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作者:陈勇刚    文章来源:教科处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在中小学校得到重视和开展,并且取得了许多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着一个盲区,那就是家庭的参与缺失。家庭作为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作为学生的第一老师,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家庭中的父母关系,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教育方式,乃至一些重大的生活事件都会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很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在50年代,就已经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目前多数发达国家的大、中、小学校都有专职或兼职的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从事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工作。我国台湾地区在60年代,香港在70年代,也开始有计划地在各级学校逐步推行教育辅导制度。当今,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已与教学工作并列,被喻为现代学校的两个车轮。

(一)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教育出现在十九世纪末,由于义务教育法的颁布,美国的学校教育对心理服务有了需要。1896年,威特默(Witmer)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诊所,主要以儿童为对象,研究和治疗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的缺陷。1915年,格塞尔(Gesell)成为了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学校心理学家。他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特殊儿童,特别是智力落后的儿童。在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在1890年还一个都没有,到了1920年,就有大约200位学校心理学家。

学校心理教育经历了三次运动,每一次运动都极大影响了心理教育的发展。

第一次运动是20世纪早期的职业辅导运动,当时工业革命在全球获得了深入的发展,社会对劳动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选择职业受到了社会的关注。最早的心理辅导工作者戴维斯(Tene .B.Davis)等人掀起了一场帮助青年了解自己,认识周围世界的运动,以促使青年合理选择职业和发展方向。受这一运动的影响,1907年戴维斯在公立学校首创了系统的心理辅导计划要求学校教师每周给学生上一次职业辅导课程。这标志着心理教育进入学校。

第二次运动是特殊教育运动,20世纪初,人们已认识到智力落后儿童的特殊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教育行政部门试图通过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科学而宏观的评估,鉴别智力落后学生,并在特殊班级里对其进行特殊教育。因此,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Binet)和西蒙(T.Simon)编制了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对儿童进行智力鉴别。自此以后,心理测验运动开始在学校范围内得以广泛开展,心理评估和心理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学校心理教育沿着更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次运动是心理卫生运动,20世纪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社会的剧变,导致心理疾病的大量发生,通过有效途径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成为了当时社会的需要。1908年,一个心理疾病的康复者——美国人比尔斯(C.W.Beers)出版了名为《一颗自我发现之心》的传世之作,以一个精神病患者和康复者的亲身体验,说明了宣传心理健康和进行心理疾病预防的重要意义。这与当时风行于欧洲的心理分析相呼应,使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观念为社会所接受,心理卫生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这次运动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影响非常深远,学校心理卫生工作成为了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得到了蓬勃发展。

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地区早就开展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在中小学均设有专门的机构,而且还聘请一些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社会工作者和教师共同进行此项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美国学校心理教育立足于各心理学派坚实的理论基础,兼容并蓄,力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客观性较高的技术和先进的工具。如渲泄法;不良习性矫治法;当事人咨询法;资料收集分析法;设计良好的标准化测验量表法;各种资料的电子数据处理法等。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六类:①在课业、社会生活等方面个人问题的咨询;②就业指导及跟踪性服务;③信息服务;④为每个学生建立详细而系统的累积性档案,以记录其智力、兴趣、性向、人格特征和测量结果、学业成绩、嗜好、健康状况、家庭历史背景、经济状况、打工经历等内容;⑤磋商性服务,主要是辅导人员与社会、家庭和学校联系与合作;⑥辅助学生治疗心理疾病和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美国还特别重视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评估,对辅导方法和测验技术进行研究和鉴定,以便验证学生辅导的有效性,并促进学生自身的不断完善。

在日本,很早就开始注意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1898年由高岛平三郎、松本孝次郎等人创刊的《儿童研究》问世,就是个标志。1905,日本儿童研究会创立。1949年日本政府专门设置“中央青少年问题协会”,协会的设置无疑推动了社会对青少年身心的关注。二战后,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变化的影响,日本青少年心理产生了急剧变化,政府遂在学校中增强了对青少年的心理辅导。

(二)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

1 香港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

   香港特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1966年到1967年,香港社会出现动荡,政府在回应市民的需要与问题的过程中,心理辅导概念第一次出现。1970年,香港大学第一次聘用了香港历史上第一位心理辅导员,第二年,又聘用了两人。1971年,香港浸会大学(当时为浸会学院)也聘用了两名部分时间工作的心理辅导员。而中学聘请心理辅导员则是1978年以后的事情。当时,社会工作者被安排在中学工作,而小学则由学生辅导主任负责。1979年,香港社会福利署发布了《进入八十年代的个人社会服务》白皮书,将学校社会工作列入政府政策,明文规定香港每所中学的社会工作完全由专业社工(social worker)负责,每一名社工对4000名学生进行辅导服务。小学由学生辅导主任(负责学校中有关学生心理和学习辅导的教师)负责,每一名学生辅导主任对3000名市区学生或2000名郊区学生进行辅导服务,当遇有问题严重的学生时,可将他转介给学生辅导咨询主任辅导。学生辅导咨询主任是社工,每人负责3万名学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