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重点高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管理机制的研究”研究报告
这里的评价指标主要以前面的目标体系为主要参照,因此,也可以分成总体评价指标和分年级评价指标,具体内容可以跟前面的目标体系相同,因此,在这里就不必再祥述了。
2、学生自主发展教育操作规范评价的形式。
建立促进各年级学生自主发展的思评手册,让学生自订目标、定期自我分析、分阶段实施。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形成班干部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区评价相结合的分层评价体系。在上述书面评价的基础上,做到口头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3、学生自主发展教育操作规范评价的原则:
(1)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2)过程评价与终端评价相结合
(3)自我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
(4)等级制与百分制量化评价相结合
四、效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调动了学生在德育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精神、自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一)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1、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学校的主人。
管是为了不管,没有学生自觉参加的管理是失败的管理。通过这种人人参与、人人有岗的班级群体管理、校自律委员会的实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学校的主人,摒弃过去班级管理中,只有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学生中“能人”的积极性,而大多数同学没有积极性的陈旧管理模式,使全体学生既自我约束,又互相督促、既积极进取,又团结协作。在班级群体管理中,不同特长的学生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已蔚然成风。如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能主动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科带头人能主动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