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教育要适合孩子,我们应尽可能地多为孩子考虑,孩子可能需要什么,孩子可能会对什么感兴趣。因此美术活动应尽可能多地选择孩子乐于接受、喜爱的,能引发孩子积极情感体验的内容。同时注意内容的适度新颖,即从孩子的实际经验出发,选择与孩子现有经验有一定联系,但又有适度拓展的内容,使孩子有足够的兴趣用已有的经验,探索、积累新经验,表现新的认识和感受。

1、依托主题背景,预设生活化美术活动内容。

首先,我们将生活化美术教育活动渗透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在主题活动中无论是生成的美术活动或是教师预设的美术活动,其共同点是都来源于孩子的生活,重在让孩子亲身去感受生活,最大限度地给予孩子体验和感知美的机会,自主的运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表现表达,使孩子把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从中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

——举例:主题活动“好吃的蔬菜”。孩子们第一次去买菜,觉得很新鲜,直观认识和触摸使许多菜的形状、特征、颜色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于是我们设计了活动“小菜园的舞会”,以孩子前期积累的各种蔬菜的直观经验为基础,鼓励孩子大胆表现各种常见的蔬菜,并为它们添上五官及四肢,变化成富有生命力的“蔬菜宝宝”。生动可爱的形象打动着孩子的心,进一步激发了孩子对蔬菜的喜爱之情。同时让孩子尝试用线条的弯曲与倾斜表现人物动态,在表现技能上对孩子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现代审美观念的变化表现在打破逼真反映自然的法则,更强调艺术创作应表现个人对客观生活的心理体验,对生活的再创造。可见生活经验对于孩子创作的价值。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花草树木、鸟兽鱼虫、自然风光等到处都存在着美。结合主题的实施,我们要善于挖掘孩子身边的美,不但引导孩子作为一种知识去了解它,更引导他们富于感情的接受它。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孩子加深体验、扩展经验。如:如收集有关的图片、书籍等资料,尽量组织参观、旅游、游戏等实践活动。只有当孩子的经验越丰富,其感受也就更深刻,从而产生表现的愿望,才会有独特的、发自内心的审美表现。

——举例:在“三八”节主题背景下我们预设了美术活动“漂亮妈妈”。孩子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资料收集、讨论与交流活动。如说说妈妈最美的时候,收集妈妈的生活照、观察妈妈不同的发型、首饰、服饰等。孩子在活动中经验不断的丰富,思维也更活跃。因此孩子们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能充满创意地装扮自己的妈妈。给妈妈梳一个最美的发型,戴上自己设计的首饰,穿上华丽的服饰,佩带精美的小饰物。从孩子的画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孩子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又能看到孩子在原有经验上的大胆联想与夸张表现。借助美术的表现手段,孩子们原有的经验得到了重组、再现和拓展。

 

2、立足幼儿生活,生成生活化美术活动内容。

生成的内容往往更多体现个性化的需求,我们应针对不同孩子的需要,及时提供帮助,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关注、支持、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大胆表现,满足儿童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促进孩子个性化的发展。孩子生成的许多内容蕴涵着很大的教育价值,因此常会成为教师开发美术活动内容的主要来源。

——例: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孩子们欣喜地发现了飞舞的蝴蝶。孩子惊喜于蝴蝶翅膀花纹、色彩的千变万化及两只翅膀花纹的对称美。由此,我们生成了活动“美丽的蝴蝶”。蝴蝶翅膀的左右对称,为中班孩子装饰画教学提供了绝佳机会。中班孩子能理解一些简单的规律,对简单的间隔装饰、对角装饰有一定的经验。此时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对称装饰的方法,对于进一步提高装饰能力是十分适宜的。在活动中,孩子们运用画、贴、印、折等方法表现着蝴蝶翅膀上美丽的花纹。完成制作后,孩子们还背上了“翅膀”,变成“小蝴蝶”在花丛中体验着翩翩起舞的愉悦。

生成的美术活动是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非预设的美术活动。内容直接来源于当前活动中孩子最喜欢,最想要表现的内容。教师要善于观察、倾听孩子,从中发现教育的契机。

3、着眼和谐发展,挖掘生活化美术活动内容。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孩子的美术表现能力与其生理、心理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学龄前儿童而言,美术教育除了顺应儿童发展以外,还应具有将儿童发展纳入社会对美术教育赋予的价值的轨迹,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和谐发展。教师应以促进幼儿发展为宗旨,有目的、有计划的挖掘相应的生活化美术教育活动内容,使儿童不仅在现实生活的层面上,而且在对美的追求的层面上,逐渐感受真善美,在对可见、可触的外观的把握中去追求秩序、追求形式美,从而引起情感律动,使儿童得到美的享受,使其情趣得到陶冶,最终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例,在开展“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的活动中,我们首先分析了开展荣辱观教育对于幼儿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些通俗易懂的道理应该从娃娃抓起,通过多种途径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我们就借助美术活动所特有的表现作用,以“八荣八耻”的启蒙教育为背景,挖掘设计了一些生活化美术活动。如在大班幼儿中开展了以简笔连环画为形式的生活化美术活动“我懂的道理”。活动中,我们首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幼儿园大环境中创设的儿童化的“八荣八耻”宣传图,然后引导幼儿一起讨论我们小朋友能做到的事有哪些,最后,为幼儿提供作画材料,将自己的理解以图画的方式予以表现出来。当孩子们完成后,老师将相同内容的作品钉成一本连环画放在图书区中,既满足了幼儿欣赏自己作品的成就感,更时时提醒着孩子要从小养成正确的荣辱观。这样的活动巧妙的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美术活动自然的结合在一起,有效体现了美术教育为幼儿全面发展服务的理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