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问自探”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报告
(3)教学过程的民主。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的,她是学习、探究某一个问题的过程,但不是机械不变的学习过程。“入境生趣”、“自学生疑”、“学习释疑”、“练习解难”、“反思学习”、“迁移创新”这六个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生疑”,每一个环节也都可能“释疑”。何时能“生疑”,关键凭学习者的思维和灵感;何时“解疑”,主要看学习者自己的意愿。
(4)教学方法的民主。学生在“自学生疑”环节,带着学习框架,阅读教材。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悟什么”的激活,形成了学习任务目标;通过“怎么学”、“怎么悟”的激活,形成了学习方法。相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者可能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这个学习方法是学习者自己确定,充分体现其学习方法的民主性。在“学习释疑”等环节,学生可以按照自己“预设的学习方法”,也可在学习过程中改进学习方法,这些也都由学习者自己选择。
(5)教学组织的民主。“自问自探”教学在组织形式方面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至少有两方面突破:一、组织形式由“封闭”走向“开放”。其一,课堂中增强了“讨论与合作”。每个学习环节都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其二,课堂中注重引进信息。学生在“学习释疑”时,可以通过上网浏览、查阅工具书等形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其三,强化了课外学习。学生 “自学生疑”,有些“疑”不能解决,可以课外自学、参观访问等形式解决。二、课堂管理由“压制”走向“自由”。其一,课堂中突出了自主管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什么”、“怎么学”、“悟什么”、“怎么悟”是由自己确定的。其二,课堂中注重了共同管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了“疑”可以寻找学习伙伴,互相讨论,共同探究,共同“释疑”。
(6)思维训练的民主。“自问自探”教学重视激发学生自主思维:一、把“问”的权利交给每一个学生。注重让学生自己“学出问题”,从学习过程来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生疑”。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问”的时机,而且不断提升了“问”的难度。二、把“答”的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注重让学生自己“学习释疑”,鼓励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学习者在自己“百思不得其解”时,再让他们合作解决。无论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是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学习者思考的过程,即使没有让他个别发言,但他在学习过程中也已经作了“回答”。
2、学习:自主性原则
“自问自探”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习目标的制定,还是学习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都注重了自主。
( 1)“问”由学生自主。 学生 “ 问 ” ,是 “ 自问自探 ” 教学的特点,而且学生“问”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 资源中求问”、“自学中生问”、 “ 释疑中找问 ” 、 “ 练习中追问 ” 、 “ 反思中究问 ” 、 “ 创新中反问 ”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只是 “ 促问 ” 。从下图可以看出师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是如何对待 “ 问 ” 的?
学生: | ![]() |
教师: |
(2)“答”由学生自主。“自问自探”教学在“答问”方面有其独特的做法:一、答的是“自问”,因为是“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