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重点高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管理机制的研究”研究报告
(2)转变班主任的教育观、学生观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班主任的教育观、学生观对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工作的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水平。为此我们十分重视班主任队伍的选拔、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一是把教师是否担任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成效作为教师晋升职务、职称和年终考核的必具条件;二是建立个人申请、两处(政教处、教导处)审定、校长聘任的班主任选拔机制,在班主任选拔条件上把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作为前提条件;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班主任素质。学校德育工作能否落实到自主性教育的轨道上,关键取决于班主任教师是否具有现代的民主的教育理念,是否具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充分利用每二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和假期“德育工作培训班”,组织班主任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曾邀请市、县德育专家作专题讲座),了解最新教育信息,观看有关录像,同时还以外出考察的形式开阔眼界,结合理论和实际撰写了许多具有一定质量的德育论文(已出版《德育专刊》)。四是完善培训制度,严格管理。我们制定了《班主任常规工作条例》、《年级组长工作职责》、《班主任考核条例》等制度,以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业绩进行月考评,并在评价班主任工作注重“四个转变”:A、从单纯评价班主任工作的态度转向注重班主任的管理思想;B、从注重单纯评价工作量转向注重评价管理方法和工作效率;C、从注重评价工作结果转向注重评价管理过程;D、从注重评价教师转向注重评价学生,从而使德育队伍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3)健全学生劳动值日周制度
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我校是农村普通高中,不仅学生文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30%左右的学生高中毕业后将直接踏上工作岗位。因此结合这些学生身心特点发展规律及社会需要,我校制定了以劳动值日周为核心的劳动综合教育,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和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全校每个班级轮流承担一周的值日工作,值周工作具体包括:1、承担学校门口礼仪迎送工作。2、负责全校(教学楼、校园、厕所、垃圾箱等)的卫生清扫工作(早、中、晚三次)。3、管理学生中午就餐,为学生服务。4、参与各班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迟到、教室卫生、“两操”、自行车排放、个人礼仪行规等)。5、安排主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本双语介绍本班的班级特色、升旗手简介、值周工作小结)。这些工作均由班长、劳动卫生委员负责分派,做到人人参与服务,人人参与管理。总之在一周的值日中,人人佩戴“值日生”标志卡,人人都是“示范员”,他们不仅积极参加学校公益劳动,还认真为全体学生服务,并对违章犯规的学生提出批评,帮助等,他们既是受教育者,又是管理者,“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