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构建科学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的基本操作模式;

2、构建科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的评价方法;

3、形成科学探究式教学的教案集。

(十一)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建立课题研究责任制;

2、建立课题组活动研讨制度;

3、建立各阶段研究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总结;

4、保证足够的经费投入。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提出

新课程指出: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究、质疑和研究。要让他们经历一个个探究活动,从中获取科学知识,增长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这就需要在科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式学习,而不是形式化的。美国著名的兰本达教授提出了探究-研讨教学法,这一新的教学理论通过以刘默耕为首的一批先驱者的努力探索下,逐步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教学思想,使科学教学在改革的一开始就走在了其它各科的前面。多年来,虽经许多理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造就了一批科学方面的教学能手、专家,但小学科学教学的理论研究进展不大,没有大的突破。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广实施,一批教育理论工作者借助国外的教育理论和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此重要,因此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倡导提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探究学习是相对接受学习而言。从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方式进行分类,探究性学习是指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其特点是从已知的事实或现象中推导出未知,从中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

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能依据已知信息提出猜想,让学生能深入探究进行体验,让学生能带着问题去探究去思考,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会观察,学会倾听与表达,最终实现有效探究。

2、培养科学素养 

学生通过经历科学探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学习中形成科学态度、培养科学精神。

3、初步形成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通过课题研究,初步形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材处理、目标设定、过程建构、材料准备、组织教学、方法指导等方面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的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影响小学科学课堂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提高小学科学课堂运用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和基本途径;

3、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和基本能力的研究;

4、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的研究;

5、如何有效地开展探究式活动的研究;

6、探究式教学的评价方法及原则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措施

课题立项伊始,学校立刻召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进行研究、规划。论证课题,制定方法,分工到人。并展开了课题开题会,要求全校科学老师全员参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以实践为基点,以课堂为实验阵地、从实践中研究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围绕课题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课题研究情况简述如下:

(一)抓学习,重培训,形成课题研究动力

1、新课改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课题组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的要求,并利用业务沙龙每周交流实践中的做法心得,在月检中发现好的做法及时在全校推广。

2、为使全体课题组成员全面深入了解探究性学习的本质及操作方法等理论,课题组专门安排人员利用报刊、网络、理论书籍整理出理论精品文章,进行学习。

3、以课堂为阵地以教研课为平台,进行探究性学习交流,对教研课每课必听,听而必评,评而有得。

4、在校内内部挖潜,自我研究同时,课题组非常重视外部的学习。请专家来校做讲座,创造机会,派教师参加省级、市级教研活动,骨干教师培训,借助他们的学习与提高带动所有成员的更新和提高。

(二)严管理,细过程,夯实课题研究过程

1、严格分工,责任到人,环环落实,课题研究中为使课题落实到位,课题组对课题研究人员做了明确分工,组织安排每学期的计划、学习、教研课、精备课、评课、理论学习、论文等要求及时到位。并纳入教研组的考核评比中。

2、严格计划,分布实施,课题组制定计划后,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及时交流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困惑。在业务沙龙中,教学研究活动中,学校、探讨、提高。对计划中的教研课的安排、精备课的制定、学期末的总结,探究论文的写作严格执行计划中时间的规定,有安排必做,有要求必验收

3、加强交流,总结推广,收获成果。课题研究并不是封闭式的研究,而是一个开放式的研究,课题组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出好的经验做法,都会利用一切机会向外展示,与兄弟单位交流,如参加县市级赛课,送课下乡,向各级叫刊物积极投稿,参加各级教案、论文的评选等等。

四、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课题研究以来,在上级教育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关心下,在课题组成员不断努力下,课题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教师的观念有了新的转变,教学方式有了新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掌握了有效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吃透了新课标的教学思想,落实了课堂教学以生为本,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过程教学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学生有了新变化,课堂效率有了新提高。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课堂教学变得更有生机、精彩,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探究知识,掌握一定的探究学习方法,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教研有了新突破,科研有了新跨越。在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中,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同时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高,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五、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课题组的研究,还是立足于课堂的研究,处于实践研究阶段,尚未能概括出系统的操作模式和方法。同时在探究过程中探究的尺度、时间、管理等还需进一步研究。在理论水平上,教师的素质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这样才能保证课题研究的深入。由此,课题组恳请领导、专家、同仁予以阶段性指导,使课题能顺利发展、结题,也使得课题研究本身的有效性得到落实。

 

 

 

 

 

 

 

 

 

 

 

 

 

 

 

 

 

 

 

 

 

 

 

 

 

 

 

 

 

 

 

 

 

 

 

 

 

 

 

 

 

课题研究期间获得的成绩

两年来,在学校领导和教务、政教部门的全力支持下,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中,虚心学习,勤奋工作,共同探索,不断积累经验,逐步使自己完成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从而在各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通过课题的研究,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为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桥梁,使得实际教学有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不盲目,不唯从。课题的研究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二年来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的摸索与实践,使得教师真正树立了课堂教学以人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并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空气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