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重点高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管理机制的研究”研究报告

最佳礼仪岗最佳值周示范员最佳值日班的评选,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个人与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学生们纷纷把参加和做好值日周工作作为规范自己行为,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好机会。

  (4)完善学生会组织的教育功能

  学生会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优良传统。今年我校在原有团委、学生会的基础上,不仅新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还建立了学生校长助理、年级组长助理制度,并制定了章程(包括职责、内容、考评)。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会长、各部长、助理均通过自荐和学代会选举的方式产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设正副会长一名,下设八个部,由相关部长和干事组成,全面参与学校管理。具体为:值周班工作考核、常规检查、处理偶发事件等,自主管理委员会定期举行主席团、各部长会议,每月邀请校领导参加师生恳谈会,让广大同学的心声直接得到反映。作为助理每周除完成常规工作小结外,还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分析常规德育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学校有关部门共同商讨对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行为规范实施水平。而校长助理更是自主开展每周值周班的行为规范示范、检查、管理及评价工作,并与校长共同处理学生来信,监督学校师德规范的实施情况,坚持和保证依法治校。我们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干部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锻炼机会,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更有利于实现自我塑造和自我超越。如:校自主管理委员会的体育部、文艺部参与组织MBA篮球赛和文艺汇演,从筹备宣传各项工作到赛事、演艺的完成,始终由学生干部唱主角,他们积极主动、富有创新的工作,深受全校师生的好评。学校设立的“朝露”电视台、“晨曦”校刊、广播台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能力的节目主持人、小记者、小编辑、广播员,他们自己采访、自已编辑、自己主持、自己定稿排版…..,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生活部、卫生部、纪检部参与了宿舍卫生纪律、食堂用餐纪律管理,同时通过他们加强了食堂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生活辅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起到了很好的纽带作用。学校是我们的大家,自主办工室是我们的小家”,自主委员会成员们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和主体精神,不仅精心设计布置温馨的小家庭,更倾力装扮学校的大家庭。

  2、班级管理自主化

  班级是学校教育中学生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它既是教育对象,又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如何处理班级、集体与学生个体的关系,从而充分调动班级中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是中小学教育中学生管理的基本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我们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模式是统一化、标准化、同步化管理,班级管理不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班级组织的自我生存力量和教育功能。为了探索中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构建了“班级群体模式”,即是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班级学生诸要素信息的基础上,把全班所有学生全面调动起来,而实现的一种集体共管网。班级中的每位学生都身兼一职或数职,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管理体制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人人有岗位、个个有责任。相互牵制、相互交融、相互督促、相互取长补短,其能量均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它是在班主任的指导和启发下,群体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自觉、自愿、自律的管理体系。

  (1)、班级群体管理模式管理网络如下:

     班团委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