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第一阶段:调查、呼吁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期,我国一些学者(如叶广俊、骆伯巍、陈家麟等)和研究机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开始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的报告,对象涉及到城乡不同类型学校的大中小学生,在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后呼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章就开始越来越多地见诸于报刊。这一阶段的工作使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重性,并首次有了比较明确的数量化的概念。也使教育行政机关和教育者开始清楚地意识到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这为以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第二阶段:尝试、起步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一些地区的少数中小学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这些学校的一些热衷于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通过讲座、个别辅导等方式,直接处理一部分学生中存在的学习方法、考试、挫折、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适应等方面的困扰。几年间,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便开始出现一些初露心理健康教育雏形的学校,并在当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这一阶段还缺乏理论指导,也没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因此一些学校开展的这项工作,具有自发、探索的特点,并未形成规模。但这一时期的尝试对中小学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

    第三阶段:发展、推进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现在,随着国家的大力倡导和一些地区的实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蓬勃发展,具体表现在:

1、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或机构。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省市相继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术组织,开展地区交流,并得到相应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例如,上海市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协会、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测量与咨询中心、杭州市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心、浙江省中专卫校心理卫生校际教研小组等。目前在一些地区及其中小学中都设有心理辅导课题组、心理咨询室、学生心理与行为指导组、心理保健所等。

2、出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读物,研制技术性工具及召开全国性会议。90年代以来,国内相继出版一系列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影响的读物,如班华的《心育论》、郑日昌主编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库》、陈家麟的《学校心理卫生》、陈永胜主编的《心理卫生学》,以及《大众心理学》期刊先后推出的两期《心理健康教育专号》等。技术性工具如修订的各种量表,如SCL90量表等。19944月“全国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更是影响深远。

3、进行系统的课程实验。专门课程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相继开展了这一领域的课程实验,有的已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等人主持编制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大纲》、湖南师范大学郑和钓主持的《综合课与心理发展》课程实验等,都有相当的规模和质量。

4、建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这一领域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不断增多。一些地区或学校开始建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并开展多种课题的研究。如上海市在71县先后建立的11所实验学校中,大多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南京市也初步形成了以心理教育目标体系、心理教育操作体系、心理发展水平的监测与评价体系为总体结构的较为完整的心理教育体系。并始终注意培育与防治相结合,以培育为主;传授知识、介绍方法与开展活动相结合,以开展活动为主;心理学工作者与教师、家长相结合,以教师为主的“三结合、三为主”的关系。这表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始朝深层次发展。

5、涌现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通过最近几年的探索,不少地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上海市在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的推动下,涌现了像曲阳第四小学、徐汇二中心小学、南洋中学、闸北区第十七中学等一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富有成效的学校。北京、南京等市也出现了几十所心理教育特色学校。有的地区或学校还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研究的经验编写成书。同时,一些地区培训了相当数量的心理辅导老师,基本形成了一支中小学心理辅导的骨干队伍。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迅速,形势喜人。但由于起步较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是很多的。其一,发展迅速,但地区差别较大。从全国范围看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地区至今仍未有学校开展这项活动。其二,理论研究薄弱。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大大滞后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主要表现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认识不一,也尚未作深入的研究。如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关系;借鉴西方心理辅导理论的问题,等等。其三,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目前了解和评估学生心理现状的测试工具五花八门,而使用的结果往往大相径庭,这说明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还缺乏科学化和标准化。在个别辅导中,教师以面谈的方式进行的较多,而针对学生的某种心理问题进行专门干预的较少,这说明个别辅导还缺少专业理论和技术的指导,专业化水平不够。其四,专业人员匮乏。目前我国中小学尚没有能力像一些国家那样按学生数比例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已有师资主要来源于市、区、县的德育室、进修院校、科研室的研究人员和基层学校的领导、教师,这些人员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二、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的关系

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变革要求我国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的改革目标,给学校的教书育人工作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时代呼唤高素质、高创造力和个性健康的人才。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人们的整体素质就难以发展到高水平。

那心理健康教育到底在教育中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呢?

心理教育有其特殊性。人是生理-心理-社会的统一体。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人的素质按其发展水平或发展层次可以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是连接人的生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桥梁,在人的整个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居于整个素质结构的核心,它和生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的素质整体。人的发展是这三类素质统一的发展过程,每一类素质都是整体人发展的不同方面,在实际生活中作为一个完整的个性表现出来。

但三类素质并非平面的并列关系,而是按从生理到心理再到社会性的顺序发展的,这种顺序反映了发展的水平与层次。生理素质处于整个素质发展的基层;社会文化素质是在心理发展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处于素质发展的高层次;心理素质居于素质结构的中间层次,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又受到社会文化素质的影响,换句话说,它是先天生物因素和后天社会因素的合金。它影响着自然生理素质的发展,中介着社会文化因素的积淀。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又可以分为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社会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身体素质教育通过体育来体现,心理素质教育通过心育来实现,而社会文化素质教育则通过智育、德育和美育来共同实践。

心理教育作为整个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同其他的素质教育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吗?由于心理和知识、思想、道德、美感等发展层次不同,内容、性质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因此与其相应的心育、智育、德育、美育在层次和性质上也应不同。这里所说的心育是从各育中抽象出来的具有独立性的教育活动,因而心育和智育、德育、美育之间不应看作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具有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同时有相互交叉与重叠的关系。心育中有智育、德育、美育成分,但又有不同于智育、德育、美育的部分,各育中都含有心育成分,但又有不同于心育的成分。

在智育中,就其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等方面来说,是智育的任务;但在智育中培养学生灵活的智慧、广阔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独立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求知的需要、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学习心理品质,形成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等,则既是智育的任务,又是心育的任务,是智育与心育重叠的部分。心育的实施要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但要把心育自身的任务和实施心育的途径和方法区别开。

在德育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养成其文明行为习惯等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是德育的任务和内容;但德育也要培养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识倾向性,特别是要培养道德的意识倾向性和道德心理品质。道德的意识倾向性即道德需要的各种表现,如道德动机、道德目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等;道德心理品质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道德心理方面的特征。德育要解决的是思想、政治领域和道德生活中的是非、善恶以及如何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等问题;而心育要解决的是提高心理素质、发挥心理潜能以及维护心理健康等问题。

在美育中,教学生掌握审美知识,形成审美观、审美情感,掌握绘画、唱歌、跳舞等技能、技巧,培养、提高学生美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等主要是美育的任务;而通过美育培养学生的精神情趣、高尚情操、文明需求,发展其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等是美育的任务,也是心育的任务,掌握美学知识、培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美育来说是它的基本任务,对心育来说是提高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手段。

心理教育与其它各育的关系及其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可以用下图表示:

心理教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

(二)我国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设置上的误区

既然心理教育与其他的教育内容有这么大的不同,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把心理教育单独列出来开展呢?

在当前的一些心理教育中,有单独开展心理教育的,他们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成效并不大。把心理教育单独分离出来,专门开设一门心理教育课来开展心理教育,企图让学生获得某种心理能力或心理品质,如通过一堂关于自信心的教学就想让学生获得自信心,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实践证明,单纯依赖课堂学科教育难以真正实现心理课的课程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是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现代医学、社会学等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多种方法对中小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以促进中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教育活动。其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就心理辅导而言,有会谈、角色扮演、信心训练、行为矫正、心理沟通和心理测量等。

目前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片面追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向中小学生强行灌输有关名词、定义、概念,强行记忆心理学知识和原理,甚至于像其它学科知识教学一样,机械设定知识体系、目标任务,这种用学科知识传输的手法来操作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它不仅不利于维护和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反而变相地加大了其学习负担,增加其心理压力,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由于心理问题具有偶发性、多因性、隐蔽性和缓显性等特点,绝非靠什么知识的灌输、原理的阐释就能加以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也不只是靠某门课程的开设就可简单达成。唯有课堂教学、学科渗透和课外教育有机结合,家庭、社会、学校共铸合力,领导、教师、家长、学生全员参与,并长期不懈地开展下去,才能真正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否则,片面强调学科化、知识化,只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空乏无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