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原理

 

第三节   投入的比较

创意法教育过程是曲线型的,一般教育的过程是直线型的。这也是教育方法的不同。创意法教育实际上包含两种教育方法:多角度教育和单角度教育的交叉运用。一般教育只是纯粹的单角度教育。这种双向的教育方法体系,随机赋形,是一种“少投入”的教育。一般教育是直线型教育,高度重复,是一种“多投入”的教育。

“疗效的显现应该有个过程”。创意法教育在渗透创意法时,开辟了一条有序的创造教育之路。创意法教育要求学生主动学习,但不是“乌合之众”,而是有序的发展,创意法教育从“创意法”出发来打基础,是实在的创造教育。而应试教育看似严格,其实是“乌合之众”。应试教育通过打“基础”再创新其实是空中楼阁。创意法教育虽然主张个性发展,但有一定的典型性。它要求把学生带入某一境界,然后自然发展,如果仅仅是自由发展,那是不足取的。例如,教研者所设计的小学语文创意法教学结构,创造性地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创造性地组织课堂结构,创造性地进行语感训练,创造性地进行文学知识渗透,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它看似没有顺序,实际上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序。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创意思维是人皆有之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没有两个思维完全相同的人,抓住个体的不同之处,就会使之有创新,将其创新的品质扩大就会使之成材。其教育过程为曲线型。而应试教育却扼杀天性,其教育过程为直线型。其“基础”是十分脆弱的,自以为培养了“人才”,其实是造就了“奴才”。哪里还有什么创造力?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实质上也是一种创意法教育,而应试教育就忽视这一点。“伪素质教育”无基础可言,逢场作戏而已。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