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题申报: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提出对策,形成课题,写成小论文。
  怎样从问题中筛选课题呢?
  一是实际需要的原则。研究性学习不一定要象专家那样,一定要解决什么具体的实际问题,我们学习的关键是通过某一问题的研究探寻,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因此高中生的课题的实际需要与专家的课题的实际需要存在着差距,高中课题研究重在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可能出发去选择课题
  二是可行性研究原则。并不是所有的被发现的问题都值得研究或都有实力研究的,这就需要对问题的价值及研究的可能性作深入的分析。从课题本身的价值看,衡量课题有没有研究价值,主要依据是这一课题学生能不能占有详细的资料,切不切合学生自身实际,符不符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学生一般不宜选择一个规模大,涉及的因素多,周期性长的复杂课题,而适宜选择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课题。比如选《语文教材编写改革及其发展研究》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就超出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
  三是善于课题变量的限定。对同一问题,可从不同角度研究,每种角度都有自己确切对应的对象范围。比如有的确立了中国古代小说人物的研究的课题,显然这一课题表述有扩大化的毛病,好象给自己课题冠以古代”“中国一类的概念,格外的气派似的。实际研究的可能只是一部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一个主题,一个环境描写,与实际极不相称。在课题涉及的一系列因素中,有一部分是常量,即有一个不变值的量,如地名、人名、具体时间等;另一部分是变量,即有多个值的概念,如性别、年龄及抽象名词。如《木兰辞》思想倾向新探这一小课题,《木兰辞》就是一个常量,思想倾向就是一个变量。

2、研究文献,搜集整理资料
  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积累了大量的各类文献资料,每一项研究成果都是以一定的文献为基础,以了解前人或同时代其他成果为起点,广泛地吸收和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新获得进展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收集、整理、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文献,意在通过对文献的查阅鉴别、整理、分析,从而找出研究的问题,明确我到底要研究什么——术语的内涵、外延;我要解决什么问题——课题研究是否有价值;我从哪里开始研究起——前人留下了什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鉴;通过研究文献对课题的内涵、外延,研究起点作出准确判断,就能判断课题的实用价值,选择较恰当的研究方法。
  要想在浩如烟海的各类文献资料中找到对特定研究课题有价值的文献,首先必须明确界定自己研究课题的范围和性质,确定搜寻的方向。其次要了解国内外主要期刊的分布及各类期刊的特色。其三要熟悉主要的文献资料索引和目录分类的方法,掌握检索的基本技能。高中语文课文《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就重点介绍了这一方面的知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迅速准确地找寻自己所需的文献。学生知识面还不是很宽,一般说来,他们起步阶段,还不知道怎样来搜索资料,查阅文献,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查阅资料,有时要给学生开出比较详细的查阅书目,以便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找到开展研究的感觉。在研究的初期,搜集文献可以采取滚雪球的方法。先查阅几篇与课题有关的主要文献,通过阅读消化,了解课题的有关范围并从文章中发现新的线索,再扩大查阅的对象。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播音员报道我国又与哪国建交,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如果提出一个问题,邦交为何不说国交呢?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就只能是研究文献,查阅资料,找出例证,说明观点。又如要研究称呼语老板一词的由来及现状,也只有用研究文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设计方案,分步实施。
  课题一旦确定下来,就要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确保研究性学习有序、有效地推进。一份好的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课题的提出。包括课题提出的原因,课题内涵的界定,研究预期的目的;B、开展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C、开展课题研究的活动安排,具体到每一节课具体做什么;D、研究成果的结题形式。
  设计方案重点要考虑的是选择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总是服务于特定的研究目的的,教师要告诉学生,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形成新的科学事实,且对象又是活动形态,就应该选择观察、调查、实验等类方法;如果研究对象是文献形态的,就应该选择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如果说研究目的是要形成新科学理论,就应该选择归纳演绎等理论研究方法。从我们语文研究课题看,绝大多数是文献研究对象,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是主要的研究方法。

4总结分析,形成小论文。
  小论文是总结课题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基本方式。写小论文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训练,也是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的,所以指导学生写好小论文,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告诉学生学术论文的一般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G001.81,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中规定: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拳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高中生进行专题研究并描述其成果的有一定学术性和理论性的文章,自然不能严格按上述标准来对待,但我们必须讲明基本要求,让学生有专业意识学术意识。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写论文的基本方法。小论文与常规写议论文有较大的区别,教师要把小论文的基本形式告诉学生,让学生懂得怎样入题,怎样展开,怎样阐述,怎样归纳。其三,学生写好小论文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修改,要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简单地写出来的。写好小论文能巧妙地将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激发广大学生的思维潜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知识、能力的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中学生自办校刊的能力研究

                                   生:侯  煜 刁    满征瑞   

                               指导老师:佟成良 宋黎明

   〔摘 要〕  本研究以自己创办校刊《浪花》的实践为例,分析研究了高中生自办校刊所需要的公关能力、编辑能力和排版能力。为高中生自主创办校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示范。

 

   〔关键词〕 中学生  校刊   能力

 

    1. 问题的提出

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刊,并且大都由校方主办,体现了学校的意志,成为对外宣传的窗口。但是,这样的校刊还不能真正反应我们中学生的要求和愿望,由高中生自办校刊是实现中学生自己愿望、锻炼中学生能力的重要举措。辽中县第一中学语文教研组于2000年开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我们确立“自办校刊《浪花》”的课题,开始了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健康思想的同时,重点探讨中学生自办校刊的能力,以期对其它学校的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不久,我校语文组成功参加校省级科研课题“高中生语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由此,我们进一步加大了研究步伐,出了5期《浪花》(第6期即将出版)。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对高中生自办校刊应具备的能力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2 中学生自办校刊的程序和相应的几种能力

出版发行校刊,一般需要以下几个重要的程序:宣传、组稿、编辑(包括审稿、选稿)、输入(文本和图片)、排版、打印胶片、印刷、发行。其中,打印胶片和印刷需要的条件比较高,并且都是将排好版的内容进行复制,没有什么创造性和艺术性,我们没有亲自实践。根据以上几个关键程序,我们将中学生自办校刊的能力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公关能力,主要表现在宣传、组稿、联系胶片打印和印刷商、发行等重要环节;编辑能力,主要表现在审稿和选择稿件上;电子排版能力,主要表现在排版环节。

 

    3. 公关能力

    3.1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它在一个组织及公众之间建立并保持双向的传播、谅解、接受与合作;它参与处理各种问题和难题;它帮助管理部门及时了解舆论并作出反应;它明确和强调管理部门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它帮助管理部门随时掌握并有效地利用变化的形势,帮助预测发展趋势以作为报警系统;它运用研究方法和健全的、正当的传播技能作为其主要工具。(美国斯哈罗)中学生自办校报涉及到的公关对象主要有学生(作者和读者)、教师、学校领导、印刷商等,一份校刊实际上就是编委们与同学、老师、学校、社会进行对话,建立并保持双向的传播、谅解、接受与合作的优越空间。同学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对自己、对他人、对校园以及对社会独特的认识真实地表达出来。这样,通过报刊,同学们的心灵便可以得到解脱和安慰,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能够促使它们更好的发展。要想建立报纸与同学们、教师、学校领导、印刷商的良好关系并不简单,这中间需要运用公关技术,需要我们的公关能力。而且在不同阶段,由于对象不同,所运用的公关技术也不尽相同。

    3.2 根据不同对象实施不同的公关策略。办报纸首先要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的支持,需要用平实的语言让老师明白我们的意图,我们自己一定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很高的自信。一般来说,只要学生有比较大的热情,老师一定会保护我们的热情并积极帮助我们,为我们奔走、呐喊;如果我们又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就更加有把握争取到教师的支持了。

   办报刊需要经费,仅凭几个人的热情是不能长久坚持下去的,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包括舆论和经费。对于校方来说,关键是能不能有影响和效益。我们游说学校,使校领导明白办校刊的社会效益巨大;在老师的支持下,我们顺利地得到了学校的资助。

   学生是我们最主要的公关对象,因为办报纸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对于学生,一定要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喜欢什么,通过书面调查、开讨论会来了解同学们的需要和愿望。根据调查设置栏目,根据来稿的主要方向,确定栏目。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学生的稿件都能刊发,需要编辑部的成员做好这些学生的工作,同时注意发稿的年级和班级分布,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印刷商是我们公关的重要对象,主要应注意价格和质量两个方面。我们的经验是“攻心为上”,比较早的亮出我们的学生身份,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观察他们的性格,直爽还是多疑,顽固还是随和,贪婪还是大方,及时制定对策。此外,还可以利用同学家长的关系,利用亲戚关系等来达到目的。

 

 4. 编辑能力

     4.1对文稿进行自主的编辑是学生自办报刊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校刊的品位和读者的数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校刊的编辑成员应该具备三个重要的意识,即服务意识(又可称为读者第一的意识)、引导意识(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审美意识(对文稿有比较强的美感直觉)。在版面和栏目的设置上需要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趣味和阅读意向,比如,我们经过调查确定《浪花》的主要版面为:热点新闻,文学和教育,青春驿站,娱乐和休闲,漫画欣赏等。在栏目设置方面,也可以预先设计比较多的栏目请学生自主选择,最后根据调查来确定。这比较好操作,但对中学生情感类文章的处理就比较困难又比较重要了。

     4.2 情感问题始终是高中生异常关注又是校刊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校刊应该正视并引导中学生的情感。我们经过调查发现,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亲情有所淡漠,而把友情一直看着生活的重心,对爱情越来越关注并且开始尝试,特别是高二、高三学生;从我们征集到的稿件中也明显的体现了这个特征。如何刊发关于爱情方面的稿件,对编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需要胆识和技巧。我们在处理这类稿件时特别注意了导向性,优先刊发或优美、或健康、或含蓄、或反思过去爱情的幼稚等方面的文稿。如《浪花》中的《雨思》,作者在结尾处巧妙地用了“雨依然在下,明天,太阳会出现吗?”,既含蓄又有美感。再如《浪花》中的《絮儿》,表达很含蓄,借景抒情,情和景水乳交融,让人眼睛一亮。

     4.3 编辑原则的形成。编辑原则是指导编辑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学的编辑原则来源于编辑实践。学生自办校刊需要进行编辑原则的研究,我们根据自己的实践,提炼出如下五个编辑原则:第一,注意报纸整体的开放性和健康性;第二,引导正确的情感观念和价值取向;第三,提倡诗歌创作,着眼散文、小说;第四,杂感更侧重于风格和思想,应尽量保持原貌;第五,关注学生娱乐空间,发挥情绪调节作用。

 

    5. 排版能力

    5.1如果说编辑是决定报纸内容的话,那么排版就是决定报纸的形式。报纸的美感程度更与排版有直接的关系。对于中学生来说,报纸的版面是否符合它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理想,是他们能否接受报纸的重要原因。

    5.2整个校刊的风格应该是活泼的,而不同版面的风格也应该有所不同。比如,《浪花》的第一版是热点新闻,不能过于开放,我们采用整体沉稳,以一二处显明、新颖的排式使版面沉稳中有别致。用两幅图,作巧妙的插入和置放,使版面很美观。第二、三版主要以文学性、欣赏性和教育性为主题,排列的形式就可以自由一些,还可以根据内容添加图像和边框。如《浪花》第三版,对于底部的《呵鸟》及《生活与希望》两篇文章,根据其内容和情感,用地球、鸟和叶子等联合在一起,并以“真情流露”嵌在中间作为主题思想。第四版以娱乐和休闲为核心,排式应自然活泼,但又不是杂乱无章,做到乱中有序,错落有致。在文章中可以插入幽默Q的卡通画,加上奇异的边框,甚至使用特殊的文字处理。

5.3 图像处理、文字编排和图文合成。图像处理采用photoshop5.0软件比较好,根据版面的整体布局和文章的内容决定图像的选择和处理。如《浪花》报第二期第一版中的《根》的插图,程序为:打开图片,调整模式,将图片化为灰度模式,剪切,编辑,创建文字图层,加入汉字“根”,拼合图层,调整大小,保存。第二期第四版《夜半诓话》中的Q狗,则用到通道、图层、色彩调整和滤镜中的一些效果,比较复杂。

 

6. 总结

    一年多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中学生自办校报有了一定的研究,真正认识到了公关能力、编辑能力和排版能力之于校报创办的重要意义。

   〔点评〕2000年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始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工作,甘冬冬、倪源庆、韩流、崔浩、邵琦等同学自发组织起来,向语文组申报了“自办校刊《浪花》”的课题,以巨大的毅力、惊人的能力进行宣传、组稿、审稿、排版,联系印刷商印刷、发行,对中学生自办校报应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进行了实践和研究,为其它学校学生创办校报提供了比较好的示范和理论指导。由于篇幅限制,学生对该篇论文进行了压缩,删除了大量文字和图片。

    现在,《浪花》在辽中县具有比较大的影响,甚至被县里的一些机关借鉴。由于他们出色的实践和研究,辽中县第一高级中学真正认识到了学生创办校刊的价值。为了使学生的校刊能够一直创办下去,学校责成语文教研组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以语文教研组的名义进一步扩大报纸的影响。

 

 

 

 

农村高中

§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原则和方法

 

辽中一高中 唐哲 刘凯

研究性学习在我国是一门过渡状态的课程,之所以单独开这样一门课程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大家都看到了的,我们的学生因为并没得到从小的训练,大部分不能一下将研究的思维方式用到学习中,所以需要这样一门课程来逐渐训练。另一个原因是,为了防止流于形式,用课程的方式保证实施。这表明了我国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和态度,我想,现在不是讨论该不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了,而是怎么样转变观念深入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将研究性学习搞好搞出成效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背景

宏观背景:

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对创造性人才,对劳动者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第三次"全教会"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诸多因素制约,课程改革可以视为举措之一。各门课程的实施都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设一类研究性学习课程则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中宏观背景:

教育界内部对课程改革的探讨始终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我国的课程建设曾受到国际?quot;课程整合理论"的儿童中心(杜威)、结构中心(布鲁纳)和人本主义的认知--情意整合论等流派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经过广泛的实践,确立了三大板块课程,即: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尽管这三个板块的划分在逻辑上还显得不够清晰,但它在实际运作中却是简便易行的。另一种划分是按课程设置权限分为:国家课程十地方课程十校本课程三个板块。这两种划分课程的表述,都是从课程外在的、外显的属性来进行的。90年代末,人们愈加重视在课程的内涵上进行挖掘,提出应注重课程?quot;三性",即: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以课程改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实践为基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出现可以说是应运而生。

研究性学习微观背景:

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中较为活跃的一块园地。多样的校本课程,如培养兴趣爱好和发展个性特长的,以及品德类、心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休闲类等。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向何处去?研究性学习课程确是一个理性的价值方向。

 

研究性学习目标、特点及重点

总的目标:

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精神,发展个性和特长。同时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

我校制订以校为本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并一再告诫教师充分注意其下述特点:

1)实践性。放手让学生亲自去做,鼓励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教育界近年流行三句话:你听来的就会很快忘掉,你看见的就能记住,你做了的就能学会。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