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对美术活动感兴趣,喜欢用美术的手段再现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现内容丰富,有个性。
“生活化美术教育”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幼儿在生活中愉悦、自信、有尊严感地成长与发展的教育目标。它让儿童学会生活,热爱生活,珍惜拥有一切美好的事物,认识自己的能力,愉快地进行创造、表现、体现自身价值,健康充实地成长。
(三)“生活化美术教育”的探索,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过程。
“生活化美术教育”强调幼儿的发展,它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要求教育与幼儿的经验相贴近,能符合幼儿的兴趣,满足每个幼儿不同的发展需要,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在开展课题实践的过程中,以上课、观课、评课以及理论梳导、案例剖析和自我反思等手段,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行了系列的培训。
通过系列的实训,首先使教师处理预设活动与生成活动之间关系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能根据本地区、本园、本班幼儿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富有创意的设计和操作。
其次,教师观察、分析教育对象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我们以幼儿作品解析的资料积累为载体,促使教师对幼儿的从情感、兴趣、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解读,为后续有针对性实施教育提供依据。
再次,教师统整和提升幼儿经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每一次生活化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着重要思考每一个活动环节要解决的问题,并罗列出活动中要提升的经验点,使得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必须针对目标与幼儿经验之间的最近发展区,进行细致而周详的考虑,逐渐提升了教师统整和提升幼儿经验的能力。
最后,教师支持幼儿表征的能力以及科学评价幼儿发展水平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活动中,老师们学会了站在孩子的角度来阅读他们的作品,立足孩子的思维来欣赏各类作品,以往单纯的技能取向的评价以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了。
可见,通过“生活化美术教育”的实践、学习与探索,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四)实施“生活化美术教育”的过程,是实现家园合作教育的过程。
在“生活化美术教育”中所开展的美术活动更生活化、直接化、灵活化、个性化,因此,我们将家长、社区人员也纳为了课程实施者。针对家庭、社区中丰厚的课程资源,我们成立了“家长美术沙龙”,以亲子创意制作、家长作品展、亲子涂鸦节等活动的开展,引领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各种美术活动。通过系列的亲子活动和家长讲座,使家长们切身感受并理解了“美术与幼儿生活之间的自然联系”“美术活动对幼儿的促进作用”等理念。同时在活动的过程,家长也学会运用一些孩子喜欢的游戏语言、方式、内容,在家庭中开展一些美术活动,如与孩子一起选择家居物品的色彩、形状等,真正让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回归幼儿生活。“生活化美术教育”的实施,为开展家园合作教育搭建了一个生动的平台。
五、后续研究的思考
通过三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汇编了《生活化美术教育论文集》、《生活化美术教育精彩活动集》、《生活化美术教育案例集》、《生活化美术教育作品解析集》以及系列园本教参,可谓是硕果累累,并有多篇文章在市、区级专业杂志和研讨会上发表或交流,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品牌。同时,鉴于我园在生活化美术教育方面的突出成效,于2008年起被松江区教育局定为区幼儿园非专业教师美术技能培训基地,美术教育技能的培训也荣获了2008年松江区园本研训特色项目。
从目前的研究成效来看,“生活化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因此,在后期的研究中,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把“生活化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实施形式继续做深、做优、做精。同时,将着眼于“生活化美术教育”特色的完善和品牌的创建上,开展深入的实践研究。具体设想有以下几点:
(一)健全评价指标,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农村幼儿园美术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
- 下一篇:多媒体与幼儿美术教学的整合与实践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