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申报
负责人:马英国 刘利民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9年2月至2009年7月)。汇总研究资料,形成结题报告,进行成果鉴定。
责任人:周军及各子课题负责人
七、研究成果
(一)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而能做到这样的自主学习的学生即是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中三年作为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自身学习能力的差异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成年后的学习状况,我们知道,人的一生中,除了年少时在学校的系统的、有老师辅助的学习外,大部分时间都是由自己自主的学习的,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何其重要。笔者认为: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键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的兴趣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需要有关。一个人对哪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这种事物的倾向,并积极参加相关的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要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促进学生进行自觉主动的学习。
(一)提升课程的吸引力
教师上课的内容若是枯燥无味,学生也会感觉到疲惫、无趣。而现今高中生的认识更加全面,不再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年龄。加之社会各领域对在校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大,网络的迅速发展与高度应用,高中生的见识、知识架构在不断提高。他们有着自己的判断与喜好。做为教师,在适应现有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适当融入与社会现实同步的知识,并且在授课环节中增强知识的实用性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并不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也不只是学到一大堆的理论知识就仅仅是为了考个大学。也就是说需要我们的教师尽可能的将知识与实际进行结合,由此提高课程本身的意义。
(二)教师要保持教学激情
激情是一种持续时间短,表现剧烈的情绪。积极的激情与冷静的理智和坚强的意志相联系,能激发人积极向上。所谓教学激情,即是指在教学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教学热情。高中生的注意力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物,但是也有很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能集中,或是集中时间短。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热情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也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教学中饱含激情的老师,表情恰到好处;言语铿锵有力、抑扬顿挫;行动自然大方、控制自如。举手头足间均能自然散发出教学的魅力,可以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种激励作用。
二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习的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自主学习习惯就是坚持自主地求知、探索的心理趋向和行为表现,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自主学习习惯是在外因制约与内因作用相结合的情况下,经过长期自主学习实践逐渐养成的。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
(一)教师监督
高中生的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意志动机的主动性、目的性也较初中生有所增强,能掌握自己的行为。但是并不意味着对高中生能完全放手,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做到松弛有度。
比如课前三分钟的准备时间,我们就会发现有很大部分学生不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或者是知道该做什么,但是不会做,或者是等到教师进教室后提醒才会做,还有一部分同学会把这个课前的准备工作延迟到教师已经开始讲课后才进行。因此,在教师正式上课后,往往还能听到翻书桌的声音。由此,在开课前几分钟的时间,有些同学连老师讲的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失误,不仅是影响学生课前的物质准备,更是影响学生课前的心理准备,这两样,足以使一个学生的思维速度落后,然后注意力不集中,甚者学习兴趣低下。即便如此,似乎不管教师如何告诫学生,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做不到。这个时候,就必须有教师的监督在里面。通过行为训练的方式,让学生每节课前做好准备。有研究表明,当每天都花一定时间做同一件事情,在20多天后,这件事情就会成为习惯。这个习惯就好比我们每天吃饭走路一样,会变得稀松平常。
(二)学生相互监督
这是将教师监督逐步转化到学生自我管理的一个中间过程。这样做,既能促进大家的积极性,还能加强同学间的联系,互帮互助,有利于形成团结的班级氛围。比如,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们记忆的知识,都有被逐渐遗忘的可能,遗忘的速度是先块后慢,如果及时复习,那么后期需要去进行记忆的时间相对会减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非常好的方法。所以每节课后,可以在课间时间里空出一两分钟来对上节课的重点进行回忆,用一两句话对关键地方做总结。有些同学由于缺乏坚持的能力,所以可以同学之间互相督促,形成回忆小组,也免去了一个人必须用笔做记录的约束,口头上的回忆也能达到效果,而且还不受地点的限制,所以显得更为实际。
(三)自我管理
不管是教师帮助,还是同学间互助,归根结底都必须回到自我身上。如果前两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进步,那这个过渡就会非常自然。靠自我意志能力的坚持才是最持久的。当然这也必须有较强的意志能力。高中生的独立意识很强,但是相应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却还没有同步,因此可以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意志能力。教师需要信任学生,真诚的引导他们。有些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其实很为自己的学业担心,但是因为长期经受的学业失败打击,为了掩饰内心的不安与顾及自己的颜面,所以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似乎对任何事情都不在乎,毫不在意。对于现在学业还不够成功的同学,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多多鼓励。偶尔转换一下看问题的思路,例如有些学生做事情只有三分钟热情,转换思路想想,就是,总还是有三分钟的时间是在用功的,多几个三分钟,数量就可观了。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除此以外,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环境也很必要,高中生受周围同伴的言语以及行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了自主学习的氛围,会加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入校时的基础各不相同,再加上新教材的改革使用,使得学生们两极分化严重。基于上述原因,我努力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尝试着指导学生掌握自主科学的学习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1.自主学习金钥匙之一:轻轻松松学记单词。超强的记忆单词的能力不是一日就能培养起来的。因此从七年级学生一入校,我就着重教他们熟练掌握国际音标、熟练进行单词拼读,从而练就一身快速记单词的本领,为课前预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我让学生熟记国际音标。其次,我让学生根据音节拼出单词读音。接下来,我让学生掌握主要读音规则。
2.自主学习金钥匙之二:扎扎实实进行对话和课文预习。“读”是预习对话和课文的第一步。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对要学习的内容反复朗读,读会,读通,甚至读熟。对重要的词组、句子以及当时不能完全理解的内容要及时做上记号,待课上认真地、有针对性地与同学探讨或听老师讲解。同时要求学生完成课本中reading后的练习或老师精心选择布置的预习题,以此来检测预习情况。通过做这种练习能督促学生对要学习的对话和课文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对要学的知识点和语法点做到心中有数。长期坚持预习,学生就会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慢慢品尝到其中的甜头,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会形成并逐渐得到提高。
二、指导学生课上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情境结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新课程要求课堂不再只停留在知识技能的训练上,更应创设情景氛围,注重学习的方法传授和思维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看教学是否促进了发展并是否引发了继续学习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情境结合,“情”是指师生间浓厚的情感,“境”是指为学生创造的和谐学习环境。只有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乐趣。
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教师应时刻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中有用,用中有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上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努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看到书,让学生联想到book;看到出租车,让学生联想到taxi……总之,看到周围的一切就用所学英语一一对应表达出来。
三、指导学生课后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复习是记忆之母,因此教师要督促学生课后及时进行复习,养成良好的自主复习习惯。每天睡觉前都要把当天所学的知识在大脑中放一遍“电影”,回想老师在课堂上主要讲了什么,对教材中关键性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要归纳总结尽而强化记忆。对于不能再现或模糊的应及时翻阅课本、查找资料,必要时可以向老师或同学咨询。在某一个或几个单元学完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弄清其中的内在纵横联系,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和思维框架。这样的复习不仅能促使学生的知识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而且能督促学生养成自主复习的好习惯。
3、自主学习培养兴趣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下面,我谈谈自己是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一、激发英语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创造民主的氛围
对任何教学来说,其首要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自主学习意识。学习动机与学习结果有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动机就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普通高中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下一篇: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基本原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