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教学课题:《合作教育在初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合作是当代人,不可或缺的生存方式,教育中提倡合作是为了参与教育活动的每一个个体之间产生互动,从而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合作教育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教育方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对于指导我校教育教学科研,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针对性。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有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才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培养人的四个学会中,合作是人的发展的基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知识创新的时代,也是知识决定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离不开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时代就是教育经济时代,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更新观念,探讨教育的新思想、新方法。本课题以现代社会心理、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其主要依据为:

 

①马克思说:“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环境的发展相一致。从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来看,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是最为全面发展的、最具有开拓精神的、最善于与人合作的人。

 

②现代教育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误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实际上,教师的职能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将更多地创造师生交往,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体验到民主、平等、尊重与理解……形成这种教育性的师生关系将成为现代教育占中心地位的任务。”现代教学认为,作为认识活动主体的学生,是具备丰富个性的能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动学习上。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的互动合作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现代教育的中心任务。

 

③动力理论:“集体动力”指来自集体内部的一种“能源”。这种能源,一方面体现出民主的力量,即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信息网、具有不同的知识、见解和信息,在合作性的团体内,具有不同的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识风格,可以互相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实现思维和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情感的交流,另一方面,合作的集体学习,有利于学生自尊、自重情感的产生,在合作性的团体里,每个人都有特定的责任和义务。个人的见解一视同仁,均受到尊重,这样有助于尊重需要的满足。

 

教育社会学认为:同学团体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的现实因素。要使班级、小组等组织成为帮助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把学生集体作为认识的主体来发挥作用。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合作教育就是创设这样一种情境,导致共同体各成员尽力作出自己的努力,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的行为内驱力来自人的固有需要。合作学习更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细微、复杂的任务。”国家教委、全国妇联联合会联合颁发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中指出:“要和学校社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分两个层面,学校层面,是学校、家庭、社会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促进,主要通过“家校合作(传统的家长会、家校联谊会、家长学校等)、师师合作(年级组之间的合作、教研组的学科合作教学、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合作等)以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良好校风的“四块奖牌”评比活动。即: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学风先进班""财产管理先进班""遵守纪律先进班"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