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重点高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管理机制的研究”研究报告

2、高中学生在生活上的自助能力也比较低。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许多高一学生是第一次离开家庭,离开父母亲,因此,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受到严峻的挑战,生活上的自助能力、自理能力明显低下,有的甚至完全依赖家庭,每周都将所洗衣服、被子带回家,让父母来帮助清洗,这种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已经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水平,因此,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高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独立性有了长足的进步。

    独生子女是现代高中学生的一个身份标志,这种身份在人际交往中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尤其是在高一学生的交往中更是如此,许多独生子女都把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带进了学校、宿舍,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自我中心很明显,别人对我怎样,我就对别人怎样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体验,做事喜欢我行我素,不太会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意见。这是独生子女带来的一些弊端,在自主能力培养中应加以充分重视,并从实践中加以落实。

4、高中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层次不高,其自我意识还比较模糊。

    进入高中阶段后,由于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许多高中学生都想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特长,想对自我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描述,但遗憾的是,许多高中学生无法说清楚自己的一些基本内容,对自我的自画像还很模糊、不清晰,如,许多学生都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这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注重的内容之一,也是高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自主能力培养中应特别加以重视,并化大力气去落实。

(三)、确立了高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目标体系

    1、总目标

着眼于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行规自律、学习自主、人格自尊”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集体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充分发展个性,发挥潜能,成为各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并以此促进学校面貌的变化,形成自主教育的特色。这是本课题对高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总目标的一种诠释,它主要由高中学生的“四自”要求所构成,具体表现为如下内容:

1)生活自理: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它包括培养学生自己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树立学生对家庭、对国家的自主负责意识。同时学校校园生活和卫生实行自理,学生自主设计、参与、组织各类社团活动的能力。

2)行规自律:着力于道德规范的内化,使学生达到由他律到自律转化,它包括培养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