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设计与儿童个性化发展

获得,我们会对社会、教育有越来越科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构建我校的课程文化。就制约课程文化的三方面因素的性质而言,知识、经验是属于媒介性的,社会是属于外在性的、间接性的,而学生则是属于内在性的、根本性的。知识与社会所赋予课程文化的依据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变迁性的特点,学生作为课程的合目的性制约因素,赋予了课程终极性的永恒意义上的寄托与关怀依据。所以,我们的课程发展中会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然而,课程文化标准具有一个复合化的指标系统。某个单一的制约因素只能构成一个教育性指标,任何单质性的指标都不能囊括、包容、覆盖、替代其他的指标规范。只有将各个教育性标准、依据进行教育学意义上的重组、统合、加工、升华,形成具有内在性的、超越性的、整合化的教育学性标准,才为课程文化构建出充分的依据。所以课程文化是教育学化了的文化。

  教育学性是课程文化的本质性属性。课程文化的教育学性品质主要是指课程文化所特有的与众不同的内在性与超越性品质。课程文化的内在性品质意味着课程文化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本体化的文化形态,它具有独特的、自律性的文化基础、关怀依据、使命、旨趣、原则及评价尺度。课程文化的超越性品质意味着课程文化是一种走在社会、时代前列的,对社会起导向作用的先锋性文化,是一种不为现实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名与利所迷惑、困扰及束缚的文化,是一种不盲目地、无原则性地适应社会主流文化的探索性的文化。从根本上讲,内在性与超越性品质意味着课程文化必然走内在超越之路。我们将通过努力把课程作为文化来研究,着眼于师生内在的超越性精神、意识、品质及能力的形成与升华。使课程具有自律性的、内在性的、独特性的文化属性与品质。

  2、构建着眼于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课程文化模式

  内在超越性品质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文化是一种自主、自为性的新文化。它是在对已在社会文化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建构性文化。课程文化的建构性主要是指它所具有的历史及现实的社会文化的认同性、和与同质同化性、贮存性、塑造性相对立的批判性、反思性、解放性、生成性的属性、旨趣、逻辑与机制。

  课程文化无疑要传递某种文化,追求某种文化,让学生通过课程建构一定的文化。文化化的课程传递的不是“外派”的、给定的“他文化”,而是“自文化”,它是作为一种本体化的文化“媒体”,即课程文化的传递是一种自我传递。而且,它的文化传递旨趣并不在于学生原封不动的掌握,并不在于学生无条件的服从,而在于学生的自我建构。

  我们追求、设计的课程必须以文化的主体形态进入教育过程,即作为一种建构性与生成性的文化承担起培养学生的文化生成与建构意识、能力及文化主体身份的使命。全体教师遵循的课程的文化逻辑必须从他律转换为自律、从他为转换为自为、从外在顺应与辩护转换为内在超越与建构、从静态复制转换为动态生成。

  我校文化化课程的实施过程追求以下两方面的机制与特点:

  ①关注文化实施的过程与学生的理解(过程——理解性)

  设计的课程更为关注文化实施的过程与学生的理解,而不单纯的关注预设精确的目标及提高目标的达成效率。它不仅自身是一种建立在批判与反思基础上的建构性文化,而且还将批判与反思作为一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育机制,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主的建构文化、生成文化。设计的课程的根本性指导思想在于个体内在的心智的发展及其自由、自主、创造精神与能力的养成。作为一种培育意义上的文化,它尤其关注灵魂、精神与意义,强调对学生的陶冶、解放与生成。它不仅将个体视为文化的建构者,而且着力培养其文化建构的意识与能力。因而,这种课程极力主张与倡导开放式的、解放式的、注重学生理解的运行过程。

  这种课程不仅是一种自主性的文化形态,而且它的旨趣、逻辑及实施过程与机制都体现出主体性、自主性、自为性的指导思想及特点。这样的课程视其实施过程为学生主体的文化建构过程,它关注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创造性建构,而不是对已有文化的“无错误”的掌握、认同与“输出”。这样的课程不仅消解了课程的文化复制、传递及“投入——产出”的逻辑与运行机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从对文化的认知与回忆到理解与生成的转换,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落实,从而使教育真正由肤浅的外在适应逻辑转向深刻的内在超越之理路。 学生通过理解,使自己以他、主体的身份投入到课程的运行过程中,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