多。当时听了课也的确很受启发,可回去以后就越来越做不了。于是,有的家长免不了会感叹:“教育方法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

其实,并不是做起来难,而是因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经常是非常糊涂的。往往是得过且过,总是寄希望于明天,甚至我们根本不愿意去做。

具体来说,我们就是倡导在家庭教育中运用一种双向思维:

硬是多一种思维!

从师范毕业起,郭成志就坚持自学英语。先后自学了《高中英语》、《大学基础英语》、《大学英语语法》、《现代美国口语》、《英语九百句》、《走遍美国》等课程,但都学得不太成功,唯一的收获就是通过了《大学英语》的自考课程。目的就是希望有一天能亲手把自己的著作翻译成英文版。

坚持参加自学考试。

先后因小说发表而加入了湘潭市作家协会,因著书立说而加入了湖南省科学作家协会,以及因课题研究获奖而加入了中国教育学会。据悉,同时加入作家协会、科学技术协会、国家级教育学会三个团体的小学教师,在当时甚至是全国唯一的。

由于特有的知识结构,造就了他的双向思维,也就是说,他创立的教育体系比一般的教育体系,硬是多一种思维。正是这两种思维的配合,才不至于让教育“翻车”。

家长朋友,通过改变自我意识,从而真正获得成功的你们,是一般教育的成果吗?否!一般教育下,人人都逃脱不了最终的失败,而创意法教育下,学生的意识改变了,人人都阻挡不了自己最后的成功。

所以我们最起码就是要做到果断地去做。有心是一回事,能做又是另一回事。

这里再讲一个小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孟子曾游说齐宣王,他认为齐宣王有推行仁政之心,却无推行仁政之举。并非“不能”,而是“不为”。两人曾有如下对话: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用现在的话来解释就是:

孟子说:“有人向大王禀报道:‘我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视力能够看清秋天里刚换过的兽毛的末梢,却看不见一大车木柴。’您会同意(这种说法)吗?”
   
齐宣王说:“不,不会。”
   
(孟子紧接上去说:)“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使禽兽沾恩,而百姓却一无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力;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

所以,教育方法能不能实行,首先就要去做。正如,有的家长打麻将可以打通宵,但教育孩子能通宵达旦吗?当然这样不负责任的家长是很少的,但能坚持教育孩子的家长,也不算多。

肯做,孟子的母亲也是伟大的典范。为了教育孩子,她可以三次搬家,当然现在的年代不同,普通家庭买一次房子都很困难,三次搬家就太难了。但这种教育孩子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广大家长学习的。

做,从此时此刻开始,是唯一的办法!以下材料都是体现做的基本思想,大家不妨一读:

开头的话

今天,首先欢迎你到我这儿来。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不过,等我说完以下的话,你可能就和我有些熟悉了。

可以说,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过着不同的生活,做着不同的事情,穿着不同的衣服。听我一个人说话,是不是太少了?但我要告诉大家,有几句话我不能不对你说!让我猜一下你昨天晚上的生活好不好?也许你是一个下岗工人,昨天在外打工回家,你爱人却没有做饭,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你好不气恼!也许你是一个农民,你在辛苦劳作了一整天后,你爱人却打麻将去了,他(她)不愿意干农活,你拿他(她)还真是没办法!也许你的工作条件还可以,但你和你爱人老是说不上几句融洽的话,日子过得越来越乏味了。也许你还是个小孩,学习使你头痛,真不知什么时候有个尽头呢!……也许,我什么也没有猜对,但我还是猜对了一点,你经常不太愉快,这种状况不知什么时候才会改变过来!

现在我要告诉你,使你烦恼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在我看来,你的烦恼就在于你的生活每天都没有什么变化。一天要吃三餐饭,吃一餐或吃四餐的时候几乎从未有过。你在儿子拿回考试卷子的时候,总是要抱怨他不够细心。你在剥大蒜子的时候,总是一粒一粒地剥,总是把手都剥痛了。你对任何一件事情的看法也从来未改变过,比如,你认为张三是个很虚伪的人,每次都假客气,总是要给你这,给你那,就是没看见真正行动起来。你认为李四实在很自私,每次有什么好处都要独占,一点也不考虑别人要不要。甚至还有,你认为你爱人,太乏味,一点情趣都没有。也许,你认为自己是个成绩不好的学生,永远也不可能好起来。也许,你认为自己是个弱者,不可能干出什么事业来。也许你认为自己是个强者,可就是一事无成。

正因为你的想法和做法从来没有改变过,而烦恼就会一直留在你心里。

所以你必须改变你的看法和做法,那样你才会舒心起来。

可这一切要改变实在很难。就你现在的情况来看,应该说不会有太多的变化,所以你的烦恼也不会终结。

而要真正去掉这些烦恼,除非出现以下的情况:

你每天都是吃三餐,现在你开始不吃早餐,到了中午时就饿得不行,所以吃起饭来也就特别香(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切不可当作一种必要而每天早晨都饿着肚子)。你儿子在拿回试卷后,你并不抱怨他,而是鼓励他有一个问题答得好,虽然成绩的确不怎么样。你在剥大蒜子的时候,突然不再一粒一粒地去弄,而是切整个的大蒜球,切完之后,放到盆子里用水冼一下,结果皮皮都浮在水面上,大蒜子都干净了。张三答应你的事情没有做到,你不再认为他自私,而是认为他实在很忙。既然他在很忙的时候,还答应给你什么,那实在难得。即使他最终没有做到,那他那片心还是要让你感动的。李四每次有好处都独占,你也许会觉得李四在工作上的确不错,得一点好处那是应该的。他敢于独占,说明他有过人之处。当然如果他的确很自私,你也不必太和他计较,因为他这样做会要破坏同同事之间的关系。他也得不偿失。你爱人其实不错,没有情趣其实正是的他特有的情趣,你完全可以去欣赏这种特有的情趣。你学习不好,如果努力也还是不好,你不要丧气,因为很多大科学家,学习成绩也不好,而且真正在社会上的富豪,学习成绩好的几乎是微乎其微。所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从来都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事业和命运。至于有的学校把分数看得如何重要那不过是一种商业行为,是骗钱的。也许你是不怎么出众,但天生你材必有用,你肯定有过人之处,你肯定会把它发挥出来,而出人头地。

这样一想,你就舒心多了。

只是,你一般不会这么想的。要在生活中学会这么想,我有一些建议,可以长时间地提供给你。而且,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可以帮助大家进行一种训练。我要跟大家一起来念一个新的词语:创意法。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