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二)强化园本研训,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优质的教育需要有优秀教师来实现。因此,培养一支专业素养高、教育技能强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以“素养求全,技能求特”为目标,有计划的开展教师的培训工作。首先,我们要将前期积累的培训经验汇编成册,借助专家的指导使其成为较规范的理论性成果,然后以此为教师培训教材,对全体教师开展通史性的生活化美术专业培训,使生活化美术教育的理念扎根于每一位教师的头脑中。其次,我们将以项目式培训为主要形式,设立必修项目(根据生活化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设置)和选修项目(从鼓励教师发挥个人特长的角度进行设置),建立学分考核制,以形成较为完善的培训体制。最后,定期开展生活化美术教育专项评比活动(活动设计、教学评优、案例征集、论文评选等),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技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三)优化课程成果,形成优质的教育品牌。
教育的发展趋势必定跟随于社会的进步,要想使一项优秀的研究成果永葆生命力,就必须要让成果在实践中予以运用,并且要强调对课程成果的创新实践,以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后期的实践研究中,将倡导教师积极使用现有的课程成果,并鼓励教师要依据现时的教育需求和教育对象,进行选择、补充、调整和创新,使现有的课程成果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得到持续的更新和完善,形成新一轮的课程成果。
惟有秉承传承与发展的科学理念,关注实践的过程,注重过程中的积累和调整,生活化美术教育才有可能被打造成优质的教育品牌。
课题总负责人:陆爱萍
课题执笔:第一执笔人——陆爱萍,第二执笔人——任妹
课题组成员:薛莉莉、张奕、陈杰秀、薛莲、王艳、蔡慧芬、尤晓庆
附参考文献
1、孔起英著,《幼儿园美术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2、罗恩菲尔德著,王德育译,《创造与心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3、朱家雄、林琳、吕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
4、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编,《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5、朱家雄著,《幼儿园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农村幼儿园美术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
- 下一篇:多媒体与幼儿美术教学的整合与实践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