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重点高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管理机制的研究”研究报告

高三年级:

继续发挥和利用学生的主体性,完善学生人格,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活自理:在自主做好学校校园生活和卫生自理工作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参与班级、学校的管理及活动,对自己的未来做比较合理的设计。

行规自律: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基本做到自律,并在道德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等方面成为全校学生的表率。

学习自主:学生的基本自主阶段。培养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途径、学习形式,能够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明确目标,树立信心,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人格自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自己、对班级、对学校、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的自主负责能力,培养学生迎接挑战的品质和为环境改善、国家民族发展的献身精神。

(四)形成了一整套与自主教育相适应的能动性、自律性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

  管理是创建自主教育特色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我们将围绕上述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眼于最大限度地开发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创造性,变他律为自律,形成了一整套与自主教育相适应的能动性、自律性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这一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学校管理制度化、班级管理制度化、系列活动经常化以及培养教育序列化等四大操作要点。它们在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中分别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有机组合成学校管理机制这个整体,综合地发挥着培养高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功效。

  1、学校管理制度化

  (1)建立三全管理网络

  所谓“三全”管理网络就是指学校管理的全面性、全员性和全程性。

①全面管理即包括学校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管理,又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即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课堂教学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发挥其主渠道作用,各类活动以其特有的形式发挥着中间作用,教风、班风、学风,校园育人环境建设不断影响感染熏陶学生,从而保证全面管理的实施。

②全员管理是指从校长到教职员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建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岗位德育工作制度,定期开德育工作会议,研究德育工作,学校把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入教师量化考核中,极大地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学校形成了全员育人的良好风气。如我校制定了《全员值日制度》,每天安排5名教师进行教室卫生纪律、自行车排放、食堂就餐等方面的检查考核,对违纪学生予以处理,并以反馈表的形式上交政教处。

③全程管理即从学生每天上学到放学,以至从学生入校到毕业三年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学校制定了《德育工作全程计划表》、《德育三年规划》,把德育全年的工作和学生三年受教育的活动全都包括进去,便于全程管理的具体实施。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