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设计与儿童个性化发展
再次是课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包括目标的确立,计划的制定,内容的采用,教材的编写,方法的选择,评价的实施等等,这一系列能力的培养,需要设计者的思考,更需要设计者在实践中获得经验,而校本课程的设计开发,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均是这种经验获得的重要场所。
基于这样的背景和思考,我们提出了“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构想,试图通过全纳课程、个别化课程及个性化课程的设计,提升学校课程设计理念,提高学校课程设计能力,逐步发展儿童的个性化学习能力,促进儿童的个性化发展。 ( 详细资料请参见 学校十五课题研究方案 )
方法与行动
一、基本方法
“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研究,不仅需要我们在理论层面探索,更需要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在行动中研究,让全体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共同研究,因此,本研究在方法上突出校本行动的取向与草根化研究的取向。
(一)校本行动的取向
校本行动,既突出以学校为本位,从学校实际出发,为了学校发展的意义,也强调在行动中研究,以行动作为研究载体的意义。
“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实施,其主体应该是“师生共同体”,即学校中的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学生实际及自身的特点而设计的课程,具有很强的校本性。
“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研究,更注重实践中的尝试,是研究者(教师)直接把设计方案作用于自己,作用于学生的行动,也包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行动,具有很强的行动性。
当然,在校本行动的过程中,也需要行动者从教育科研的基本规范出发,贯穿有意识的设计,有控制的实施,有价值的反思,进入一种研究的状态。
(二)草根化研究的取向
“草根化”研究是一种比喻,也是一种形容。在本文中,草根化研究主要是要强调学校教育科研的平民化和实践性,强调学校教育科研的“根”在“一线教师群体”,在“课堂”。
二、主要行动
“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研究实践,主要包括国家课程的个性化教学与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开发两大方面。
其中,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开发是学校九五主课题《 开设微型课程,优化课程内容形态 》研究成果的运用与深化。在九五期间已经构建的微型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着眼于已有微型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增加以泰伯文化为主体的吴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强化以民族器乐为主的艺术选修课程及基于学生个人特点的体育选修活动,较好的体现了“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思想。
本文重点阐述的是“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思想在国家课程中的体现与实施,我们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尝试,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纳课程设计,二是关照部分学生的个别化课程设计,三是立足课堂的个性化课程设计,即个性化教学。
(一)全纳课程的设计
全纳课程是伴随着全纳教育诞生的,全纳教育的最初运用是在特殊教育领域,而晚近出现的广义的全纳教育是指面向学校中全体学生的教育,我们采用的全纳课程基于广义的全纳教育理念,是指面向学校所有学生的课程,是整合了儿童所有维度发展的基本课程,包括国家课程中所有学科的基础核心知识、道德规范、健康运动、艺术活动及基本生活技能等,也包括学校设计的班队活动,部分综合实践活动等等,要求全校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范例可参见专著《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 P43 “ 今天,你读了没有 ”)
全纳课程的设计是“为每一个儿设计课程”的基本意义。
(二)个别化课程的设计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济源市中小学校长专项研究课题指南
-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的学校管理”探索性研究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