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教学课题:《合作教育在初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二研究方法:
⑴、行动研究法:
各年级负责针对学生状况,根据课题方案设计合作方案并进行实践和总结,不断修改合作方案,提炼合作教育组成要素;教研组、教师个人、班主任从教学实践中收集整理典型合作教育案例;课题组不定期召开会议构建合作模式框架。
⑵、文献指导法:查阅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了解相关研究成果,熟悉研究现状,使本课题研究能有效有序的进行。
⑶、问卷法:科学地设置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师及学校的满意程度和要求。以便及时调整合作方法。
⑷个案分析法: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研究合作教育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及其他与团体的内在联系,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
四、合作教育应用研究的实践
三年来,合作教育应用于我校初中教育教学实践后,课题的核心思想——“合作”已经成为师师、生生、师生和家长与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使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不愿意学、教师无心教、家长不信任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变。学校的育人环境得到了改善,教育教学井然有序。过去学校教师之间、非正式群体之间互不配合,干群之间关系不协调现象得到改变,取而代之的是老师合作搞教学,年级组相互支持搞活动,干部之间精诚团结,干群关系和睦;其次是师生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在课堂和办公室罚站学生的现象基本杜绝、课间师生交流已成风气,教师指导学生撰写的作文,多次被湖北电视台改编拍摄成作文剧在电视台播放、学生不仅
我们的课题研究实现了武汉市教育科研规划项目合同中规定的预期目标,第一,完成了对合作教育模式各要素的组成分析,明确了合作教育在学校实施的必备要素是:责任为重、学会尊重、诚挚友善、开放进取。第二,构建初中学校合作教育的基本框架模式是:分两个层面,学校层面,即学校、家庭、社会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促进,主要通过“家校合作(传统的家长会、家校联谊会、家长学校等)、师师合作(年级组之间的合作、教研组的学科合作教学、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合作等)以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校风的“四块奖牌”评比活动。即: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学风先进班"、"财产管理先进班"、"遵守纪律先进班"、和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