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教学课题:《合作教育在初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绿色环保卫生先进班"四块奖牌的评比,每周一评并给予奖励,大力表彰先进,把学生的养成教育量化成为可操作的具体项目。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教学层面,引入“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以促进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及他们相互之间的合作发展。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愉快,将使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教师引导得得心应手,学生智能得以培养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师生之间的合作程度,是影响课堂目标达成度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课堂目标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合作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并将其实施于各教学环节中。第三,汇集整理出20万字的合作教育成果文集。(含典型案例、差生状况的归因分析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论文等)。

 

我们在考察“合作教育制度”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迅速在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兴起和发展的主要成因,并分析整理国内外学者对合作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回顾我们学校合作教育的三年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合作教育以现代社会心理、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从以人为本的基点出发,以改变教学方式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和家校合作为基本动力,以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班级(小组)活动为基本教育形式,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改善校园社会心理氛围、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营造初中教育良好的校园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文管理,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的实践体会是:把合作教育建立在全人教育的基础上,把学校教育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是培养全人的最重要的方法。

 

1合作教育在学校实施的必备要素

 

人是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和整合作用下获得成长的,而人本身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学校教育的天职就在于努力形成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的协调、愉悦的环境。因此,积聚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要素力量,不论是直接关联的或是非直接关联的,都是学校和教师的使命。学校教育中的整合尤为重要的是履行教育职责者之间的协同合作,是教育行为主体,即师生之间的融洽、沟通。要实现学校内的教育合作,必须有以下条件奠基:

 

责任为重:有责任的师生群体就有强烈的实现目标的愿望及全力为实现目标而不遗余力的决心和行动。责任感就是信任度,有信任度的人,组织把重任交给他;大家信任他,与他说知心话;把他当作自己的朋友,沟通理解无障碍。责任感就是自律,自律的人,一定会加强自身修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一定会自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责任感就是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强的人,无论在任何岗位,都会干出自己的事业来。责任感就是奉献精神,有奉献精神的人,通过艰辛的付出,增长自己的能力,获得辉煌的成就。

 

学会尊重:尊重是合作的前提,合作应该尊重差异,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校长、老师要富有人文精神和民主思想,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并善于吸纳他人长处和优势。充分关注和尊重每一参与者的潜能和价值。给他人以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诚挚友善:表现真实的自我,塑造人格魅力是合作成功的首要条件,与人相处坦诚相见,信赖为重;能设身处地,善解人意,胸襟大度,光明磊落;重情谊,重自律,热情为他人排难解忧,必要时可将个人利害退居其后,甘当配角,以成人之美而始终保持阳光心态。

 

开放进取:一致不代表团结,相同也不意味齐心,合作才能互补。乐于接纳个性各异的人,确立“与时俱进”和“在互学互动中合作共长的理念,使自己始终保持不断学习和拓展的生存状态。

 

2、家校合作以指导性合作为主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我们的研究认为:家庭是基础,学校为主导,社会教育为补充和延续,三者和谐统一,是合作教育的方向;家校双方交流互动,为学生成长创建宽松环境,是合作教育的基础;教师和家庭及社区形成共同的文化价值观是合作教育的保障。我校不断探索家校合作教育的方式,学校领导和教师都与学生家长保持着经常的联系,有各种交流方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效。

 

每学期每班开一次家长会,平时则由教师与学生家长随机交流。家长会已形成制度,由班主任主持,科任教师和全体学生家长参加。会上一般先由教师介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就学生教育的有关问题对家长提出合作要求,然后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家长会的高潮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有作业作品展览,有才艺表演,家长往往在心满意足中离去。这是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国家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但这种变化是不平衡的,在本地区,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更新较为缓慢,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出现了错位,这个问题如不及时协调和解决,就会影响学生的的教育,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反思以前的家校合作,我们发现尽管学校形成了一些常规的联系制度,教师和家长的联系次数还是显得很少,在教育思想的交流中仍然多是教师向家长的单向传输,交流也不够深入,合作还处在浅表的层面上,已不适应迅疾变化的教育现实。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家长缺乏教育意识,对孩子完全放任不管,家庭只是生活的地方,不是孩子受教育的场所。也有的家长有教育意识,但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严重不当,有的追随新的教育观念,把全面素质盲目理解为什么都会,弄得孩子成天疲于奔命,苦不堪言。总的来说,家长——学生的主要教育者之一,他们的教育素养差,教育效果很不理想。

 

调查表明,在我们服务的家庭成员中,文化素养高,教育意识先进的仅占极少数,目前还不具备广泛地平等合作的条件,因此,我们主要应采取指导性合作的方式。即:先由学校指导家长,唤醒他们的教育意识,传授新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为了孩子的命运,主动改造成人的世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