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申报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利用教材内容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从而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究动机。现代中学生思维活跃,信息灵通,已不再像以前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他们对世界局势、社会生活十分关注,具有极强的参与意识。这就为我们语言教学把外围生活环境引入英语课堂提供了契机。比如,英语单词的短语多而杂,学生难以记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每天都布置学生记忆5~6个短语或单词,让学生结合身边发生的事情,发挥想象或小组讨论,将其扩展为段落。下面是一名学生就短语as well as, too ... to, die from, collect money for ... 编出的小段落:“Zhangming is badly ill, but his family is too poor to send him to hospital. Now, we are going to collect money for him. If we don't help him, he will soon die from the illness. We should do what we can to save his life and we hope he can live and study as well as all of us ...”(注:当时,我所任教的班上有一位学生生病住院了。)
二、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重视自主学习的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一节课几乎教师从头讲到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累。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为每一位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空间。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我的做法是:首先,要换位易主,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过去是老师教、学生学、满堂灌、填鸭式,如今,是让学生当主角,发挥潜能,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学习TheNecklace一课时,就采用这种方法。这篇课文是戏剧体裁,主要人物有三个。我事先让学生熟悉课文,吃透角色,然后在课堂上表演。结果,学生们把主人公那种爱慕虚荣、最后葬送了自己一生幸福的性格特点表现得维妙维肖。
三、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合作学习是自主互动学习的必然结果,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参与精神,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具体操作如下:首先,确定小组规模,合理分配学生。小组的规模一般确定为4~6人,偶数最佳,这样便于结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每隔一段时间,要重新组合小组,使其永远保持新鲜感。其次,选好“领头羊”,实行“兵教兵”。合作学习小组的形成,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实施“包”字进课堂,让每个小组的组长实行“三包”——包单词、包词组、包重点句型。小组荣誉感使每个学生都能努力学习,不甘落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4、物理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物理教学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学能力、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和科学实验等方面有较大发展,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要。
一、物理“自主学习”的实践和探索
1.转变教学理念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自主学习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学习,同时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对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自主发展极为重要。过去人们习惯于“讲—学—练”的教学思路,而自主学习则要大力强化“学—讲—练”和“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的教学思路,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要以问题情景、自由讨论和课堂操作作为教学的主线,要将面向结论的学习转变为面向过程的学习,要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
2.探究物理“自主学习”的路子
(1)加强课堂内的自主学习实践。
物理教学既有物理现象观察与实验的直观教学,又有高度抽象思维活动的理性教学。针对教材特点,结合课堂学习目标,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实验、去发现,教师要在设计学生“如何学”上下功夫。我们常采用下列几种教学方法:
①引导探究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模拟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自己的大脑去独立思考、探究、学习,不断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此模式较适用于利用实验手段观察研究的课题,教学中学生独立活动多于集体活动。如:力的合成与分解、自由落体运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楞次定律等。其基本过程为:创设情境→引出假设猜想→归纳总结→迁移拓展→设计实验方案→引导探究。
②问题讨论式。根据教和学的重、难、疑点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下,以学生自觉、主动地讨论、质疑、辨析为主,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综合运用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提出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此模式较适用于综合运用知识的新课、练习课和复习课。如:远距离输电、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带电粒子在电磁场运动等。其基本过程为:提出问题→归纳小结→联系、引导、扩展→组织讨论。
③自学指导式。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再进一步引导思考、讨论、实验释疑,达到透彻理解。通过“主体”与“主导”“主体”与“主体”的多向交往,发展学生的交互学习能力。此模式较适用于介绍新概念、新理论的教学内容。如: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人造地球卫星、光的波粒二象性、原子核式结构等。其基本过程为:学生自学独立思考→交互讨论→运用提高→归纳总结→提问质疑。
④网络整理式。按单元知识系统和知识结构,用图、表等主要方式揭示物理现象或本质特征,突出反映知识的内在联系。其目的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梳理能力和辨析能力,优化其认知结构,获得系统提高,发展其创造力。本模式主要适用于单元复习课的教学,几乎每一单元知识均可做这样的整理,而且形成知识结构呈多样化,各有特点。其基本过程为:导入主题→同组交流→运用深化→典型展评→自主梳理。
⑤分层教学式。一个班级学生的程度总是参差不齐的,如能恰当地进行分层教学,就能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极为有利。如:对智能水平不同、学业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达成目标;课堂提问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不同难度的问题,也可同时呈现(用投影等)多个问题由学生选择回答;布置的作业具有“弹性”,由学生选择而做;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申请免修,自己安排学习内容,以利拔尖成长等。
(2)尝试课堂外的自主学习探索。
学生课堂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知识总量的增加,为课堂外的自主学习延伸创造了条件。作为教师要积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引路”,鼓励学生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我们在课外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①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与物理内容有关的书和杂志,勤做读书笔记,适当时候进行读书活动交流。②结合我校开放性学生实验课程研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学生实验的设计和操作。③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小课题,学会多渠道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课题小论文的写作。④组织课外物理兴趣小组,每周安排一定课时的物理竞赛专题辅导,为部分学生进一步深化物理知识和参加各级物理竞赛服务。
二、几点思考
实践证明:按照自主学习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努力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标,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质;有利于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像力;有利于培养他们善于动手、精于实践的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条现实性道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也使我们在以下四个方面有较深的体会:
1.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以学校课内学习为主,同时强化学生在课余的选择性学习,给学生留有更多的选择性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学生要以书本知识为主,同时也要强化对实践的学习,不断把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产生活的体验相结合;学生要以知识学习为主,同时要强化技能的训练和实践的缎炼。这样学生的各种素质才能得以全面发展,并为学生潜能的发挥和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方法指导。学生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若突然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他们,刚开始学生往往像久囚于笼中的鸟一样,放飞后不敢飞或不会飞,所以必须进行科学的养成教育和方法指导。教师在实施自主学习教学的初期,要宏观调控好学习过程。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会变得积极主动、科学得法。
3.教育的功能不仅是传承文明,还应让学生的能力、心理、人格诸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中,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多鼓励,慎批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同他人协作、交流的能力和习惯,以及锐意创新、不懈追求、敢于展示自己的精神风貌。
4.教学中教师虽然退出了绝对支配的地位,但其重要作用并没有被削弱,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外,还要灵活应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拓展延伸中学生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并做出及时评价。这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地备课,广泛查阅资料,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
5、培养化学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思索的现实问题。
教学反思一: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关键所在。
教学反思二: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在化学教学中,它更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比如刚刚高一学生学习的呼吸作用知识,本部分知识与每个人的实际都很接近,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但目前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非常薄弱,学生课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变得越来越低,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1)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怕所提问题太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老师拒绝,所以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是潜在的状态。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发挥作用。(2)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由于受传统教与学思想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淡漠或没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制定其策略:(1)沟通师生感情,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2)渗透事例教育,认识“问题”意识。(3)创设问题情况,激发提问兴趣。(4)开展评比活动,激发提问兴趣。(5)强化活动课程,促进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但随之也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那就是课堂上组织教学出现了相应的难度,往往是易放难收,遇此情况是让其发展下去,还是把他们的热情消灭在此,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普通高中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下一篇: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基本原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