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重点高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管理机制的研究”研究报告

、学生自主能力发展的评价内容(指标)

    这里的评价指标主要以前面的目标体系为主要参照,因此,也可以分成总体评价指标和分年级评价指标,具体内容可以跟前面的目标体系相同,因此,在这里就不必再祥述了。

2、学生自主发展教育操作规范评价的形式。

建立促进各年级学生自主发展的思评手册,让学生自订目标、定期自我分析、分阶段实施。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形成班干部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区评价相结合的分层评价体系。在上述书面评价的基础上,做到口头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3、学生自主发展教育操作规范评价的原则:

1)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2)过程评价与终端评价相结合

3)自我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

4)等级制与百分制量化评价相结合

四、效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调动了学生在德育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精神、自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一)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1、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学校的主人。

管是为了不管,没有学生自觉参加的管理是失败的管理。通过这种人人参与、人人有岗的班级群体管理、校自律委员会的实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学校的主人,摒弃过去班级管理中,只有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学生中“能人”的积极性,而大多数同学没有积极性的陈旧管理模式,使全体学生既自我约束,又互相督促、既积极进取,又团结协作。在班级群体管理中,不同特长的学生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已蔚然成风。如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能主动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科带头人能主动充当小老师的职责,辅导班内同学的学习;管理能力好的同学,能适时的指导管理能力差的同学,互学互帮互补气氛在班集体内已形成气候。又如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如值周班、志愿者服务、校运动会入场式排练,人员的组织安排、艺术节的组织管理工作,节日编排、教室环境、新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