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希望我们同学能在以后的科学学习中不断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教案

   

金乡县实验小学    王瑞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活动找出人体上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能够通过多种活动体验、比较人体上各种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知道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体会到关节在人体各种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铰链关节、旋转关节、鞍状关节、球状关节等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

三、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一些方便用来固定手指、手臂、下肢等部位的木棒、胶带等物品;

     2.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的模型及生活中具有相似结构特点的某些物品,如铰链关节——铰链、旋转关节——旋转式门锁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1.投影出示机器人行走、工作的视频,观察:机器人行动起来与我们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2.学生交流介绍。

     3.提问: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呢?(揭示课题:关节)

 4.谈话: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1.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讲述: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体由许多块小骨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大骨,每两块小骨之间由关节相连。

     3.介绍: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活动关节使人体能够进行大幅度的运动。

     4.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标出来。

 5.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6.小结并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

 7.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够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分组实验活动,体验一下,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

    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8.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试验体验。

     9.小结: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

(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1.活动: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身上的关节所能够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汇报。

 3.预测:里面的骨头是怎么连接的?


首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