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自主探究—高中物理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探索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变量分析
1.被试的选择
原则上此项课题在全校三个年级展开,因此,全体学生都是此项实验的被试。但实际操作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只把部分学生作为被试。
2.课题的自变量
本课题的自变量有两个:
(1)教育教学思想的先进性:组织课题组全体老师定期学习、阅读教育教学和课题研究的理论书籍,通过学习和交流研讨,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理论;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并把现代教育观念与理论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2)探究课题选择的科学性:并不是所有的物理课都适合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应当遵循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规律和原则,精选适合的课题,进行科学设计。
3.课题的因变量
本课题的因变量有三个:
(1)教师素质。主要观测课堂教学过程所体现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成果;
(2)学生素质。主要观测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性。
(3)课堂教学效率。或者缩短课堂教学时间,或者在同样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
4.无关变量及其控制
本课题的无关变量,主要是教育教学时间和学生的作业量。控制办法是不允许个别班级借开展课题探究之名加班加点上课和增加学生的作业量。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原则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3.6-2004.11)
(1)建立教师课题组。合理分工,组织理论学习,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
(2)组建学生课题研究小组。计划选取7个教学班,高一、高二各3个班,高三1个班,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每个班选取5-10名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物理思想的学生开展物理课题研究实验。
2.实验阶段:(2004.11-2006.12)
(1)各课题小组按计划全面实施,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的资料信息。
(2)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研讨活动,做好小结,调整下阶段的研究措施。
(3)写好课题中期报告和各种具体问题研究论文。
(4)学生撰写物理课题研究的小论文或制作一些小制作。
3.结题总结阶段:(2006.12-2007.3)
(1)汇集并分类整理各种实验资料。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3)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工作。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
1.学科性原则。本课题研究以学科教学为立足点。要有利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有利于突出学生发展为本,让所有学生都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去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创造力的科学培养。上述“三个有利于”是检验本课题研究成效的标准。
2.实践性原则。教育是实践过程,教育科研的生命植根于各类教育实践之中。课题来源于实践,课题的研究过程更要以实践为基础,研究效果要在实践中检验。
3.整合性原则。本课题研究目标定位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探索高中物理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与传统物理教学的优势互补与整合,重点突出物理课题研究内容形成序列化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实验研究法
教育研究中的实验研究,至少有一个变量,即实验变量,它是由研究者人为地改变的,以便确定对变化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什么以及它的变化范围有多大,是研究者选择的。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变量可能不止一个,并且,为了使已经完成的研究被认为是一个真实验,实验的参与者在实验处理中应是随机指定的。本课题以我校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先进行实验设计(要有实验假设),对实验过程进行控制,收集有关信息和数据,对实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提炼,形成实验结果,以验证假设。
2.行动研究法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把行动研究定义为: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大量的行动研究都是准实验研究。
按照研究的侧重点分类,行动研究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1)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进行的研究。2)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3)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
由于参与研究的成员成分不同,行动研究可有以下三种模式:1)合作模式-研究的问题是由专家和合作者协商提出研究结果的评价标准和方法。2)支持模式--行动者自己提出研究问题,决定行动方案,专家作为咨询者帮助实际工作者形成理论假设,计划行动以及评价行动的过程和结果。3)独立模式--实际工作者摆脱传统的研究理论和实践规范的限制,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且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现实进行改造。
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是:1)陈述所关注的问题;2)规划问题的解决方案;3)寻求可能的合作对象;4)采取行动实施方案;5)反馈与评价;6)发表与呈现教师专业成长的行动研究证据。例如从实际物理教学需要出发确立研究课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能够为本学科的教师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3.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的变量是现有自然情境中的变量,有些调查只局限于现状,有些则试图确定变量之间发生的关系和影响。在教育研究中,很多研究工作都可以置于调查的名下,调查研究涉及教育变量中的事件、分布和关系。和实验研究不同,调查研究中没有变量是人为的,研究者不能干扰学生或影响他们的态度或其他变量。在教育研究中,许多研究都可以使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例如通过研讨活动,整理本课题实验教师对实验内容的操作和研究情况,以问卷、访谈、观察的形式了解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水平和困难,得出调查结论,改进指导策略。
4.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可贯穿在其它的研究类型中,个案研究是对单一个人的仔细考察。个案研究通常与质的研究相联系,但也不限于质的研究,准实验研究中的单一被试研究就是个案研究。在教育研究中,许多类别的研究都可以将个案研究方法作为整个研究的部分,例如课堂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模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学生研究性学习与课程整合方法等方面的研究,都可以甚至必须借助个案研究,以使研究更加具有说服力。
5.历史研究法
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教育理论,借鉴原有我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和选修课程的经验以及同类课题的成功经验。
兼用其他的研究方法:教育实验法、理论综合法、模式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高中物理新课程方案实施研究》
-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