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问自探”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报告
发展。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都是共性的目标,从内容上看,很难包括认知、情感和动技三个方面的目标;从要求上看,也很难有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层面的目标,尤其更难考虑到个体差异性,照顾到个性目标。二、有悖于目标教学理论的发展。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具有方向、激励和标准作用。教师定向的教学目标只是外推力,缺乏内在的激励功能。本课题让学生“定向目标”,这个定向是各个层次的学生和老师共同定向的,既有共性目标,也有个性目标;同时,也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定向,这样定向的目标才有内驱力。才有导向和激励作用。这丰富、发展了目标教学理论。
3、丰富自我教育的理论。
现在的教学一直沿袭着传统的“师者,授业、传道、解惑”的方法,有的改革只是由“生说”代替了“师讲”,由“媒体展示”代替了“人的传授”,没有冲出传统教学的藩蓠。教学的本义是“引发”、“向导”、“启迪”。教学主要是引导人的主体性和自我实现,促进受教育者由“自发”到“自觉”,由“他律”到“自律”,由“他教”到“自教”转化。本课题探究了如何培养学生学会“自问”、“自答”、“自练”、“自思”和“自创”的能力,这无疑就是自我教育培育的研究。
二、实践价值
(一)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1、学生的“问题”能力明显增强。
刚开始实验时,学生读不出问题,他们根本不会提问。通过一年的实验,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读出问题。具体情况见表一:
实验前后读出问题的人所占比例比较表(表一)
~ | 实验前 | 实验后 |
“读出问题”的人所占比例 | 15% | 90% |
刚开始实验时,读出的问题绝大多数是关于知识方面的“问题”,很少有关于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问题。通过一年的实验,情况有了根本好转。具体见表二:
读出的问题类型分析表(表二)
~ | 字词 | 句意 | 篇章 | 学习方法 | 情感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