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高中英语听说读写形成性评价建模》课题实验过程探讨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4.1 文献资料法:课题组的成员尽可能阅读相关论著,理论材料,筛选出针对性强、有价值的信息,找到新的生长点,界定课题,论证课题,研究课题;
4.2 研究法:教师在实践中进行研究,不断调整研究的策略;
4.3 总结法:鼓励参与教师针对研究中的成功体验及失败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题服务。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5.1 实施要求:确定多样性的评价机制
5.2 实施方案
形成性评价的量化和操作性难度要求我们在教学前必须认真细致地设计教学活动。在这点上,我们以广东省颁布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模块评价的标准作为指导性纲领,在这基础上细化和具体化,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作为形成性评价的初步设想模式。具体活动设计的要求如下:
1. 按各年级不同模块分组,先在高一组实验(高二、高三加入其中),试行后在各年级全面展开
2. 小组以模块的某一单元为例,作为“评价单元”,把单元划分为不同部分设计活动,包括warming-up, pre-reading and reading, listening , writing,每部分由3名老师组成一个研究小组,一位老师课堂展示,参加的各年级英语教师共19人,高一共十个班约600
3.
名学生参加。
3. 每部分的活动设计要求:
⑴ 活动目的: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以“常态课堂”为对象设计活动,体现“学生为主体”,便于把学生活动过程的表现、态度与参与度“量规化”
⑵ 活动形式:
形式不限,要求体现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和“合作性学习”的原则,针对评价内容设计相应的活动,具有开放性、选择性和可操作性;
要求分步骤,可采用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等,也可采用“过程性测试”(省教研员
⑶ 活动评价:
方式多样,根据活动形式采取不同评价方式,可用区别于终结性评价的表格或小测,但要求做到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并侧重于非教师评价;
⑷ 做好活动记录和原始材料收集,课题组成员在本学期内各完成一篇论文;
⑸ 活动课展示(5月)。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6.1 各小组第一阶段的评价修改(2008年4月-5月)
在实施过程中,为了操作方便,我们把原来“评价单元”的四个部分进行了重新划分,大致可分为warming-up, pre-reading and reading, speaking, listening,writing五大部分。因考虑到Using language中的文章也属于阅读课型,教师只需要对Pre-reading & reading的教学目的和评价量表稍作修改即可使用,我们最后决定在实验的过程中把其省去。
在第一阶段的评价设计中,我们以人教版第三模块的第五单元Canada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导入,提高英语教学…
- 下一篇:《英语学习策略培训》课题研究方案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