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志创意法(家长版)
三、创意就是收获,近十年以后,终于,他又有了第三次惊讶的发现……
“你还有第三次惊讶吗?”我对他越来越好奇了。
“当然!”他简单地说。他的少年日记仍然和他的处境吻合:
一群山/那么绵延/我的目光/射成一条线/即便是登上了一个顶峰
/又面临下山的荆棘
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小郭在教育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实验班每人都在公开或内部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的创意作品,而且,原水平最差的学生发表作品最多,往往成为最前卫的小作者。学生黄婷在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作文赛中获奖,洪建南、邢亚丹、宋洋等多人在市级作文赛中获奖。同时,学生将“创意法”运用到语文以外的科目中,其中,杜仙芝等的创意绘画获省金奖,曾意的小发明也获区奖。而且,由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小郭曾面向我市少儿进行免费培训,从
“这次你一定为你所取得的成绩而惊讶吧?”我断定地说。
他还是摇头。
他搞创意法教育主要以湘潭市广场学校一个班级为主,在这个班级毕业后,有些情况让他始料不及。班上有个男生学习懒散,考试总是不及格,如果排名次,那是最后一名了。然而,郭成志却同样把他的作文登在小报头一条,并肯定他以后定大有作为。而这个男学生却偏偏不争气,学习照样懒散,郭成志心想这是自己教过的最失败的学生了,但他从不表露,仍旧肯定他以后定有出息。没想到这个学生竟在中学信心十足,学业优秀,被选为重点班的班长。以后,更让他惊讶的事接踵而来,这班学生毕业后分到多少个班级里,几乎就有多少位是班长,而一般班干部,几乎人人都是。一天,当这班学生从中学的考场上退下来后,不是去围着中学老师探听答案,而是不约而同的跑到小学来看
“让我再次最为惊讶的发现竟是——我在教育上最大的成功,不在于我得到多少荣誉证书,也不在于学生得到多少荣誉证书,不在于我教给学生什么,而在于我没有无情地夺走学生什么……”
老天,这是怎么回事,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我再一次恍然大悟——原来,教育的关键只是为了归还学生与生俱来的东西,只为归还学生本来就会的东西!我对新世纪眼药水的配制已了如指掌了。
四、惊讶之余,而立之年,他开始了新的思索……
听完他的三次惊讶,我们已经结婚了。
他的日记《假如的衣裳》虽写在10多年前,但意味依旧:
假如/你肯为我着绿色的衣裳/我将/付出热血的点缀/假如/你肯为我穿红色的衣裳/我将 /永远写绿色的诗行/假如/你喜欢无暇的白色
/我将/为你淘尽生命的五彩……假如/你的衣裳不断变换/那只会/将我的眼睛刺伤
他的完美他的体贴,让我倍感温存,虽然他一贯是那样地反对完美。
然而有时仍免不了要一声长叹。我已知他所叹缘何而起。
原来,惊讶之余,小郭并不十分乐观,相反他进入了更为沉重的思索,他想这些学生以后会怎样呢?由于家庭、社会对他的创意法教育的理解有时是很少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也许部分学生一旦离开了
他利用在市作家协会当理事的机会,多次向文友们宣讲自己的思想方法,呼吁大家以文艺的形式反映新思想,并思考建立创意法文艺理论体系的这一问题,积极渗透创意法教育思想。
同时,他进一步研究创造学,并加入了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科学作家协会,以此为阵地,开始了“建立创意法,在大众中普及创造学”这一课题的思索。并撰有通俗理论体系。
在科学界的活动中,他与社会各界精英进行多次的思想交流。他认真聆听过中国工程学院院士何继善、湖南省副省长唐之享等的真知灼见。并与之合影留念,深受鼓舞。
北大比较学会、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香港)等单位多次来函有意邀请他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2002年10月,他又收到了“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经省政府批准组团15人赴台访问”的邀请函。他知道等待时机的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决心集中精力去推介创意法教育。
2003年,湘潭日报两次报道了他的事迹,湘潭电视台也作了专题报道。同年,光明日报出版社的出版物也介绍了他的事迹。并于12月份收到了人民大会堂召开2004全国新闻人物论坛的邀请函。更有意思的是,2003年四川郭子仪纪念馆还将他作为郭子仪的优秀子孙编入了《郭氏名人录》。
有一段时间他总是打长途电话,有时别人打给他,有时是他打给别人。
他已整理了《郭成志创意法》专业课部分课本。该书集教育、文学、科学于一体,在纵向上借鉴了类似“电视连续剧”的大众化表现形式,描述了
他们的电话最终没有达成协议。
又一段时间,他老是在上网,说是要建网站。
为了在教育内部和社会大众中普及创造学,为创意法教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教育内环境和社会大环境,最终实现“帮助社会个人开发创意潜能”,小郭终于决定建立“创意法教育网”。他一面在网上讲述创意法课程,一面义务点拨网友们的创意作品。如今网站已被搜狐等名网收录。只要打入“创意法教育网”关键词,世界最大的“google”搜索、我国的“百度”搜索等都会出现几十项结果,而每一项结果,都来自本站。创意法教育的进一步实践和推广已成为可能。
这一段时间,他每天又在电脑前敲来敲去,说是写一本书。
既有了各种丰富的教育体验,尤其在党报和国家级刊物发表《创意法教育谈》和《郭成志创意法教育论》以后,许多关注教育前途的人士建议他将论文扩写成一本书。如今,《郭成志创意法教育论》一书已脱稿,正式提出了“一个概念、两个方面、三种形式、四个比较、五个发展”这样一套创意法教育体系,并即将由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我长期听他谈论教育,竟对创意法教育体系已是耳熟能详。
在忙碌的深夜之中,汕头一位未曾谋面的朋友来电话聊了很久,他是打了很多次才打通的,小郭是青年教师中唯一没有手机的人。他买了两个手机,一个给了我,另一个给了他妹妹郭成英。这位朋友是个投资商,想知道的是目前
“你写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换了一个话题,“是为了评职称吗?”
他摇了摇头。
“是为了当作家?”
他又摇了摇头。
“是为了办学?”
他没有摇头就睡着了。
他有他的忧伤和无奈,正如他在《门》(1992,9,23)一诗中所述:
一团林中悄悄燃起的萤火/一阵萤火中陌生的风/一片风中的落叶/一丝落叶中最后的血脉/一滴血脉中不敢流的泪/一扇用泪滴不开的门
夜的知了出奇的静/静谧的空中依然是无声的雨/细雨中一些没有名字的花/残花中你无声的等待/一扇不开启的门
门外的风雨飘不进门内的心房/门外的芬芳浸不透门内的目光/门外的小曲只为门内人奏响/忽然飘来一阵悠扬的笛声/我在极不和谐中轻抚/一扇不开启的门
这首诗仍然是十多年前的旧作,描写的似乎是他的感情世界。只是在本文中我无意涉及。但用到今天来看他的与生俱来的意识之痛,其情其状,仍有惊人的相似。
想到这样一件事我就要笑:
有一次,小郭听到我和女伴似乎正在谈论英年早逝的作家路遥,于是插了一句“路遥死了!”顿见我和女伴大惊失色,才知这个路遥是女伴家刚满月的孩子。于是,他接着说道:“路遥是活了一百零八岁死的,你这孩子也必定长命百岁,恭喜恭喜!”
最错误的答案也必定是最优秀的答案,这是创意法教育的精髓。
其实我知道,他最终的目的只是为了改变人们的意识,希望人们读了他的书不仅对教育,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甚至对人生,都能恍然大悟!
也许今晚他心潮澎湃,也许只想好好地睡一觉,因为明天是个休息日。也许他在考虑自己的网站是不是要交主机租费了,他还想缓一缓,看能不能重新申请一个最便宜的。
我的生活经历决定了自己基本态度。
孩子快四岁了,我主要还只教他写了一个“上”字。
这个字我规定他是每天要写的。刚开始的时候,他总是问:“爸爸,这个字每天都要写吗?”言下之意 是不太想写。我不假思索地说:“对,每天都要写!”以后,他也不问了,从幼儿园回来,就写“上”字。
从写这个字的过程中,我逐步地纠正他写字的姿势,逐步地让他学会如何把字写在“田“字格中。
我想这样做有很多好处:
一是培养了学习的习惯,每天都要做。二是培养了稳重的心理,有耐性从小事做起。三是训练了他的基本功,以不变应万变!......
当然这样做也要注意适度,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怎样做个具有创意的父母?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