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活动探索》课题研究方案

、心理学依据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是自我发展、自我显示的需要。每个人都有一种独立探求未知世界,克服困难的心理趋向,只在一次次失败和挫折的面前,这种心理渐渐的隐藏了起来,如果获得一定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问题的解决成为他能力范围之内的事,这种创新的意识将是他解决问题最主要的动因。
   
而经历挫折、失败后取得的成功,会使人产生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恰当的引导,往往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每个学生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面前的问题,同时又想找到与别人不同的方法,所谓标新立异,以此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教师的激励、同学的赞许,往往又会成为他进行再创造的心理动因。
    3
创新教学的理论
   
创新教学的开展,首先要有敢于创新的教师,营造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做为创新型的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与学生合谐相处,使学生具有创新的心理安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迸发创新火花。
   
2)以学生发展为课堂教学主旨,使学生成为创新主体。摆正教师学生各自的位置,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他们就会自主学习,勇于创新。
   
3)注重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会创新。没有方法的指导创新只能停留于胡猜乱想的层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思维的开启设置契机,恰当、适时的对学生的探索活动给予引导和评价,而且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和归纳。这里所说的学习方法包括内在的思维方法(如分析法、比较法、迁移法、转化法),也包括外显性的学习方法(如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质疑问难)等。在教学中,有些教法也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内化、积累,以便于在创新学习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探究问题,不断提高创新学习的能力。
   
(四)创新学习的理论
   
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首先表现为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探索行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一定基本技能和思维方法,就能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克服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积累创新经验,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因此,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自主的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坚信自己是一位成功者,胜不骄,败不馁,以成功者心态,努力进取,大胆创新,成为最终的成功者。
   
二、课题的设计
   
(一)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使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中走出来,大胆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创新,构建合作型、探究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具有创新的心理安全感,大胆猜测,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独立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保持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进取状态,激起主动学习、自主探究问题的欲望和热情,从而达到创造性学习的目的。
   
2)通过研究与探索,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由课堂的主宰变为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共同参与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中感悟、体验并最终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3)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关注学生建构知识的全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创新,为学生制造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教给学生创新的思维方式。
   
4)创新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在学生身上,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是否会创新是我们进行研究的核心,也是我们不断调整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参照物。因此,通过研究,使学生具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问多思的发散式思维能力,并具有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学会研究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挖掘,使每位学生获得持续有效的发展。
   
(二)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
、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初期在惠农区庙台学区通丰小学,当时参与实验研究的教师除我之外还有3名,但在实验中期,由于本人工作调动,到现在的工作单位惠农一小,所以原实验教师因不在同一个单位而无法继续参与实验,中后期参与实验的是惠农一小的教师,他们是张月芳、李萍、郭玉莲,实验班级是四、五年级和一、二年级各两个教学班的学生,参与实验的学生有200人左右。
    2
、研究方法
    
本课题具体实施方案过程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实验中还要用到的辅助研究方法有:
(1)
文献资料法: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课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借鉴利用,掌握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
调查分析法:在实验班级、教师中开展调查、问卷、讨论、对比等活动,及时发现不足,搜集成功事例。
(3)
经验总结法:及时小结,做好各阶段的总结工作,完成相应教学论文等。
   
(三)实验原则
   “
创新意识培养研究中应遵循的原则,虽然在方案中没有明确的提出来,但在各种学习、研讨、交流中,我们始终强调必须坚持有关原则,以告诫研究者时时注意。
    1
、数学问题生活化原则。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活中的问题资源如果能巧妙的与数学知识紧密衔接,使数学生活化,就会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使课堂具有更为开放的空间,使学生学到更有价值的数学。数学问题生活化是学生进行创新的动力。
    2
面向全体,主动参与原则。即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学中,不仅仅是看学生听课认不认真,作业做得如何,更主要的是看学生的心理活动如何,这是"创新意识培养"的根本方向。
    3
民主愉悦,激发兴趣的原则,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启发,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
    4
、尊重差异,评价激励原则。即重视纵向评价,淡化横向评价。对学生的创新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孩子实现成功,体验成功,主动地不断地争取新的成功,这是创新意识培养的保证。
    5
动手操作,合作探索,中求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