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我们力求做到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渗透美术教育,在各类活动中努力加入美术元素。比如:在运动会中请孩子们自己设计队标、制作奖牌;在角色游戏中自制玩具;在生活活动中制作宣传画;在外出旅游活动中开展写生活动;在《交通安全》活动中“克隆”标志;在《我的好妈妈》活动中填画调查表……美术的表达表现无处不在,生活化的美术活动已经逐渐融入了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学习。
总之,渗透性的美术教育可以是领域之间的渗透,也可以在日常生活(包括家庭中)、学习中浸透。这种渗透性的幼儿美术教育在时间安排上是机动的、灵活的,教师指导的随机性、针对性也较大。
3、大力倡导自主性的幼儿美术活动
自主性的幼儿美术活动是指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美术材料和工具,引发幼儿自主、自由的进行美术活动。
1)美术区角活动
过去美术活动比较拘泥于以集体的学习活动形式进行,现在我们把美术活动的实施拓展到区角活动之中,孩子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区角进行活动。在区角活动中,教师为他们提供了各种美术材料和生活化的美术材料,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材料、自由创作。
大班的的美术区角活动中利用废旧材料,如方便面碗、纸盆、各类盒子等进行大胆、自主地创作“蘑菇仔仔;用造型泥等让幼儿按意愿塑造各种蘑菇菜肴,并着色,发展幼儿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知道蘑菇营养好;孩子、家长、老师一起共同收集生活中可用与美术创作的自然物材料——瓜子壳、开心果壳、鸡蛋壳、彩色木屑、各种种子、绒线、布屑、麦秆、树叶等多种材料进行粘贴画或做镜框等,并在区角活动中创设了“树叶贴画”、“种子贴画”等活动内容,在主题《冬天》中,提供一次性杯子、各色彩带、彩纸、挂历纸等让幼儿进行大胆组合,创造性地制作各种挂件,感受迎新的气氛;教师同时提供幼儿各种绘画材料,如:水粉、版画、刮蜡等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动物过冬的情景,感受冬天的美丽等等。孩子们自由的空间中自主地进行着创作,体验到了生活中美的元素。中班则确定了幼儿兴趣点,即“水果与蔬菜”、“秋天的种子”、“秋天的树叶”。也发动孩子们和家长、老师一起共同收集生活中的材料,并在区角活动中创设了“蟹儿肥肥”、“泥板种子画”、“柚子创意画”以及“时装设计“等8个活动内容,孩子们对
2)涂鸦墙创意画
儿童天性喜爱涂鸦,特别是那些没有经过雕琢的作品,更是天真无邪,充满童真和童趣,它们往往是孩子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涂鸦是幼儿的一种特定语言文字。我们在活动室前的阳台上为孩子们提供了瓷砖涂鸦墙,成了孩子们最喜爱参与的表现方式之一。涂鸦有助于健全幼儿的人格、培养自信心和保护萌芽中的幼儿创造力也可以激发更多的幼儿潜能。
“涂鸦墙”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活动中,有的孩子虽然绘画水平不高,可是很有主见;有些孩子会自主寻找自己喜欢的范例,模仿学画;还有少数孩子有高水平的表现,作品中出现了人物造型,而且形象生动,有简单的情节。但,不管是哪种表现,孩子的思维都非常的活跃,在涂鸦过程中表现得很自信、大胆,而且创意连连。由于教师在过程中始终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作品,使得孩子们不怕失败,敢于尝试,敢于大胆表现。自由的空间、自由的创作方式给了幼儿很大的创意空间,让他们成了涂鸦的主人。
3)家庭亲子创意制作
幼儿的美术活动无处不在,又无时不在。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可以运用老师为他们提供的材料进行创意活动,在家里同样也能通过家长提供材料来开展亲子创意制作。在家庭中开展亲子创意制作不仅能增进幼儿与家长的情感交流,也能让家长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自己的奇思妙想“秀”出来。在我们的“迎新亲子创意制作”活动中,家长们运用废旧材料,做出了一件件具有观赏性,实用性教育性的创意作品。家庭亲子创意制作将家长和孩子们的知识积累、经验提升、技能的运用和个人的创意想法整体展现出来。
(三)选择生活化的表现材料,丰富幼儿创作表现的途径。
《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农村幼儿园美术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
- 下一篇:多媒体与幼儿美术教学的整合与实践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